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水节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00627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凝水节水装置,由循环系统、出水系统、控制系统组成。循环系统由盛水箱、提升泵及储水箱等组成,出水系统由冷凝水出水口模块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一般冷凝装置的功能,冷凝水不是使用一次后就流向下水道,可以再次自动收集起来,而且还可以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将收集起来的冷凝水再次循环使用,并且冷凝水出水管的冷凝水在出水系统的控制下经过充分冷却后再回到盛水箱,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等相关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水节水装置,属节约用水环境保护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化工实验室、印染车间、化工厂等场合的冷却装置大多都是使用大量的冷 凝水来进行冷却,冷凝水一般都是采用自来水,通常自来水从冷凝管的进水口进水,经过冷 凝管,然后从冷凝管出水口出来,最后流到下水道,虽然有些化工实验室的实验员用容器收 集从冷凝管出水口流出的冷凝水,做为洗涤其他实验室用品用水,但要全部收集这些冷凝 水就需要很多储水设备,通常情况下,一个中小型的化工实验室,平均每天产生的冷凝水有 数吨,因此不可能全部回收这些冷凝水,更多的冷凝水还是直接流向了下水道,造成了大量 的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冷凝水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价格便宜,并能够使 得冷凝水得到循环利用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等相关目的的冷凝水节水装置,在 具备一般的冷却功能的同时,还能够使得冷凝水循环利用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 等相关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完成这种冷凝水节水装置,由循环系统、出水系 统、控制系统组成。循环系统有一盛水箱,盛水箱的侧壁上接有一盛水箱进水管,盛水箱进 水管连接整个循环系统的水源自来水管,盛水箱进水管进水口连接一浮球阀。固定于盛水 箱底部的支撑柱上装有一提升泵和一储水箱。提升泵进水管一端浸入盛水箱的水域中,但 不与盛水箱底部接触,提升泵出水管一端与储水箱的上端连接;储水箱内部有一固定于储 水箱底部的浮体管,浮体管的顶部装有一上限液位拉线开关,浮体管的下部有一下限液位 挡板,在下限液位挡板上装有一下限液位拉线开关,在浮体管的底部有一空气口与空气连 通,在浮体管的底端有一平衡液位连通口,在浮体管的内部还有一可上下自由移动的浮体; 储水箱的侧面较低位置有一冷凝水进水管。盛水箱的又一侧壁上接有一冷凝水出水管,冷 凝水出水管连接出水系统,出水系统由一冷凝水出水口模块组成,冷凝水出水口模块包括 初级分水孔、一级分水孔、二级分水孔、三级分水孔、四级分水孔、一级流水板、二级流水板、 三级流水板、四级流水板,各级分水孔与相应的流水板垂直。控制系统是由电源一端出发, 接到由下限液位拉线开关和上限液位拉线开关耦合而成的压触式双控开关的一端,再由下 限液位拉线开关和上限液位拉线开关耦合而成的压触式双控开关的另一端经两路回到电 源另一端,一路接到提升泵一端,再由提升泵的另一端接到干路开关回到电源的另一端;另 一路接到一保护电阻,再接到发光二极管,从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到干路开关回到电源 的另一端。本技术具备一般冷凝装置的功能外,特别之处在于冷凝水不是使用一次后就 流向下水道,可以再次自动收集起来,而且还可以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将收集起来的冷凝水再次循环使用,并且冷凝水出水管的冷凝水在出水系统的控制下经过充分冷却后再 回到盛水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出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气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及图3中,这种冷凝水节水装置由循环系统、出水系统、控制系统组成。 循环系统有一盛水箱1,盛水箱1的侧壁上接有一盛水箱进水管2,盛水箱进水管2连接整 个循环系统的水源自来水管,盛水箱进水管2进水口连接一浮球阀3。固定于盛水箱1底部 的支撑柱6上装有一提升泵5和一储水箱12。提升泵进水管4 一端浸入盛水箱1的水域 中,但不与盛水箱1底部接触,提升泵出水管4 一端与储水箱12的上端连接;储水箱12内部 有一固定于储水箱12底部的浮体管11,浮体管11的顶部装有一上限液位拉线开关10,浮 体管11的下部有一下限液位挡板16,在下限液位挡板16上装有一下限液位拉线开关10, 在浮体管11的顶部有一空气口 7与空气连通,在浮体管11的底端有一平衡液位连通口 8, 在浮体管11的内部还有一可上下自由移动的浮体9 ;储水箱12的侧面较低位置有一冷凝 水进水管13,盛水箱1的又一侧壁上接有一冷凝水出水管14。冷凝水出水管14连接出水 系统,出水系统由一冷凝水出水口模块15组成,冷凝水出水口模块15包括初级分水孔17、 一级分水孔18、二级分水孔19、三级分水孔20、四级分水孔21、一级流水板22、二级流水板 23、三级流水板24、四级流水板25,各级分水孔与相应的流水板垂直。控制系统是由电源一 端出发,接到由下限液位拉线开关10和上限液位拉线开关10耦合而成的压触式双控开关 的一端,再由下限液位拉线开关10和上限液位拉线开关10耦合而成的压触式双控开关的 另一端经两路回到电源另一端,一路接到提升泵5 —端,再由提升泵5的另一端接到干路开 关回到电源的另一端;另一路接到一保护电阻,再接到发光二极管,从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 接到干路开关回到电源的另一端。盛水箱1里的水在循环过程中会逐渐损耗,从而使盛水箱1的液位会下降,浮球阀 3的浮球也会随之下降,会驱动浮球开关打开,盛水箱进水管2里的就会流入盛水箱1,从而 使得盛水箱1的液面逐渐上升,浮球阀3的浮球也会随之上升,又会驱动浮球阀开关关闭, 从而实现自动补偿盛水箱1在循环过程中损耗的水;在浮体管11内的浮体9会随储水箱12 内液面的变化而上下移动,当液位较低时,浮体9的下表面会与固定在下限液位挡板16上 的拉线开关10接触,当液位再降低时,浮体9所受到的重力比浮力大得多,浮体9就会驱动 由下限液位拉线开关10和上限液位拉线开关10耦合而成的压触式双控开关,使控制系统 的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提升泵5工作,将盛水箱1里的水提升到储水箱12,由于流向储水箱 12的水的流速比冷凝水进水管13的流速大,储水箱12里的液面会逐渐上升,浮体9也会随 之上升,当液位较高时,浮体9的上表面会与固定在浮体管11顶部的上限液位拉线开关10 拉线开关接触,当液位再上升时,浮体9所受到的浮力比重力大得多,浮体9就会驱动由下 限液位拉线开关10和上限液位拉线开关10耦合而成的压触式双控开关,使控制系统的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提升泵5停止工作,随着冷凝水进水管13将储水箱12里的水流出,储水 箱12的液面又会下降,从事实现储水箱12里液位的上限和下限自动控制;如图2所示,冷 凝水出水口模块15先将冷凝水出水管14的冷凝水在初级分水孔17的作用下分成多束,再 流向一级流水板22,然后再逐次流向下面的分水孔和流水板,最后会到盛水箱1,使得冷凝 水在循环利用前,增大了冷凝水的表面积,也增加了冷凝水在回到盛水箱1前的逗留时间, 从而更好的散除冷凝水在冷凝管内冷凝时吸收的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水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循环系统、出水系统、控制系统组成,循环系统由盛水箱(1)、提升泵(5)、储水箱(12)等组成,盛水箱(1)的侧壁上接盛水箱进水管(2),盛水箱进水管(2)连接整个循环系统的水源自来水管,盛水箱进水管(2)进水口连浮球阀(3),固定于盛水箱(1)底部的支撑柱(6)上分别装有提升泵(5)和储水箱(12),提升泵水管(4)一端浸入盛水箱(1)的水域中,但不与盛水箱(1)底部接触、另一端与储水箱(12)的上端连接,储水箱(12)内有固定于储水箱(12)底部的浮体管(11),浮体管(11)的顶部装有上限液位拉线开关(10)、下部有一下限液位挡板(16),在下限液位挡板(16)上装有下限液位拉线开关(10),浮体管(11)的底端有平衡液位连通口(8)、顶部有空气口(7)与空气连通,浮体管(11)内还有可上下自由移动的浮体(9),储水箱(12)的侧面较低位置有冷凝水进水管(13),盛水箱(1)的另一侧壁上接有冷凝水出水管(14),冷凝水出水管(14)连接出水系统;出水系统由冷凝水出水口模块(15)组成,冷凝水出水口模块(15)包括初级分水孔(17)、一级分水孔(18)、二级分水孔(19)、三级分水孔(20)、四级分水孔(21)、一级流水板(22)、二级流水板(23)、三级流水板(24)、四级流水板(25),各级分水孔与相应的流水板垂直;控制系统是由电源一端出发,接到由下限液位拉线开关(10)和上限液位拉线开关(10)耦合而成的压触式双控开关的一端,再由下限液位拉线开关(10)和上限液位拉线开关(10)耦合而成的压触式双控开关的另一端经两路回到电源另一端,一路接到提升泵(5)一端,再由提升泵(5)的另一端接到干路开关回到电源的另一端;另一路接到一保护电阻,再接到发光二极管,从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到干路开关回到电源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冷凝水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循环系统、出水系统、控制系统组成,循环系 统由盛水箱(1)、提升泵(5)、储水箱(12)等组成,盛水箱(1)的侧壁上接盛水箱进水管 (2),盛水箱进水管(2)连接整个循环系统的水源自来水管,盛水箱进水管(2)进水口连浮 球阀(3),固定于盛水箱(1)底部的支撑柱(6)上分别装有提升泵(5)和储水箱(12),提升 泵水管(4) 一端浸入盛水箱(1)的水域中,但不与盛水箱(1)底部接触、另一端与储水箱 (12)的上端连接,储水箱(12)内有固定于储水箱(12)底部的浮体管(11),浮体管(11)的 顶部装有上限液位拉线开关(10)、下部有一下限液位挡板(16),在下限液位挡板(16)上装 有下限液位拉线开关(10),浮体管(11)的底端有平衡液位连通口(8)、顶部有空气口(7) 与空气连通,浮体管(11)内还有可上下自由移动的浮体(9),储水箱(12)的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有勇陈飞刘念杨荣坚王督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