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22567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包括:一静止件,其具有一贯穿该静止件的螺孔;以及一移动件,其具有一螺杆部及一球体,该螺杆部可转动地设置于该螺孔中,并且该螺杆部的外螺纹与该螺孔的内螺纹互相螺接,该球体设置于该螺杆部的一端。藉此,使用者可藉由手动的方式来转动移动件,让移动件相对于静止件移动,改变车灯相对于灯罩的摆放角度,进而改变车灯发射出的光线的照射角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调整装置,尤指一种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较早期的汽车的车灯都为固定式,意指车灯的光线投射角度为固定,不会随着汽 车的转向、爬坡或下坡而调整。 于是乎,可调整光线投射角度的车灯被发展出,其利用一可电控的直线机构来推 动或拉动车灯的下端,使得车灯相对于灯罩的摆放角度改变,达到调整光线投射角度的目 的。 可电控的直线机构会因为使用时间增加或是不当的使用,而损坏需要更换新的。 但是,考虑到可电控的直线机构的价钱,并不是每个车主都想换新的可电控的直线机构。 这种情况下,如果直接将可电控直线机构从车灯中拆除,则会让车灯无法保持在 固定的摆放角度,造成车灯随着汽车移动而晃动,影响行车的安全。 缘是,本创作人有感于习知技术仍有改善的空间,且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的相 关经验,悉心观察且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习知技术的 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其可以调整车灯 的照射角度,并且让车灯保持在调整后的照射角度,不会晃动。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包括一静止件, 其具有一贯穿该静止件的螺孔;以及一移动件,其具有一螺杆部及一球体,该螺杆部可转动 地设置于该螺孔中,并且该螺杆部的外螺纹与该螺孔的内螺纹互相螺接,该球体设置于该 螺杆部的一端。 藉此,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可以取代习知 的可电控直线机构,让车灯不会因为没有可电控直线机构而晃动。并且藉由手动方式转动 移动件,让移动件相对于静止件移动,进而推动车灯某一处,改变车灯相对于灯罩的摆放角 度,进而改变车灯产生的光线的照射角度。当移动件停止转动后,车灯的摆放角度及照射角 度也会随之固定。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 的详细说明及图式,然而所附图式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与一配合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与一配合座的立体 组合图。 图5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的另一操作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 ll静止件 lll螺孔 112凸±央 12移动件 121螺杆部 122球体 1221凹槽 20车灯总成 21灯罩 22车灯 23连接件 231连接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10的一较佳 实施例。该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10能取代习知的电控直线机构,让使用者(例如车 主)能手动地调整车灯产生的光线的照射角度。并于调整后,让车灯不会轻易地相对于灯 罩21(请参考图5或图6所示)晃动。 该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10至少包括组件如下一个静止件11及一个移动件 12。以下将进一步说明各组件之间组装关系、每个组件的功能及特点,而说明如果有讲述到 方向(例如上、下、前、后、左及右),只是用来表示相对方向,并不是用以局限本技术的 实际使用方向。 该静止件11的外型大致呈柱体,其制造的材料可为塑料等。静止件11具有一个 螺孔111及多数个凸块112。螺孔lll贯穿静止件ll,并且具有内螺纹。凸块112则是设置于静止件ll的外缘面上,数目为三个。凸块112环绕于螺孔111,彼此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 该移动件12大致为一杆体,其制造的材料可为金属等。移动件12具有一个螺杆 部121及一个球体122。螺杆部121为一个圆柱,其圆柱面上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的规格 对应于螺孔111的内螺纹的规格。球体122则是设置于螺杆部121的一端,且具有一个凹 槽1221。该凹槽1221可为十字状、一字状等螺丝起子(图未示)能够配合的形状。 静止件11及移动件12组装时,螺杆部121可转动地设置于螺孔111中,并且螺杆 部121的外螺纹与螺孔111的内螺纹互相螺接。 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当整个移动件12相对于静止件11转动时,移动件12会 沿着螺孔111的轴心相对于静止件11移动,改变球体122与静止件11之间的距离。 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以下将说明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10的使用及操作方 式。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10可安装于一车灯总成20中,该车灯总成20包括一个灯罩 21、一个车灯22及一个连接件23。车灯22位于灯罩21中,车灯22的两个角落处与灯罩 21相连接。车灯22的另一角落处与连接件23相连接。 当连接件23被推动或拉动时,车灯22的某一角落也会同时被推动或拉动,使得车 灯22相对于灯罩21的摆放角度改变。而连接件23不动时,车灯22也不会动,保持在调整 后的摆放角度。 静止件11藉由该些凸块112而卡扣在灯罩21上,保持静止不动。而移动件12的 球体122与连接件23的一连接槽231相结合。球体122的直径略大于连接槽231的宽度, 所以球体122与连接槽231形成干涉配合(interference fit)。 使用者只要让移动件12相对于静止件11移动,即可带动连接件23移动,进而改 变车灯22相对于灯罩21的摆放角度,车灯22产生的光线的投射角度也因此改变。当使用 者停止转动移动件12时,连接件23也不会再移动,车灯22的摆放角度及投射角度即保持 不变。 另外,静止件11与灯罩21的固定仍有其它方法可以为之,另外螺接、卡接等,凸块 112是其中一种较佳的选择。而且球体122的直径可因应不同规格的连接槽231而改变之, 改变的方式为更换另一个移动件12即可。 综合上述,本技术的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10能取代习知的电控直线机 构,让使用者以手动的方式调整车灯22的摆放角度及照射角度,并且让车灯22保持在调整 后的位置,不会轻易晃动。 另外,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10因为没有主动组件(例如马达),所以其成本远 低于习知的可电控直线机构。因此,使用者较乐意地使用本技术的车灯照射角度的调 整装置10。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 围,故举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 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静止件,其具有一贯穿该静止件的螺孔;以及一移动件,其具有一螺杆部及一球体,该螺杆部可转动地设置于该螺孔中,该螺杆部的外螺纹与该螺孔的内螺纹互相螺接,该球体设置于该螺杆部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车灯照射角度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静止件,其具有一贯穿该静止件的螺孔;以及一移动件,其具有一螺杆部及一球体,该螺杆部可转动地设置于该螺孔中,该螺杆部的外螺纹与该螺孔的内螺纹互相螺接,该球体设置于该螺杆部的一端。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照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静止件具有多数个凸块,该些凸块设置于该静止件的外缘面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照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球体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本
申请(专利权)人:秀山交通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