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0846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连接器,其主要用来传输高频以太网络的高频信号。该模块连接器主要包括一绝缘壳体及一模块装置,该绝缘壳体界定一对接容室及一容置空间,该绝缘壳体的对接容室可容一对接连接器插入,该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可收容该模块装置,该模块装置具有一电子模块、多个中间端子、多个连接端子、一内电路板及多个对接端子,各该连接端子的一端分别延伸出该模块连接器外,各该对接端子分别延伸进入该绝缘壳体的对接容室,且各该中间端子远离该内电路板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该对接端子保持机械性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使用一内电路板,因此可使模块电连接器的生产效率提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连接器,尤指一种可应用于传输以太 网络电子信号的模块连接器。
技术介绍
高频以太网络传输的高频信号传输对于电磁干扰 (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 EMI)相当敏感;而一般用来连接或传输高频以太网络 的线缆是一种低价的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 Cable,UTP cable)。这种 UTP线缆并没有金属屏蔽层,因此当高频信号在该非屏蔽双绞线传递时,该非屏蔽双绞线无 法提供有效的电磁波屏蔽,导致在非屏蔽双绞线内传输的高频信号很容易与其它电子设备 产生交互影响而产生噪声(Noise)。一般为克服该非屏蔽双绞线易受干扰的缺失,而在高频 以太网络模块连接器(又称为RJ-45连接器)内装置一模块装置,以该电子模块执行调节 信号(SignalConditioning)的工作。如图10、图11及图12所示,美国第6,752,664号专利公开一种模块连接器结构, 该模块连接器是由一绝缘壳体A及一模块装置B所组成,且该模块连接器适于被组装于一 印刷电路板上(图标中未绘示)。该绝缘壳体A界定一对接容室Al及一容置空间A2,该绝 缘壳体A的对接容室Al可容一对接连接器(图示中未绘示)插入,该绝缘壳体A的容置空 间A2可收容该模块装置B。该模块装置B具有多个对接端子Bi、一第一内电路板B2、多个中间端子B3、一电子 模块B4、一第二内电路板B5及多个连接端子B6。该模块装置B的多个对接端子Bl的一端 被固定于该第一内电路板B2,且各该对接端子Bl分别延伸进入该绝缘壳体A的对接容室 Al,使各该对接端子Bl可以分别与对接连接器(图示中未绘示)匹配。各该多个中间端子 B3的一端分别固定于该第一内电路板B2,且各该中间端子B3远离该第一内电路板B2的 一端分别穿过该电子模块B4并延伸至该第二内电路板B5。该电子模块B4主要由一框体 B41及多个电子零件(图标中未绘示)所组成,该电子模块的框体B41用来拘束各该电子 零件,该多个电子零件包括由多个导线(图标中未绘示)缠绕而成的共模滤波器(图示中 未绘示)或变压器(图示中未绘示)。该电子模块B4的框体B41具有多个穿孔B411,各该 框体B4的穿孔B411分别可收容各该中间端子B3及各该连接端子B6穿越,且该电子模块 B4的各该电子零件的导线分别被缠绕于每个适当的中间端子B3及连接端子B6。通过将该 模块装置B的第二内电路板B5与各该多个连接端子B6适当电连接,使各该连接端子B6与 该模块连接器外的该印刷电路板(图标中未绘示)电连接。该模块装置B使各该对接端子 Bi、该第一内电路板B2、各该中间端子B3、该电子模块B4的各该电子零件、该第二内电路板 B5、各该多个连接端子B6及该模块连接器外的该印刷电路板形成一连续的电路。在该现有技术中,该模块装置B具有第一内电路板B2及第二内电路板B5,其中该 第一内电路板B2与各该对接端子Bl的一端电连接,且该第二内电路板B5与各该中间端子 B3及各该连接端子B6电连接,这种电连接通常是通过焊接的手段达成。通常在模块连接器中使用内电路板的数量越多,生产线就必须在组装程序中进行越多次焊接作业,且不同的 内电路板具有不同的电路配置,使用不同电路配置的内电路板对零件仓库备料形成管理压 力,因此减少内电路板的使用数量有助于简化生产线的组装作业,增进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连接器,该模块连接器内 只使用一片内电路板,以简化生产线的组装及焊接作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连接器,其至少包括 一绝缘壳体及一模块装置,该绝缘壳体界定一对接容室及一容置空间,该绝缘壳体的对接 容室可容一对接连接器插入,该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可收容该模块装置,该模块装置具有 一电子模块、多个中间端子、多个连接端子、一内电路板及多个对接端子,该模块装置的电 子模块具有多个电子零件,各该电子模块的电子零件分别被各该中间端子及各该连接端子 电连接至该内电路板,各该连接端子远离该内电路板的一端分别延伸出该模块连接器外, 各该对接端子分别延伸进入该绝缘壳体的对接容室,其特征在于各该中间端子远离该内 电路板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该对接端子保持机械性接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技术的模块连接器主要是由一绝缘壳体及一模块装置 所组成,在该绝缘壳体及模块装置组合完成后,该模块连接器可以选择性地在该绝缘壳体 及模块装置外缘另外罩上一屏蔽壳体,利用该绝缘壳体提供适当的电磁波屏蔽。该绝缘壳 体界定一对接容室及一容置空间,该绝缘壳体的对接容室可容一对接连接器插入,并使该 对接连接器的一部分被保留于该绝缘壳体的对接容室内。该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可收容该 模块装置,该模块装置具有一电子模块、多个中间端子、多个连接端子、一内电路板及多个 对接端子。该模块装置的电子模块具有多个电子零件,各该电子模块的零件使该模块装置 具有一定的功能,特别是滤波功能。各该电子模块的电子零件分别被各该中间端子及各该 连接端子电连接至该内电路板,各该连接端子远离该内电路板的一端分别延伸出该模块连 接器外,且各该中间端子远离该内电路板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该对接端子保持机械性 接触。各该中间端子分别与各该对接端子保持机械性接触的方式可以是逐个焊接,也可 以在每个中间端子的一侧或两侧分别延伸一翼部,各该中间端子的翼部可被拗折成环绕各 该对接端子的一部分,利用各该中间端子的翼部夹持或环绕各该对接端子,以使各该中间 端子不与各该对接端子脱离。依照上述构思的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连接器中,该模块装置的电子模块被容纳于 一框体中,该框体具有多个穿孔,该框体的各该穿孔可分别容纳一该中间端子。依照上述构思的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连接器中,该电子模块的多个电子零件包括 多个共模抗流线圈及多个变压器。依照上述构思的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连接器中,该框体的各穿孔间具有一隔板。依照上述构思的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连接器中,各该共模抗流线圈及变压器分 别由多个导线缠绕而成,且各该导线分别被固定于适当的各该中间端子及各该连接端子, 通过各该中间端子与各该连接端子将各该共模抗流线圈及变压器分别电连接至该内电路 板。依照上述构思的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连接器中,该电子模块的多个电子零件包括 至少一电容器。依照上述构思的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连接器中,各该中间端子与各该对接端子连 结的一端分别延伸有一辅助垂片,借助各该中间端子的辅助垂片使焊接作业使用的焊料适 当附着。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该模块连接器内只使用一片内电路板,可以简 化生产线的组装及焊接作业。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连接器,其至少包括一绝缘壳体及一模块装置,该绝缘壳体界定一对接容室及一容置空间,该绝缘壳体的对接容室可容一对接连接器插入,该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可收容该模块装置,该模块装置具有一电子模块、多个中间端子、多个连接端子、一内电路板及多个对接端子,该模块装置的电子模块具有多个电子零件,各该电子模块的电子零件分别被各该中间端子及各该连接端子电连接至该内电路板,各该连接端子远离该内电路板的一端分别延伸出该模块连接器外,各该对接端子分别延伸进入该绝缘壳体的对接容室,其特征在于:各该中间端子远离该内电路板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该对接端子保持机械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连接器,其至少包括一绝缘壳体及一模块装置,该绝缘壳 体界定一对接容室及一容置空间,该绝缘壳体的对接容室可容一对接连接器插入,该绝缘 壳体的容置空间可收容该模块装置,该模块装置具有一电子模块、多个中间端子、多个连接 端子、一内电路板及多个对接端子,该模块装置的电子模块具有多个电子零件,各该电子模 块的电子零件分别被各该中间端子及各该连接端子电连接至该内电路板,各该连接端子远 离该内电路板的一端分别延伸出该模块连接器外,各该对接端子分别延伸进入该绝缘壳体 的对接容室,其特征在于各该中间端子远离该内电路板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该对接 端子保持机械性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模块装置的各该 中间端子分别被焊接于各该对接端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模块装置的各该 中间端子的一侧或两侧分别延伸一翼部,各该中间端子的翼部可被拗折成环绕各该对接端 子的一部分,利用各该中间端子的翼部夹持或环绕各该对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成巨
申请(专利权)人: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