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热泵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11954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热回收器、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水侧出口通过阀门与循环泵入口相通,循环泵出口与室内末端管网相通,室内末端管网出口通过阀门与蒸发器水侧入口相通;热回收器水侧出口通过阀门与热水循环泵入口管相通,热水循环泵出口与热水箱入口相通,热水箱出口管通过阀门与热回收器热水侧入口相通;冷凝器水侧出口通过阀门与溶液循环泵入口相通,溶液循环泵出口与能源塔入口相通,能源塔出口通过阀门与冷凝器水侧入口相通;冷凝器水侧出口通过阀门与热水循环泵入口管相通;冷凝器水侧入口通过阀门与热水箱出口管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空调系统,尤其是涉及多功能热泵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中央空调系统功能单一,不具有制备生活热水的功能,因此生活热水的供应 需要用单独的设备。同时,在集中供热地区,供热前后的气候变化异常,而集中供热时间是 固定的,造成人们采暖舒适度的降低;另一方面,一些地下水资源不丰富的地区及不具备打 井、埋管的地区无法采用目前最为节能的热泵空调技术,只能采用传统的空调形式,使得运 行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热泵空调系统,给不能应用水源热泵技术地区以 及“低温高湿”地区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中央空调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出口通过管路与热回收 器管程入口相连通,所述热回收器管程出口与冷凝器管程相连通,所述冷凝器管程出口通 过节流阀、蒸发器管程与压缩机入口相连通;所述蒸发器水侧出口通过阀门转换装置与系 统末端循环泵入口相连通,所述系统末端循环泵出口与室内末端管网相连通,所述室内末 端管网出口通过所述阀门转换装置与所述蒸发器水侧入口相连通;热回收器水侧出口通过 阀门与热水循环泵入口管相连通,所述热水循环泵出口与热水箱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水箱 出口管通过阀门与热回收器热水侧入口相连通;所述冷凝器水侧出口通过阀门转换装置与 溶液循环泵入口相连通,所述溶液循环泵出口与能源塔入口相连通,所述能源塔出口通过 阀门转换装置与冷凝器水侧入口相连通;冷凝器水侧出口通过阀门与热水循环泵入口管相 连通;冷凝器水侧入口通过阀门与热水箱出口管相连通。所述阀门转换装置由两组管路组成;第一组管路由两条管路并联组成,第一、第二 条管路分别由两阀门串联组成;所述第一组管路一端与所述系统末端循环泵入口相连通, 另一端与所述溶液循环泵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条管路位于所述两阀门之间的管道通过阀 门与所述蒸发器水侧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条管路位于所述两阀门之间的管道通过阀门与 所述冷凝器水侧出口相连通;第二组管路由两条管路并联组成,第一、第二条管路分别由两 阀门串联组成;所述第二组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末端管网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能 源塔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条管路两阀门之间的管道通过阀门与所述冷凝器水侧进口连 通;第二条管路两阀门之间的管道通过阀门与所述蒸发器水侧进口连通。所述热回收器内置于冷凝器内构成一体结构。本专利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冬季充分利用了气候、气象条件,能量储藏大,能源塔提取低品位能的性能相对比风 冷热泵稳定。夏季能源塔转化为冷却塔后有足够的换热面积可承受瞬间高峰空调余热负荷,冷却水温低,换热效率高。比风冷热泵机组可节能30%以上。全年运行与风冷热泵比较, 机组能耗小,磨损轻,寿命长;2、能源塔冬季载体循环提取低品位热能,有效地利用了相对湿度较大的空气中所储 藏的能量,省去了为辅助供热时即不卫生又污染环境的锅炉;夏季制冷,载体循环换热面积 大,能效高;还可提供生活热水,一机三用。提高了设备使用率,降低了初投资,节能环 保;3、不受区域限制。能源塔热泵不受土地紧张,地下水不充足的限制,可广泛应用于各地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所述压缩机1出口 通过管路与热回收器2管程入口相连通,所述热回收器2管程出口与冷凝器3管程相连通, 所述冷凝器3管程出口通过节流阀4、蒸发器5管程与压缩机1入口相连通;所述蒸发器5 水侧出口通过阀门转换装置E与系统末端循环泵6入口相连通,所述系统末端循环泵6出 口与室内末端管网7相连通,所述室内末端管网7出口通过所述阀门转换装置E与所述蒸 发器5水侧入口相连通;热回收器2水侧出口通过阀门bl与热水循环泵10入口管相连通, 所述热水循环泵10出口与热水箱11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水箱11出口管通过阀门b3与热 回收器2热水侧入口相连通;所述冷凝器3水侧出口通过阀门转换装置E与溶液循环泵8 入口相连通,所述溶液循环泵8出口与能源塔9入口相连通,所述能源塔9出口通过阀门转 换装置E与冷凝器3水侧入口相连通;冷凝器3水侧出口通过阀门b2与热水循环泵10入 口管相连通;冷凝器3水侧入口经阀门b4与热水箱11出口管相连通。所述阀门转换装置E由两组管路组成;第一组管路由两条管路并联组成,第一条 管路由阀门a、e串联组成,第二条管路由阀门b、f串联组成;所述第一组管路一端与所述 系统末端循环泵6入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溶液循环泵8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条管路位 于所述阀门a、e之间的管道通过阀门a2与所述蒸发器5水侧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条管路 位于所述阀门b、f之间的管道通过阀门a4与所述冷凝器3水侧出口相连通。第二组管路 由两条管路并联组成,第一条管路由阀门c、g串联组成,第二条管路由阀门d、h串联组成; 所述第二组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末端管网7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能源塔9出口相 连通;位于所述阀门c、g之间的管道通过阀门a3与所述冷凝器3水侧进口连通;所述阀门 d、h之间的管道通过阀门al与所述蒸发器5水侧进口连通。所述热回收器2内置于冷凝器3内构成一体结构。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如下如图所示,当机组设置为制冷及热回收模式时,由压缩机1、内置热回收器2、冷凝器3、 节流阀4和蒸发器5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转换阀门a、d、f、g、al、a2、a3、 a4开启,b、c、e、h关闭,阀门b 1、b3开启,b2、b4关闭,使冷凝器3水侧出水通过阀门a4和 f连通溶液循环泵8和能源塔9,再通过阀门g和a3回到冷凝器,构成循环的室外放热系统;4蒸发器5水侧出水通过阀门a2和a连通系统末端循环泵6和室内末端管网7,再通过阀门 d和al回到蒸发器,构成室内空调循环系统;内置热回收器2水侧出水通过阀门bl连通热 水循环泵10和热水箱11,再通过阀门b3回到内置热回收器2,构成热回收热水循环系统。 由此实现夏季供冷和供热水。当机组设置为制热水模式时,由压缩机1、内置热回收器2、冷凝器3、节流阀4和蒸 发器5组成的制热循环系统以制热水模式运行;转换阀门al、a2、e、h开启,a3、a4、a、b、C、 d、f、g关闭,阀门b2、b4开启,bl、b3关闭,使冷凝器5水侧出水通过阀门b2连通热水循环 泵10和热水箱11,再通过阀门b4回到冷凝器3,构成热水循环系统;蒸发器5水侧出水通 过阀门a2和e连通溶液循环泵8和能源塔9,再通过阀门h和al回到蒸发器5,构成室外 吸热循环。由此实现春秋季和集中供热前后的热水供应。当机组设置为制热模式时,由压缩机1、内置热回收器2、冷凝器3、节流阀4和蒸 发器5组成的制热循环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热水循环泵10关闭,转换阀门b、c、e、h、al、 a2、a3、a4开启,a、d、f、g关闭,阀门bl、b2、b3、b4全部关闭,使冷凝器3水侧出水通过阀 门a4和b连通系统末端循环泵6和室内末端管网7,再通过阀门c和a3回到冷凝器3,构 成室内供热循环系统;蒸发器5水侧出水通过阀门a2和e连通溶液循环泵8和能源塔9, 再通过阀门h和al回到蒸发器5,构成室外吸热循环,由此实现集中供热前后的供热需求。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热泵空调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所述压缩机(1)出口通过管路与热回收器(2)管程入口相连通,所述热回收器(2)管程出口与冷凝器(3)管程相连通,所述冷凝器(3)管程出口通过节流阀(4)、蒸发器(5)管程与压缩机(1)入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5)水侧出口通过阀门转换装置(E)与系统末端循环泵(6)入口相连通,所述系统末端循环泵(6)出口与室内末端管网(7)相连通,所述室内末端管网(7)出口通过所述阀门转换装置(E)与所述蒸发器(5)水侧入口相连通;热回收器(2)水侧出口通过阀门(b1)与热水循环泵(10)入口管相连通,所述热水循环泵(10)出口与热水箱(11)入口相连通,所述热水箱(11)出口管通过阀门(b3)与热回收器(2)热水侧入口相连通;所述冷凝器(3)水侧出口通过阀门转换装置(E)与溶液循环泵(8)入口相连通,所述溶液循环泵(8)出口与能源塔(9)入口相连通,所述能源塔(9)出口通过阀门转换装置(E)与冷凝器(3)水侧入口相连通;冷凝器(3)水侧出口通过阀门(b2)与热水循环泵(10)入口管相连通;冷凝器(3)水侧入口通过阀门(b4)与热水箱(11)出口管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年良韩东方李卫张文全杨文博郭其峰金林田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南科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