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清淳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环保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8526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锅炉,锅炉为圆柱体其上部空间形成循环室下部空间形成燃烧室,循环室内轴向安装有多个循环管,所述燃烧室内与炉门对应炉体上安装有弧面板且弧面板的弧度逐渐缩小,所述炉体为双层空心结构,所述烟囱位于炉体顶端,下端在循环室内有延长端,循环管外表面安装有压火片。本方案利用燃烧室内的弧面板将从炉门吹进来的火焰进行斜面传送,使火焰在燃烧室内形成一个循环,增加了燃料在燃烧室内的燃烧时间,提高了可利用的热量。利用缭绕在循环管外表面的压火片,从而延长了热气在循环室内的停留时间。利用向炉体内延长的烟囱,最大限度的增加了热气的滞留时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燃油加热的节能环保锅炉
技术介绍
目前的燃油燃气锅炉主要采用国外技术,以韩国及欧洲产品为代表。现有技术的锅炉炉 内结构普遍采用的是在炉膛内装置加热管,以燃料燃烧的热量通过加热管来加热内部循环水, 从而达到制热的目的。炉膛的主体结构一般为梯形结构。此种结构设计制热面积少,热量极 易直接流出烟囱,导致大量热能损失、燃料消耗增加,使用户取暖成本高昂,造成了消费者 买得起却用不起的情况,从而形成市场未能得到有效开发的尴尬局面。另外现有技术采用在 加热管内设置压火片,以压火片的弹性控制炉内压力,压制热力流失,但此种设计节能效果 并不明显,又增大了炉内的压力,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环保锅炉,包括炉体、 燃烧室、烟囱、出水口、回水口、炉门,其改进在于,所述锅炉为圆柱体,其上部空间形成 循环室,下部空间形成燃烧室,所述循环室内轴向安装有多个循环管,所述炉门安装在锅炉 下方与燃烧室对应,所述燃烧室内与炉门对应炉体上安装有弧面板且弧面板的弧度逐渐缩小, 所述炉体为双层空心结构,出水口安装在炉体上端并与炉体内空腔相通,回水管位于锅炉下 部,所述烟囱位于炉体顶端,下端在循环室内有延长端,所述循环管外表面安装有压火片。本方案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循环管在炉体内为对称排列,位于直角对称位置上的循环 管有两列,靠近炉体的循环管A上端与炉体顶端相通,下端在燃烧室顶部与炉体连接,所述 靠近轴心的循环管B上端与循环管A连接,下端与循环管A下端连通。本方案的再一优选方式所述循环管B上部与烟囱之间形成一个排气室,所述循环管下 部位于一个平面。3本方案的又一优选方式所述弧面板与炉体之间有空隙。本方案的还一优选方式所述各循环管之间的距离》循环管的直径,所述压火片的宽度 《各循环管之间的距离。本方案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燃烧室<循环室。本方案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紧邻循环管上压火片位置按炉体圆周螺旋方式依次增高。 本方案利用燃烧室内的弧面板将从炉门吹进来的火焰进行斜面传送,使火焰在燃烧室内 形成一个循环,增加了燃料在燃烧室内的燃烧时间,提高了可利用的热量。利用缭绕在循环 管外表面的压火片,在循环室内形成多层次的空间,使燃烧室内的热气受到阻挡,从而延长 了热气在循环室内的停留时间,更利于循环管吸收热量。利用向炉体内延长的烟囱,在炉体 上部内空间造成一个回流层,当热气上升到炉顶时,由于烟囱底部的阻挡不能及时排出,从 而积在炉体上部,当顶部的热气超过烟囱底部时,才能从烟囱中排出,最大限度的增加了热 气的滞留时间。采用多列式循环管,增加了受热面积。本方案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燃烧的热量, 提高了热效率。本技术的炉体结构适用于多种燃烧器,根据燃烧器的不同,可使用天然 气、煤气、燃油等多种燃料,用户可根据所处地区供应燃料的不同选择相应产品,因此适用 范围更广泛。本技术采用的螺旋型压火片,使热力回旋缓慢流动,提高了热能利用率的 同时降低了炉内压力,更加安全实用。附图说明图1锅炉结构示意图 图2图1A-A剖视图 图3炉体内弧形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本方案的锅炉包括炉体l、燃烧室5、烟囱4、出水口 10、回水口 11、炉 门3,锅炉一般采用圆柱体,炉体1为双层空心结构,出水口 10安装在炉体上端并与炉体14内空腔相通,锅炉内部分成两大部分,上部较大空间形成循环室6,下部较小空间形成燃烧 室5,在循环室6内轴向安装有多个循环管,循环管为对称排列,在直角位置上的对称循环 管有两列,位于斜角对称位置上的循环管只有一列,双列对称靠近炉体的循环管A7上端与 炉体1顶端相通,下端在燃烧室5顶部与炉体1连接,靠近轴心的循环管B8上端与循环管 A7连接,下端与循环管A7下端连通,循环管A7、 B8共用一个管道与炉体l内相通,各循 环管的底部形成一个平面。各循环管之间的距离》循环管的直径,炉体内的循环管成对称排 列,如图2所示,压火片9安装在循环管外表面,压火片9的宽度《各循环管之间的距离, 各循环管上的压火片9安装方式为相邻循环管后一个压火片9位置高于前一个压力片9位 置,各压火片9在炉体内螺旋上升,将循环室6分成多个空间,各循环管压火片之间并不接 触,此方式可以使从燃烧室5升起的热气只能延着压火片9上升,使热气充分在各列循环管 之间流动,增加了管内水吸收热量的时间。烟囱4位于炉体1顶端,其下端向炉体l内突出, 一般在3-4厘米为佳,循环管B8的上端由于和循环管A7连接,从而在循环室6上部、烟囱 4处形成一个回气室12,上升的热气由于烟囱4底部的阻挡在此处不能及时排出,而从顶部 向下堆积,当超过烟囱底部时才能从烟囱排出,此方式延长了热气滞留时间,进一步为管内 水吸收热量提供了保证。如图3所示,本方案在炉门3对应处,炉体内安装一块弧面板2, 弧面板2的弧度呈逐渐縮小形状,弧面板2的大小视炉门3的大小及火焰的大小而定,当火 焰从炉门进来时,冲到弧面板2上,顺着弧面板2绕燃烧室5旋转,此方式使火焰在燃烧室 5内充分燃烧,增加了热量的充分释放,弧面板2由四个支柱焊接在炉体内表面并与炉体之 间有一定距离,此方式可以避免火焰在循环一周后被弧面板阻档。本方案在炉体外表面安装有温度控制阀、电路控制和热力表,可以方便对锅炉进行控制。 炉体内循环管的数量和布置根据用水量的多少安装和布置,使用压火片会使火焰缓慢的逐层向上旋转前进,如此一来每根水管都会被充分的加热,这样的设计使得热量流出的速度较慢, 相对延长了热力在炉体内的驻留时间,热能得到了充分利用。 实施例l.. ,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热效率对比<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本技术与现有燃油燃气锅炉对比使用情况来看,在同等实验条件下达到相同的热能, 本技术比现有产品在节能、提高热效率上效果明显。在同等实验条件下二者达到相同回 水温度,本技术所用时间较短,大大降低了锅炉连续运转时间,用户可以在更短的时间 内获得合适的室内温度,以及相应的热水供应,很好的提高了生活的质量。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技术专利说明书之后可进行其他变更和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 改均在本专利技术待批的权力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环保锅炉,包括炉体(1)、燃烧室(5)、烟囱(4)、出水口(10)、回水口(11)、炉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为圆柱体其上部空间形成循环室(6),下部空间形成燃烧室(5),所述循环室内轴向安装有多个循环管(7),所述炉门(3)安装在锅炉下方与燃烧室(5)对应,所述燃烧室内与炉门(3)对应炉体上安装有弧面板(2)且弧面板的弧度逐渐缩小,所述炉体(1)为双层空心结构,出水口(10)安装在炉体(1)上端并与炉体内空腔相通,回水管(11)位于锅炉下部,所述烟囱(4)位于炉体顶端,下端在循环室(6)内有延长端,所述循环管(7)外表面安装有压火片(9)。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7)在炉体内为对称排列,位于直角对称位置上的循环管oo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环保锅炉,包括炉体(1)、燃烧室(5)、烟囱(4)、出水口(10)、回水口(11)、炉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为圆柱体其上部空间形成循环室(6),下部空间形成燃烧室(5),所述循环室内轴向安装有多个循环管(7),所述炉门(3)安装在锅炉下方与燃烧室(5)对应,所述燃烧室内与炉门(3)对应炉体上安装有弧面板(2)且弧面板的弧度逐渐缩小,所述炉体(1)为双层空心结构,出水口(10)安装在炉体(1)上端并与炉体内空腔相通,回水管(11)位于锅炉下部,所述烟囱(4)位于炉体顶端,下端在循环室(6)内有延长端,所述循环管(7)外表面安装有压火片(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淳
申请(专利权)人:李清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