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低品位磷块岩双反浮选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1769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低品位磷块岩双反浮选工艺,其特征在于,磷块岩原矿经磨到浮选要求的粒度后,加入反浮选脱镁调整剂和捕收剂,进行镁粗选作业,镁粗选槽内为脱镁粗精矿;镁粗选泡沫加入调整剂后,进行镁再选作业,镁再选槽内为脱镁中矿,镁再选泡沫为碳酸盐尾矿;在脱镁后的槽内矿浆中加入脱硅分散剂和脱硅捕收剂,进行脱硅粗选Ⅰ作业;再加入脱硅捕收剂和非极性油进行脱硅粗选Ⅱ作业,硅粗选槽内为精矿;硅粗选Ⅰ和粗选Ⅱ泡沫合并后,加入脱硅捕收剂,进行硅再选,硅再选槽内为脱硅中矿,硅再选泡沫为硅质脉石矿物尾矿;脱硅中矿与精矿合并即得综合磷精矿。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可以增加对硅质脉石矿物捕收,提高分选效率,降低反浮选脱硅捕收剂耗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磷块岩的浮选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中低品位磷块岩双反浮选工 艺。
技术介绍
磷块岩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它在农业中的应用是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 磷块岩需要通过浮选法加工,以降低伴生脉石矿物(如石英、玉髓、黏土、长石、云母、白云 石和方解石)的含量,以满足酸法加工磷肥用磷矿要求。我国磷矿资源以成矿年代古老、含P2O5中低品位、硅钙质难选沉积磷块岩矿石为 主体。浮选此类型的磷矿石,不仅要求除去碳酸盐脉石矿物(主要是白云石),而且要求排 出部分硅酸盐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玉髓、长石类)。单一反浮选(脱镁或脱硅)和单一 正浮选(脱硅)难以满足磷肥用矿质量要求。对这种类型矿石的选别,目前普遍采用联合 浮选法进行富集,通常应用的浮选工艺是正-反浮选(如中国公开专利文献CN 101020159A 和CN 2005100412816)和双反浮选。与正浮选脱硅相比,反浮选硅质脉石矿物的浮选流程, 符合“少浮多抑”浮选原则,可以在常温下实现,分选效率高。磷块岩双反浮选是磷矿浮选 发展的趋势。磷块岩传统双反浮选是由反浮选脱镁和反浮选脱硅联合组成,矿石磨细后,在弱 酸性条件下(pH = 5 6),用脂肪酸皂类捕收剂浮出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槽内矿浆中加入 有机胺类阳离子捕收剂浮出石英、玉髓等硅质矿物,最终获得优质磷精矿。在反浮选脱硅 中,胺类阳离子捕收剂对矿泥敏感,RNH3+易吸附矿泥颗粒表面,导致捕收剂消耗量增大,而 且常会产生大量粘性泡沫。胺类捕收剂的选择性相对较差,同时兼具起泡性能,用量添加过 多,常会使浮选过程恶化,降低浮选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加对硅质脉石矿 物捕收、提高分选效率、降低反浮选脱硅捕收剂耗量的中低品位磷块岩双反浮选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中低 品位磷块岩双反浮选工艺,其特点是,其步骤是(1)磷块岩原矿经磨到浮选要求的粒度后,加入反浮选脱镁调整剂5 15kg/t原 矿和脱镁捕收剂0. 8 2. 5kg/t原矿,进行镁粗选作业,镁粗选槽内为脱镁粗精矿;镁粗选 泡沫加入不高于lkg/t原矿的调整剂后,进行镁再选作业,镁再选槽内为脱镁中矿,脱镁中 矿循序返回镁粗选,镁再选泡沫为碳酸盐尾矿;镁粗选浮选时间为5 8分钟,镁再选时间 为4 6分钟;所述脱镁调整剂选自硫酸、磷酸或者硫酸与磷酸按质量比1 0.5-2组成的 混合物,脱镁捕收剂为烷基脂肪酸的皂化物;(2)在脱镁后的槽内矿浆中,加入脱硅分散剂80 350g/t原矿和脱硅捕收剂 30 100g/t原矿,进行脱硅粗选I作业;再加入脱硅捕收剂100 250g/t原矿和非极性3油10 30g/t原矿,进行脱硅粗选II作业,硅粗选槽内为精矿;硅粗选I和粗选II泡沫合并 后,加入不高于50g/t原矿的脱硅捕收剂,进行硅再选,硅再选槽内为脱硅中矿,硅再选泡 沫为硅质脉石矿物尾矿;硅粗选I的时间为1 3分钟,硅粗选II的时间为2 4分钟,硅 再选的时间为2 4分钟;所述脱硅分散剂为碱金属的磷酸盐,脱硅捕收剂为烷基脂肪胺 或烷基醚胺的醋酸盐或盐酸盐,非极性油为柴油或煤油;脱硅中矿与精矿合并即得综合磷 精矿。以上所述的中低品位磷块岩双反浮选工艺的步骤(1)中,当所述的脱镁调整剂为 硫酸与磷酸的混合物时,其质量比优选为1 1。步骤(2)中所述碱金属的磷酸盐优选为六 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或者焦磷酸钠。本专利技术的双反浮选中脱硅工艺与一般反浮选脱硅采用的“分批加药”或“分批浮 选”工艺不同。后者只是通过简单地分多次添加捕收剂,降低反浮选脱硅捕收剂总用量。而 本专利技术的脱硅反浮选工艺是有针对性的药剂分两次添加。在脱硅粗选I作业添加碱金属磷 酸盐类分散剂,增加磷酸盐矿物与硅质脉石矿物的静电斥力,有利于细泥和颗粒小硅质脉 石矿物的分散,增加分选的选择性。在矿粒充分分散后,加入少量的脱硅捕收剂,优先在细 泥和细粒硅质脉石矿物表面吸附,这样粗选I可以排出大量的细泥和细粒硅质脉石矿物, 减少其对后续浮选作业的影响。在硅粗选II作业加入脱硅捕收剂和非极性油的组合,将粗 粒硅质脉石矿物浮出。非极性油呈液滴状附着矿粒上,提高气泡和颗粒的粘附力和弹性,增 加了可浮性矿物的疏水性,利于粗颗粒上浮。非极性油同时能改善泡沫的矿化作用和排水 速率,利于泡沫的兼并,因而减少了颗粒的机械夹带,达到更好的选择性。本专利技术的脱硅中矿与硅粗选后的精矿合并成综合磷精矿产品,并不返回浮选作 业,即反浮选脱硅是开路浮选流程。这样不仅可以使脱硅反浮选流程简单通畅,易控制和操 作,而且避免了脱硅中矿(含一定量矿泥)返回对反浮选脱硅的影响。由于本专利技术工艺在 脱硅粗选作业中,增强了对硅质脉石矿物的捕收且提高了分选的选择性,使脱硅粗选后的 精矿质量优于普通双反浮选,使合并后的综合磷精矿也能满足磷肥用矿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为尾矿,K为精矿,π为脱硅中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 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中低品位磷块岩双反浮选工艺,其步骤是(1)磷块岩原矿经磨到浮选要求的粒度后,加入反浮选脱镁调整剂5kg/t原矿和 脱镁捕收剂0. 8kg/t原矿,进行镁粗选作业,镁粗选槽内为脱镁粗精矿;镁粗选泡沫加入 lkg/t原矿的调整剂后,进行镁再选作业,镁再选槽内为脱镁中矿,脱镁中矿循序返回镁粗 选,镁再选泡沫为碳酸盐尾矿;镁粗选浮选时间为5分钟,镁再选时间为4分钟;所述脱镁 调整剂选自硫酸、磷酸或者硫酸与磷酸按质量比1 0.5组成的混合物,脱镁捕收剂为烷基 脂肪酸的皂化物;(2)在脱镁后的槽内矿浆中,加入脱硅分散剂80g/t原矿和脱硅捕收剂30g/t原矿,进行脱硅粗选I作业;再加入脱硅捕收剂100g/t原矿和非极性油10g/t原矿,进行脱硅 粗选II作业,硅粗选槽内为精矿;硅粗选I和粗选II泡沫合并后,加入脱硅捕收剂10g/t原 矿,进行硅再选,硅再选槽内为脱硅中矿,硅再选泡沫为硅质脉石矿物尾矿;硅粗选I的时 间为1分钟,硅粗选II的时间为2分钟,硅再选的时间为2分钟;所述脱硅分散剂为碱金属 的磷酸盐,脱硅捕收剂为烷基脂肪胺或烷基醚胺的醋酸盐或盐酸盐,非极性油为柴油或煤 油;脱硅中矿与精矿合并即得综合磷精矿。实施例2。参照图1。一种中低品位磷块岩双反浮选工艺,其步骤是(1)磷块岩原矿经磨到浮选要求的粒度后,加入反浮选脱镁调整剂15kg/t原矿 和脱镁捕收剂2. 5kg/t原矿,进行镁粗选作业,镁粗选槽内为脱镁粗精矿;镁粗选泡沫加入 0. lkg/t原矿的调整剂后,进行镁再选作业,镁再选槽内为脱镁中矿,脱镁中矿循序返回镁 粗选,镁再选泡沫为碳酸盐尾矿;镁粗选浮选时间为8分钟,镁再选时间为6分钟;所述脱 镁调整剂选自硫酸、磷酸或者硫酸与磷酸按质量比1 2组成的混合物,脱镁捕收剂为烷基 脂肪酸的皂化物;(2)在脱镁后的槽内矿浆中,加入脱硅分散剂350g/t原矿和脱硅捕收剂100g/t原 矿,进行脱硅粗选I作业;再加入脱硅捕收剂100 250g/t原矿和非极性油30g/t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中低品位磷块岩双反浮选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是(1)磷块岩原矿经磨到浮选要求的粒度后,加入反浮选脱镁调整剂5~15kg/t原矿和脱镁捕收剂0.8~2.5kg/t原矿,进行镁粗选作业,镁粗选槽内为脱镁粗精矿;镁粗选泡沫加入不高于1kg/t原矿的调整剂后,进行镁再选作业,镁再选槽内为脱镁中矿,脱镁中矿循序返回镁粗选,镁再选泡沫为碳酸盐尾矿;镁粗选浮选时间为5~8分钟,镁再选时间为4~6分钟;所述脱镁调整剂选自硫酸、磷酸或者硫酸与磷酸按质量比1∶0.5 2组成的混合物,脱镁捕收剂为烷基脂肪酸的皂化物;(2)在脱镁后的槽内矿浆中,加入脱硅分散剂80~350g/t原矿和脱硅捕收剂30~100g/t原矿,进行脱硅粗选Ⅰ作业;再加入脱硅捕收剂100~250g/t原矿和非极性油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李艳柳佃义朱孔金冯春晖刘星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