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温指示器及感温指示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9077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感温指示器,在使用具备内包有感温材料的小盒的感温指示器时,不受手指温度的影响,而且可以容易地破坏小盒。感温指示器(3)通过破坏内包有感温材料的小盒(5),不可逆地表示温度已达到规定温度以上或者规定温度以下。该感温指示器(3)具有:形成有凹部(4a)且由塑性材料构成的本体基部(4);被收纳于所述凹部(4a)内且内包有感温材料的小盒(5);载置于所述凹部(4a)上部的吸收部件(6);覆盖所述吸收部件(6)并且将所述小盒(5)密封在所述凹部(4a)内,并形成有使所述吸收部件(6)顶面的一部分露出的通孔(7a)的显示标签(7)。通过按压所述显示标签(7),所述本体基部(4)的凹部(4a)被压坏,从而破坏所述小盒(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为了保留温度已达到规定温度以上或者规定温度以下的历史记录而 不可逆地表示的感温指示器及感温指示器装置,尤其涉及能够识别是否已暴露在规定温 度以上或者规定温度以下的环境中的感温指示器及感温指示器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在商品、产品的质量管理方面,温度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例如,在生 鲜食品、生切花等生鲜物、医药品、半导体材料方面,如果不充分地进行温度管理而使 其暴露在规定温度以上,有时将导致商品、产品的质量降低,或者劣化,甚至导致细菌 繁殖,产生腐烂。为此,这种商品、产品的温度管理不仅在生产时,而且在流通时、保管时需要 进行严格的温度管理,作为持续地监视该温度管理的一种装置,使用感温指示器。作为该感温指示器,已提案有专利文献1 (日本特公平3-562号公报)中所示的 感温指示器。根据图5和图6对该专利文献1所示的感温指示器进行说明。在该图中, 附图标记51是基体,在该基体51的顶面配置有俯视是为环状的壁部51a。并且,在所述 壁部51a内侧的基体51的顶面设置有多孔块52。该多孔块52利用在临界温度以下保持 固相而在临界温度以上变成液相的染料和化学物质的溶液构成饱和状态。而且,在所述壁部51a的上端面载置有显示芯53。并且,所述显示芯53的上 方、壁部51a的外周面被盖54覆盖。该盖54形成为凸部形状即圆顶形,若作用一定的 外力,则中央部凹陷变形成凹部形状。另外,利用该盖54和壁部51a夹持显示芯53并 将显示芯53保持。另外,在基体51的背面形成有粘接剂55,进而以覆盖该粘接剂55的 方式设置有剥离垫56。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感温指示器50中,剥离剥离垫56,将基体51贴附于商品、产 品,之后,用手指压入盖54的中央部分,使显示芯53与多孔块52接触。接着,若带有该感温指示器50的产品等暴露于规定温度以上,则多孔块52的染 料自固相变成液相,被着色的化学物质根据显示芯53和多孔块52之间的浓度梯度,自多 孔块52移动到显示芯53。其结果是,通过识别显示芯53的着色状态,可以判断该产品 等是否至少一次已暴露在规定温度以上的环境中。但是,对于如上所述的感温指示器而言,与其保管环境无关,随着时间的经 过,有可能导致染料变成液相并气化、或化学物质的溶液气化,从而存在如下问题,即 在保管感温指示器时,必须进行感温指示器自身温度的温度管理。而且对于如上所述的感温指示器而言,在其工作后也有可能导致化学物质的溶 液气化、历史记录消失。作为解决上述不良情况的技术,如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57-29829号公报)所示,提出有将感温材料内包于小盒的感温指示器。基于图7、图8说明该感温指示器。在该图中,感温指示器60具备基体61;载置于所述基体61上且内包有将油溶性色素、颜料或染料混合到直链烃或由直链烃的组成构成的混合体中而形成的混合物 (所谓的着色蜡)的小盒62 ;以覆盖所述小盒62的方式设置的过滤纸63。在使用该感温指示器60时,自过滤纸63的上方用手指按压所述小盒62,以将小 盒62压坏。其结果是,当成为规定温度以上时,着色蜡溶解,所述油溶性色素、颜料或 染料向过滤纸浸透。因此,通过识别过滤纸62的着色状态,即可判断该产品等是否至少 一次已暴露在规定温度以上的环境中。对于该专利文献2所示的感温指示器60而言,由于将油溶性色素、颜料或染料与直链烃或由直链烃的组成构成的固溶体混合而形成的所谓着色蜡内包于小盒内,因 此,可以抑制其气化,从而可以在常温下进行管理。专利文献1 日本特公平3-56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57-29829号公报但是,由于所述小盒仅仅是载置于平面状的基体上,因此,例如在用手指按压 小盒时,导致小盒避让开,从而存在难以破坏小盒的课题。而且,在小盒已破坏时,存在检测出手指温度而使过滤纸着色的情况,从而有 可能误判为该产品已暴露在规定温度以上的环境中。并且,存在如下课题,即在小盒被破坏并使感温指示器工作后,也导致着色蜡 气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温指示器及感温 指示器装置,在使用具备内包有感温材料的小盒的感温指示器时,能够容易地破坏小 盒。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温指示器及感温指示器装置,在破坏感温指示 器的小盒时,不会因手指温度的影响而导致误认为该产品已暴露在规定温度以上的环境 中。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感温指示器是通过将内包有感 温材料的小盒破坏来不可逆地表示温度已达到规定温度以上或者规定温度以下的感温指 示器,该感温指示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形成有凹部且由塑性材料构成的本体基部、被 收纳于所述凹部内且内包有感温材料的小盒、载置于所述凹部的上部的吸收部件、覆盖 所述吸收部件并且将所述小盒密封在所述凹部内并形成有使所述吸收部件顶面的一部分 露出的通孔的显示标签、覆盖所述显示标签的表面且由塑性材料构成的透明片。这样,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感温指示器而言,由于小盒被密封在由塑性材料构成的本 体基部的凹部内,因此,通过进行按压容易压坏凹部,从而能够切实地破坏小盒而不会 使其避让开。而且,优选为具有覆盖所述显示标签的顶面且由塑性材料构成的透明片。这样,通过利用由塑性材料构成的透明片(例如层压密封片(,S本一卜*一 >))来覆盖显示标签的顶面,从而可以保护已被吸收部件吸收的感温材料,使其不受紫 外线、褪色、干燥、气化等影响。而且,可以防止水分自外部浸入吸收部件,并可以防止吸收部件内部处于低温时结露。优选为所述吸收部件的一端部载置于收纳有所述小盒的凹部的上部,并且,所 述显示标签的所述通孔,除所述凹部的上部之外,朝向所述显示标签的外周方向形成。 另外,也可构成为所述吸收部件形成为细长形状,所述吸收部件的一端部载置于收纳有 所述小盒的凹部的上部,并且,所述显示标签的所述通孔,除所述凹部的上部之外,沿 着所述吸收部件的长度方向形成。而且,优选为所述显示标签的所述通孔隔着规定距离 而形成有多个。如果为如上所述的吸收部件,则由于可以透过所述通孔确认吸收部件的着色状 态,因此,根据着色部分相距小盒所放置的位置的距离(当排列有多个通孔时为已着色 的通孔的位置),可以容易地识别暴露在规定温度以上或者规定温度以下的环境中的时 间。而且,即便感温材料不到规定温度而溶解并导致收纳有小盒的凹部的上部着 色,由于显示标签的显示窗自所述凹部离开,因此,不能自显示窗看到吸收部件的着 色,从而可以防止误认为该产品已暴露在规定温度以上的环境中。而且,优选为所述感温材料是在规定温度以上或在规定温度以下成为液相的化 学物质(例如凝胶)。这样,使用在规定温度以下成为液相的化学物质的感温指示器可以优选适用于 莴苣、土豆、豆腐、碳酸饮料(啤酒)等若冻结则质量劣化的商品、产品。而且,优选在所述感温材料中混合增粘剂,在该情况下,可以抑制相对于周围 温度的不均而导致已成为液相的感温材料向所述吸收部件浸透的特性产生不均。而且,所述感温材料或所述小盒优选是具有规定的颜色的有色物质或被着色, 例如,通过对应感温材料的种类(设定温度、设定阵形)设定着色的颜色,可以通过目视 容易地识别该小盒或感温材料是工作几次的产品。而且,由于可以容易地进行识别,所 以不仅消费者,而且在制造工序中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温指示器,通过破坏内包有感温材料的小盒,不可逆地表示温度已达到规定温度以上或者规定温度以下,该感温指示器的特征在于,具有:  形成有凹部且由塑性材料构成的本体基部、  被收纳于所述凹部内且内包有感温材料的小盒、  载置于所述凹部的上部的吸收部件、  覆盖所述吸收部件并且将所述小盒密封在所述凹部内并形成有使所述吸收部件顶面的一部分露出的通孔的显示标签,  通过按压所述显示标签,所述本体基部的凹部被压坏,从而破坏所述小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须田浩西村哲弥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恒温装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