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柏生专利>正文

一种净水机及一体化电解滤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605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电解滤芯结构,进入电解装置内部的水经第一负极板、第二负极板及正极板的电解后由出水孔流出,形成的水垢由废水出口排出。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体化电解滤芯结构,第一负极板和第二负极板的电压设为不同,能够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能够降低水质硬度,增强水的活性;无需更换滤材,进一步提高净水设备过滤芯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电解滤芯结构及具有该一体化电解滤芯结构的净水机。
技术介绍
现有净水机使用的滤芯通常有PP过滤棉,活性碳,能量滤芯以及RO反渗透滤芯等,上述滤芯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问题,例如: 1.一般的滤芯只能过滤水中微小颗粒,过滤不彻底; 2.RO反渗透滤芯可以过滤水中的超细微粒,但不能过滤细菌和病毒,而且过滤后的水质成酸性,无矿物质,不宜长期饮用,使用成本很高; 3.需要经常更换滤材,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净水机及一体化电解滤芯结构,能够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能够降低水质硬度,增强水的活性;不需更换滤材,进一步提高净水设备过滤芯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解滤芯结构,包括:包括:壳体、紧固在壳体上的滤芯顶盖以及分别由壳体和滤芯顶盖进行紧固的电解装置;壳体与电解装置的内壳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有液体流通通道,电解装置的内壳上开设有与液体流通通道相连通的进水孔,进入液体流通通道中的水由进水孔进入电解装置的内部,一体化电解滤芯结构设有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体化电解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紧固在所述壳体上的滤芯顶盖以及分别由所述壳体和所述滤芯顶盖进行紧固的电解装置;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解装置的内壳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有液体流通通道,所述电解装置的内壳上开设有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相连通的进水孔,进入所述液体流通通道中的水由所述进水孔进入所述电解装置的内部,所述一体化电解滤芯结构设有废水出口;所述电解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负极杆和与所述第一负极杆相连的第一负极板;第二负极杆和与所述第二负极杆相连的第二负极板;以及正极杆和与所述正极杆相连的正极板,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板设在所述正极板的两侧并与所述正极板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二负极板设在所述第一负极板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电解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紧固在所述壳体上的滤芯顶盖以及分别由所述壳体和所述滤芯顶盖进行紧固的电解装置; 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解装置的内壳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有液体流通通道,所述电解装置的内壳上开设有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相连通的进水孔,进入所述液体流通通道中的水由所述进水孔进入所述电解装置的内部,所述一体化电解滤芯结构设有废水出口 ; 所述电解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负极杆和与所述第一负极杆相连的第一负极板;第二负极杆和与所述第二负极杆相连的第二负极板;以及正极杆和与所述正极杆相连的正极板,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板设在所述正极板的两侧并与所述正极板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二负极板设在所述第一负极板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负极板保持一定的距离; 进入所述电解装置内部的水经所述第一负极板、所述第二负极板及所述正极板的电解后由所述出水孔流出,形成的水垢由所述废水出口排出; 所述第一负极板和所述第二负极板的电压设为不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电解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顶盖至少包括连接至所述液体流通通道上的进水口以及与所述出水孔相连的出水口,其中: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设在所述电解滤芯的一端,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废水出口设在所述电解滤芯的另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电解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顶盖至少包括用以紧固所述正极杆、所述第一负极杆以及所述第二负极杆的固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柏生
申请(专利权)人:刘柏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