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柏生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直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6325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直饮机,包括:机壳、温控系统以及消毒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和消毒系统装设在机壳中,消毒系统包括发生部和混合部,发生部和混合部相连接;发生部包括:主控板、臭氧发生器、气泵以及第一输出管,所述臭氧发生器、气泵分别与主控板相电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气泵及第一输出管依次相连接;混合部包括:单向阀、第二输出管以及爆气石,单向阀分别与第一输出管和第二输出管相连接,第二输出管与爆气石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抗菌直饮机,可以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操作,使用方便、安全环保,避免了纯净水的二次污染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饮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消毒系统的抗菌直饮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需求也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人们在 饮水的同时也希望获得健康。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饮水机大多为扣桶式,即将购买的纯净水倒置在扣桶式饮水 机上使用,在饮水机上安装制热装置和制冷装置就可相应的获得热的或冷的饮用水,这种 饮水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对于饮用需求不大的普通家庭来说,购买的纯净水不但会加大日 常开支,而且纯净水开盖后很容易变质,特别是在饮水机上置放长时间后,水槽中很容易滋 生细菌,污染水源,给饮用者的健康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菌直饮机,可以对饮用水进行 消毒杀菌操作,使用方便、安全环保,避免了纯净水的二次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直饮机,包括机壳、温控系统 以及消毒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和所述消毒系统装设在所述机壳中,所述消毒系统包括发生 部和混合部,所述发生部和混合部相连接。所述发生部包括主控板、臭氧发生器、气泵以及第一输出管,所述臭氧发生器、所 述气泵分别与主控板相电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气泵及所述第一输出管依次相连接。 所述混合部包括单向阀、第二输出管以及爆气石,所述单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一输 出管和所述第二输出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管与所述爆气石相连接。 所述机壳的内部具有水箱,所述水箱开设进水口 ,所述水箱的底部具有隔水板,所 述隔水板开设通孔。 所述单向阀卡固密封在隔水板的通孔上。 所述第二输出管为弯折管。 所述温控系统包括制热装置,所述制热装置包括罐体和滤芯,所述罐体密封连接 在隔水板开设的通孔处,所述滤芯卡扣在罐体的开口处。 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抗菌直饮机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启动直饮机的消毒系统, 接通消毒装置工作电路,发生部产生臭氧,并通过臭氧输出管将臭氧导入到水箱中,对水箱 中的自来水或井水进行杀菌消毒,杀菌消毒后的自来水或井水可以满足普通家庭的饮用水 需求,使用方便、安全环保,避免了使用扣桶式饮用机容易引起纯净水污染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抗菌直饮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见图l,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抗菌直饮机包括机壳1、温控系统(图 未示)以及消毒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和消毒系统装设在所述机壳1中。 机壳1大致呈立方状,其内部具有水箱ll和容置腔13,所述水箱11的顶部具有进 水口 111,底部具有隔水板112,所述隔水板112的截面与所述机壳的截面相同,其紧固的密 封在机壳1内壁的四周将机壳1的内置空间分割成两部分,隔水板113 —侧为水箱11,另一 侧为容置腔13,所述水箱11 一侧的机壳所采用的材料为透明材料,隔水板112上开设若干 与所述容置腔13相连通的通孔1122。 温控系统包括制热装置21和制冷装置22。 制热装置21包括制热装置本体(图未示)、阀门212、罐体214、滤芯216以及出 气管218,阀门212位于机壳1的外部用于控制从抗菌直饮机中外排热水流量的大小,罐体 214装设在容置腔13中,其为一端开口且具有一定深度的圆柱筒为对水进行加热的空间, 其一端开口的边缘通过密封连接固定装设在隔水板112 —侧开设的通孔1122处,水箱11 中的水可通过通孔1122流进罐体214中,滤芯216位于水箱11中,其卡扣在罐体214 —端 的开口处用于对进入罐体214中的水进行过滤,出气管218密封固定在隔水板112的通孔 1122处,其位于容置腔13中的部分与罐体214相连接,其位于水箱11中的部分为圆柱型导 管用于导出气体。 制冷装置22包括制冷装置本体(图未示)、阀门222,其结构与制热装置21的结 构大致相同,不在赘述。 消毒系统包括发生部32和混合部34,所述发生部32和混合部34相连接。 所述发生部32位于容置腔13中,其包括主控板322、臭氧发生器324、气泵326 以及第一输出管328,臭氧发生器324、气泵326位于容置腔13的底部并分别与主控板322 相电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324、所述气泵326及所述第一输出管328依次相连接。 所述混合部34位于水箱11中,其包括单向阀342、第二输出管344以及爆气石 346,单向阀342、第二输出管344以及爆气石346依次相连接。单向阀342卡固密封在隔 水板112的通孔1122上,单向阀342和第二输出管344相连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与发生部 32第一输出管328相连接;第二输出管344呈弯折管状。 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抗菌直饮机的使用过程为由水箱11顶部具有 的进水口 lll注入生活用水,可以是自来水,也可以是井水,注入水箱ll中的水量以不超过 第二输出管344的在弯折处的最高点准,连通电源,启动消毒系统3,发生部32的臭氧发生 器324和气泵326在主控板322的控制下开始工作,臭氧发生器324产生用于生活用水消 毒的臭氧,气泵326通过气流定向流动将臭氧发生器324产生的臭氧输入第一输出管328 中,由于第一输出管328的末端与混合部34相连接,产生的臭氧经由单向阀342进入第二 输出管344中,由于第二输出管344为弯折管,臭氧再由位于水箱11底部的爆气石346进入水箱11中,并与水箱中的生活用水进行充分的混合,之后,可以通过阀门212或阀门222 使用经制冷或制热的已消毒的生活用水。 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抗菌直饮机通过启动直饮机的消毒系统,接通消毒装置工 作电路,发生部产生臭氧,并通过臭氧输出管将臭氧导入到水箱中,对水箱中的自来水或井水进行杀菌消毒,杀菌消毒后的自来水或井水可以满足普通家庭的饮用水需求,使用方便、 安全环保,避免了使用扣桶式饮用机容易引起纯净水二次污染的问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 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权利要求一种抗菌直饮机,包括机壳、温控系统以及消毒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和所述消毒系统装设在所述机壳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系统包括发生部和混合部,所述发生部和混合部相连接;所述发生部包括主控板、臭氧发生器、气泵以及第一输出管,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气泵分别与所述主控板相电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气泵及所述第一输出管依次相连接;所述混合部包括单向阀、第二输出管以及爆气石,所述单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管和所述第二输出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管与所述爆气石相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直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内部具有水箱,所述水箱 开设进水口 ,所述水箱的底部具有隔水板,所述隔水板开设通孔。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直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卡固密封在隔水板的通孔上。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直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管为弯折管。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直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包括制热装置,所述制热装置包括罐体和滤芯,所述罐体密封连接在隔水板开设的通孔处,所述滤芯卡扣在所述罐体的开口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直饮机,包括机壳、温控系统以及消毒系统,所述温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直饮机,包括:机壳、温控系统以及消毒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和所述消毒系统装设在所述机壳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系统包括发生部和混合部,所述发生部和混合部相连接;    所述发生部包括:主控板、臭氧发生器、气泵以及第一输出管,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气泵分别与所述主控板相电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气泵及所述第一输出管依次相连接;    所述混合部包括:单向阀、第二输出管以及爆气石,所述单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管和所述第二输出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管与所述爆气石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柏生
申请(专利权)人:刘柏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