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6426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包括挡片和滑轨,所述挡片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若干凹槽,挡片两侧各设有侧向的U型导向槽;所述滑轨两侧设有与挡片的U型导向槽相匹配的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既解决了手刹挡片需要具有滑动和折弯功能的问题,又保证了产品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价格低。(*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手刹制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与手刹制动调节器匹配的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副仪表板安装固定于车身钣金上时,通常先将手刹制动调节器安装在车身地 板上。这样,在副仪表板与手刹制动调节器配合安装区域,副仪表板骨架必须要在设计结 构中有较大的开口,以预留出满足副仪表板在车身上所需的装配空间和手刹手柄的运动空 间。通常情况下,产品设计会使用PVC表皮手刹护罩或者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来遮盖预留 出来的空间,以免杂物掉入引起手刹调节器的使用不畅或无法使用,同时又达到了美观装 饰的效果。 PVC表皮护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老化,散发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而且外观 上不够美观、高档;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既能起到美观装饰作用,又能解决PVC表皮易老 化的缺陷,目前常用在中高档车型上。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设计时,受副仪表板装配需要和 内部零件空间布置的限制,手刹挡片结构要满足滑动和折弯功能。现有的滑动式手刹挡片 70,如图1所示,采用双色注塑,包括用于提供强度和支撑作用的ABS材料的底基骨架71和 使产品具有折弯特性的TPU材料的表皮72,然后滑动挡片盖板73与左右两个滑轨74拼装, 组成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但双色注塑产品,存在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缺陷,使得其难以 在中低端车型上使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OEM,希望能开发出一种能广泛应 用于中低端车型、外观时尚高档、气味小、价格便宜的滑动式手刹遮盖产品。这样现有的PVC 表皮护罩和双色注塑的滑动式手刹挡片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既解决了手刹挡片需要具有滑动和折弯功能的问题,又保证了产品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价格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种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包括挡片和滑轨,所述挡片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沿长度 方向设有彼此间隔的若干凹槽,并且每个独立的凹槽在挡片宽度方向上基本上延伸至两侧 端,挡片两侧各设有侧向的U型导向槽;所述滑轨两侧设有与挡片的U型导向槽相匹配的卡 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体上是所述挡片的壁厚的一半。 —种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包括挡片和滑轨,所述挡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彼此间隔的若干凹槽,并且每个独立的凹槽在挡片宽度方向上基本上延伸至两 侧端,挡片两侧各设有侧向的U型导向槽;所述滑轨两侧设有与挡片的U型导向槽相匹配的卡槽。所述挡片的上表面的凹槽深度与下表面的凹槽深度之和是所述挡片的壁厚的一半。 所述凹槽的宽度(d)和两个相邻凹槽的间距(L)的比值是1 : 5。 所述滑轨的卡槽的上端插入所述挡片的U型导向槽内;所述挡片的U型导向槽的下端插入滑轨的卡槽内。 所述滑轨两侧的卡槽在与所述挡片的U型导向槽的相匹配区域的顶面上设有凸 筋。 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无需双色注塑,而手刹挡片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 计有凹槽便于折弯,挡片两侧设计成U型导向槽结构以及滑轨两侧相匹配的卡槽结构,实 现滑动挡片能套进滑轨,保证滑动功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双色注塑的滑动式手刹挡片的剖面图; 图2是本技术的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的挡片产品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的挡片表面凹槽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的挡片两侧U型导向槽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的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的滑轨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的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的滑轨与挡片匹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图2至图7,给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 地理解本技术的功能、特点。 图2所示的是本技术的滑动式手刹档片总成7,包括挡片6 (参见图3)和滑轨 5(参见图6)。 其中,挡片6采用一体式注塑成型,挡片6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计有凹槽1 ,该 凹槽1沿挡片长度方向彼此间隔的设置,并且每个独立的凹槽基本上在挡片宽度方向上延 伸至相邻近两侧端。如图4所示。凹槽l处产品壁厚减薄,凹槽l的深度大体上是所述挡 片的壁厚的一半,如本实施例中,挡片整体的壁厚为2mm,凹槽处减小为lmm。由于凹槽1处 的产品厚度减小,彼此间隔设置的凹槽使挡片6便于折弯,因此凹槽1既可设在挡片6的上 表面,也可设在挡片6的下表面,还可以在挡片6的上、下表面均设置凹槽1。当挡片6的上 表面和下表面的均设有凹槽1时,所述挡片的上表面的凹槽1的深度与下表面的凹槽深度 相加的总和大体上是所述挡片的壁厚的一半。 凹槽1的宽度d和两个相邻凹槽的间距L的比值应适当,比例过大,则产品外观会 显的线条过密;比例过小,则会使得挡片的能弯折角度过小,导致无法满足工程需要,优选 的,d与L的比值在l : 5左右,以保证挡片6能在滑轨5上顺畅滑动。 挡片6两侧端设计有侧向的U型导向槽2,如图5所示,即挡片6宽度方向两端设 计有90度偏转的U型导向槽,保证挡片6与滑轨5组装在一起后,在挡片6表面垂直方向 施加100N 150N载荷,挡片6不会从滑轨5中脱离出来。挡片6选用TPE材料或类似柔 韧性好,同时又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的材料,以保证挡片6本身既能有较好柔韧性,又有足 够的强度和刚度,参见图5。 滑轨5也采用一体式注塑成型,在滑轨5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可设止位结构,以保 证挡片总成组装后在运输过程中,挡片不滑出,另一端为自由端,滑轨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对称的侧向的卡槽3,所述卡槽3设计成与挡片6的U型导向槽2相匹配的形状,如图7所 示,滑轨5在其宽度上的截面为两个相背的F型,在滑轨5的上部形成卡槽3。挡片6的U 型导向槽2的下端插入卡槽3内,而滑轨5的卡槽3的上端插入导向槽2内,以保证挡片6 的运动轨迹以及在滑轨5上能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滑轨5两端的卡槽3在与所述挡 片的U型导向槽的相匹配区域的顶面设有凸筋4,如图6所示,凸筋4位于卡槽3的上端的 顶面上,减小挡片6滑动时与滑轨5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挡片6在滑轨5中滑动的顺畅性, 参见图8和图9。为了增加滑动的顺畅性,滑轨5上表面和卡槽3部位可涂润滑油,然后挡 片6从滑轨5设计的非止位端导向滑入滑轨5,即可完成产品。滑轨5选用ABS材料或PA 等类似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又比较耐磨的材料。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 技术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技术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 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技术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包括挡片和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彼此间隔的若干凹槽,并且每个独立的凹槽在挡片宽度方向上基本上延伸至两侧端,挡片两侧各设有侧向的U型导向槽;所述滑轨两侧设有与挡片的U型导向槽相匹配的卡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是所述挡片的壁厚的一半。3. —种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包括挡片和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的上表面和下表 面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彼此间隔的若干凹槽,并且每个独立的凹槽在挡片宽度方向上基本上延伸至两侧端,挡片两侧各设有侧向的U型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动式手刹挡片总成,包括挡片和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彼此间隔的若干凹槽,并且每个独立的凹槽在挡片宽度方向上基本上延伸至两侧端,挡片两侧各设有侧向的U型导向槽;所述滑轨两侧设有与挡片的U型导向槽相匹配的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明张玉珍孙鹏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