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新专利>正文

带电热丝的硅烷交联聚乙烯管道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1194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电热丝的硅烷交联聚乙烯管道连接件,包括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体,所述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体的两端沿轴向位置上均设有接线柱,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体的内部设有管体承插口,管体承插口的内壁分布有螺旋状的电热丝,电热丝由热熔粘结剂或热熔粘结剂与聚合物共混物牢固粘结包覆,电热丝的正、负极从轴向方向引出并分别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与硅烷交联聚乙烯复合管配套,实现与硅烷交联聚乙烯复合管道、特别是较大直径的复合管道的可靠永久性连接,连接承压能力相同,强度等同,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电热丝的硅烷交联聚乙烯管道连接件
技术介绍
硅烷交联聚乙烯管道与聚烯管道比较,由于聚乙烯经硅烷的化学交联,其线形结 构转变为三维网状结构,明显地改善了聚乙烯的性能,其耐热性及热强度、耐热老化性、耐 环境应力开裂性、电绝缘性、阻隔性、耐汽油和芳烃性、抗蠕变性、低温开裂性都有较大的提 高,使原来聚乙烯的应用领域大大拓宽。但是,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不能像聚乙烯管那样容易 熔接或熔接后承压强度不等同于管道,也不能像聚氯乙烯管那样容易的进行粘结连接,所 以尽管它是一个很好的管道,有很好的性能,但因永久性的连接方法不易在其上应用,使该 管道的实际使用时受到很大的限制,到目前为止,该管道在工程上的应用主要连接方法还 是用金属接头采用机械夹紧方式连接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电热丝的硅烷交联聚乙烯管道连接件,以克服现 有硅烷交联聚乙烯管道不能像聚乙烯管那样容易熔接或熔接后承压强度不等同于管道,也 不能像聚氯乙烯管那样容易的进行粘结连接的不足。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带电热丝的硅烷交联聚乙烯管道连接件,包括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体,所述硅 烷交联聚乙烯管体的两端沿轴向位置上均设有接线柱,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体的内部设有管 体承插口 ,管体承插口的内壁分布有螺旋状的电热丝,电热丝由热熔粘结剂或热熔粘结剂 与聚合物共混物牢固粘结包覆,电热丝的正、负极从轴向方向引出并分别与所述接线柱连 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与硅烷交联聚乙烯复合管配套,实现与硅烷交联聚 乙烯复合管道、特别是较大直径的复合管道的可靠永久性连接,连接承压能力相同,强度等 同,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电热丝的硅烷交联聚乙烯管道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1、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体;2、接线柱;3、管体承插口 ;4、电热丝。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电热丝的硅烷交联聚乙烯管道连接件,包括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体l,所述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体1的两端沿轴向位置上均设有接线柱2,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体1的内部设有管体承插口 3,管体承插口 3的内壁分布有螺旋状的电热丝4,电热丝4由热熔粘结剂或热熔粘结剂与聚合物共混物牢固粘结包覆,电热丝4的正、负极从轴向方向引出并分别与所述接线柱2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电热丝的硅烷交联聚乙烯管道连接件,包括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体(1)的两端沿轴向位置上均设有接线柱(2),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体(1)的内部设有管体承插口(3),管体承插口(3)的内壁分布有螺旋状的电热丝(4),电热丝(4)由热熔粘结剂或热熔粘结剂与聚合物共混物牢固粘结包覆,电热丝(4)的正、负极从轴向方向引出并分别与所述接线柱(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带电热丝的硅烷交联聚乙烯管道连接件,包括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体(1)的两端沿轴向位置上均设有接线柱(2),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体(1)的内部设有管体承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
申请(专利权)人:徐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