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78423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能器件领域,具体指一种新型结构导电端子的发声器件,它包括盆架、置于盆架内的发声器本体和固定于盆架上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由自盆架底部延伸出金属导电臂,弧形的弯曲部及与弯曲部连接的T形插脚构成,插脚弹性卡扣在盆架底部的收容部。这样导电端子无论在运输、装配、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挤压也不会发生形变,有利于与外界电路配用时定位准确,便于提高整体发声器件性能,结构可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器件
本技术涉及换能器件领域,具体指一种新型结构导电端子的发声器件。
技术介绍
在移动电话等便携设备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产品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强, 对于移动电话的音乐欣赏这一功能,为了使娱乐效果更强,电声器件的发展也相应加快。 通常相关结构的发声器件,通过导电端子能与外部电路板电相连,包括盆架、收容 于盆架内的磁碗和固定于盆架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安装在盆架的底部,自安装方向延伸 设有与外界电子设备连接的导电臂;为使导电端子与外部电路板接触时具有足够的接触 力,通常导电臂用导电性良好的具有一定弹性的金属制成,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导电端 子与外部电路板抵接时,出现很多导电臂受外力发生形变接触不良的现象,影响发声器件 的使用性能。 另外,相关结构的发声器件的导电端子与外部电路组装时,出现导电臂不在同一 平面上,势必要先将导电端子校正准确定位到外部电路上,增加了工艺的步骤,这样势必增 加组装成本。另外,这种结构的发声器件在装配运输工程中也不方便。 因此实有必要对相关结构的发声器件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导电端子良好定位的发声器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声器件,包括盆架、置于盆架内的发声器本体和固定于盆架上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自盆架底部的固定部延伸出金属导电臂,其中所述导电臂自固定部延伸方向设有弧形的弯曲部、及与弯曲部连接的T形插脚,盆架底部设有收容插脚的收容部,收容部设有卡扣插脚的限位端,限位端设有引导插脚卡扣的倾斜 引导面。 优选的,插脚卡扣在收容部时,弧形运动轨迹方向的插脚与限位端有相切点。 所述引导面与插脚卡扣在收容部内时的运动轨迹方向倾斜,以便引导插脚在引导 面上滑移以便卡扣至收容部内。 限位端分别对T形插脚的两个端部卡扣进行限位。 所述导电端子和盆架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发声器件的导电端子由自盆架底部延伸出金属导 电臂,弧形的弯曲部及与弯曲部连接的T形插脚构成,插脚弹性卡扣在盆架底部的收容部。 这样导电端子无论在运输、装配、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挤压也不会发生形变,有利于与外界 电路配用时定位准确,便于提高整体发声器件性能,结构可靠。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的立体爆炸图; 图2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的平面侧视图; 图3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的导电端子卡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沿B-B线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发声器件100的具体结构。 请参图1所示,本技术发声器件包括盆架200、置于盆架内的发声器本体300、 盖接于盆架200的前盖400和固定于盆架200底部的导电端子100,其中导电端子100可与 外部电路板相电性连接;发声器主体300包括磁路系统(未标号)和振动单元,其中振动单 元包括振膜和与振膜相连的音圈;磁路系统包括收容于盆架200内的磁碗、容置于磁碗内 的永磁体和极片,磁路系统设有磁间隙,所述振动音圈悬置于此磁间隙中。音圈的进、出线 穿出盆架200上设有的孔与导电端子100相连。在导电端子100上通入交变音频电流时, 音圈在磁间隙内受到交变的推动力,产生交变运动,从而带动振膜振动,发出声音。 如图2、3所示,实施例中盆架200的底部设有一对同方向,对称分布的导电端子 IOO,导电端子100通常由带有一定弹性的金属制成,以便可更紧密的与外部电路板抵接。 导电端子100自盆架200底部延伸出片状的金属导电臂IIO,导电臂110自延伸方向还设 有弧形的弯曲部120、及与弯曲部120连接的插脚130构成,本实施例中插脚形状为字母T 形,T形的插脚容置在盆架200底部的收容部210内。 如图4所示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虚线部分为尚未卡扣在收容部210 内的导电端子100,收容部210内是实线部分为卡扣在内的导电端子,图5为图3中沿B-B 线剖面示意图。弓状的弯曲部120连接T形的插脚130,插脚的两端部131、132相反方向设 置,相应的在收容部210相对两端部131 、 132的方向设有两限位端211 、212,两限位端211、 212组成一个凹陷部容纳两端部131、132。在两限位端211、212上分别设有倾斜的引导面 2111、2121。导电端子100在受外力作用下,以半径为Y,插脚130沿弧形的运动轨迹X移 动,当插脚130卡扣在收容部210时,弧形运动轨迹方向的插脚130与限位端211、212有相 切点800,所述引导面2111、2121与插脚130卡扣在收容部210内时的运动轨迹方向形成一 个夹角,也就是说引导面2111、2121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便插脚130到达相切点800时, 插脚130的两端部131U32在引导面2111、2121滑移,由于金属材质的插脚130有一定的 弹性,所以插脚130在受引导面2111、2121的阻力后滑移到收容部210内基本恢复原来的 状态,当外力消失后插脚130向上反弹,由于受到限位端211、212对T型两端部131、 132的 限位,所以插脚130就很牢靠的容纳在收容部210内,防止导电端子100受外力后任意方向 发生形变,提高可靠性。 再者导电端子100和盆架200 —体成型,借助模具将导电端子100与盆架200的更准确的定位,也可省去导电端子100与盆架200定位的工艺,降低加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发声器件,包括盆架、置于盆架内的发声器本体和固定于盆架上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自盆架底部的固定部延伸出金属导电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臂自固定部延伸方向设有弧形的弯曲部、及与弯曲部连接的T形插脚,盆架底部设有收容插脚的收容部,收容部设有卡扣插脚的限位端,限位端设有引导插脚卡扣的倾斜引导面。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插脚卡扣在收容部时,弧形运动轨迹方 向的插脚与限位端有相切点。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与插脚卡扣在收容部内时 的运动轨迹方向倾斜,以便引导插脚在引导面上滑移以便卡扣至收容部内。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限位端分别对T形插脚的两个端部卡 扣进行限位。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和盆架一体成型。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换能器件领域,具体指一种新型结构导电端子的发声器件,它包括盆架、置于盆架内的发声器本体和固定于盆架上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由自盆架底部延伸出金属导电臂,弧形的弯曲部及与弯曲部连接的T形插脚构成,插脚弹性卡扣在盆架底部的收容部。这样导电端子无论在运输、装配、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挤压也不会发生形变,有利于与外界电路配用时定位准确,便于提高整体发声器件性能,结构可靠。文档编号H01R13/40GK201467428SQ20092013334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朱威, 黄金全 申请人: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光电科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声器件,包括盆架、置于盆架内的发声器本体和固定于盆架上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自盆架底部的固定部延伸出金属导电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臂自固定部延伸方向设有弧形的弯曲部、及与弯曲部连接的T形插脚,盆架底部设有收容插脚的收容部,收容部设有卡扣插脚的限位端,限位端设有引导插脚卡扣的倾斜引导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威黄金全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