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富勋专利>正文

行李箱空间延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7645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李箱空间延伸结构,至少由一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以及至少二滑轨组构成。该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内缘皆成中空结构,可在呈伸缩套合后于内缘形成一容置空间,该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相对二外侧面适处,分别凸设有一可作弹性卡置的弹性枢杆及定位部。该二滑轨组分别设置于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相对的侧面间,各该滑轨组由一内缘具有滑道的滑座板,以及可滑套于滑道内的滑动板组成,该二滑座板固设于第一箱体侧面,该滑动板则固设于该第二箱体侧面。利用滑轨组的设置,该第二箱体能沿着该第一箱体作立式的上下位移或横式的左右位移,并透过该弹性枢杆卡置于定位部,使行李箱内部空间延伸的结构更为精巧,使用更为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行李箱,尤指一种利用伸缩调整动作,达到延伸拖 架式行李箱内部使用空间的行李箱空间延伸结构
技术介绍
按, 一般在旅行时,人们常常会携带换洗的衣物或必要物品出门, 同时于各处停留时,亦会添购一些物品,如特产或衣物等,于是一小箱 的行李,便会成一大箱的行李,或甚至再增加第二或第三个行李箱,才 能收纳多出来的物品,这时若有一个可以伸缩放大的行李箱就可以解决 这个问题,不必再增加行李箱件数而增加携带的困扰,特别是出国旅行 时,因为要搭机,行李需要托运并要经过出入境海关的检验,若是太多 件行李,不仅等待的时间太常又不方便携带,而且容易丢失。由先前技术可知,为了增加行李箱内部的空间,并方便行李箱的携带,便设计出一种可调整内容空间的行李箱,如中国台湾专利第435114 号『行李箱袋体可延伸扩大的固定结构』所揭露的结构。此习用案主要 是在袋体两侧各设有一滑动式卡扣装置,袋体具有一位于中段的袋收合 部,袋收合部上方为上袋部,袋收合部的下方为下袋部,上袋部内接有 一上箱体框,下袋部内亦接有一下箱体框,下箱体框接有一固定板,固 定板上设有至少一长槽,长槽边上设有至少一定位母组件,在上箱体框 固接有相对于长槽的 一滑动块,滑动块相对于定位母组件设有 一定位公 组件,使定位公组件能卡接于定位母组件处,且滑动块为伸出长槽以两 外缘搭接扣住固定板的板面,向上拉动袋体,便能以带动滑动块于固定 板的长槽上下移动而定位。该行李箱结构复杂,且操作使用上亦甚为不 便,同时结构设计亦不适用于拖架式的行李箱,因此如何设计出简单精 巧且能应用于拖架式行李箱的空间延伸结构,便成为业者思及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拖架式行李箱内部具有可伸 缩调整的置物空间,以提升行李箱的使用功能与便利性的行李箱空间延 伸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结构 一种行李箱空间延伸 结构,其构成至少包含一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以及二滑轨组,其中 该第 一 箱体内缘具有 一 容置空间;该第二箱体内缘中空,其相对该第一箱体的底部呈开放构态,其底 部可与该第 一 箱体套合,同时中空的内缘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该二滑轨组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相对的侧面间,各该 滑轨组由一内缘具有滑道的滑座板,以及可滑套于该滑道内的滑动板组 成,该二滑座板固设于该第一箱体侧面,该滑动板则固设于该第二箱体 侧面。该滑座板可固设于该第 一箱体内侧或外侧。 该滑动板可固设于该第二箱体内侧或外侧。该第一箱体相对二外侧面上、下近端面适处,分别凸设有一弹性枢 杆,该第二箱体下端对应该弹性枢杆位置的适当处,分别设有与所述弹 性枢杆扣合的定位部。一种行李箱空间延伸结构,其构成至少包含可呈伸缩套合的一第一 箱体、第二箱体与第三箱体,以及二滑轨组,其中该第一箱体内缘具有一容置空间,且其相对的二侧面适处并分别设 有一槽轨;该第二箱体内缘中空,其相对该第 一箱体的底部呈开放构态; 该第三箱体二端呈贯通构态,组设于该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之间; 该二滑轨组分别设置于该第二箱体与第三箱体相对的侧面间,各该 滑轨组由一内缘具有滑道的滑座板,以及可滑套于该滑道内的滑动板组 成,该二滑座板固设于该第三箱体侧面,而该滑动板则固设于该第二箱 体侧面。该二槽轨可一体成型于该第一箱体内侧或外侧。该滑座板可固设于该第三箱体内侧或外侧。 该滑动板可固设于该第二箱体内侧或外侧。该第一箱体二外侧面上端适处设有一弹性枢杆,该第三箱体二外侧 面上、下端对应的适处,分别设有一弹性枢杆及与第一箱体的弹性枢杆 扣合的定位部,该第二箱体外侧面下端对应的位置则设有一与所述第三 箱体的弹性枢杆扣合的定位部。本技术以精巧、简单的结构设计,利用伸缩调整动作,达到延 伸拖架式行李箱内部使用的空间,使原有的空间增加一倍或数倍,不仅 降低制造组装成本,更提升行李箱的使用功能与便利性。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第图2是本技术第 图3是本技术第 图4是本技术第 图5是本技术第 图6是本技术第 图7是本技术第 图8是本技术第 图9是本技术第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行李箱1 容置空间11 弹性枢杆13 第二箱体20 拉链式开口 22 第三箱体30 定位部32 滑座板41一实施例收合时的立体外观图。一实施例延伸使用时的立体外观图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二实施例延伸使用时的立体外观图,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外观图。四实施例的组合平面图。四实施例的另 一组合平面图。四实施例的又一组合平面图。第一箱体10 滑轮12 槽轨14 拖架21 定位部23 弹性枢杆31 滑轨组40 滑道411滑动板42第四箱体50A、 50B、 50C、 50D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李箱空间延伸结 构,其是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箱体呈伸缩结构套合,并于该等箱体之间 设置若干滑轨组40,构成容纳空间可作多层式伸缩调整的行李箱1。而 该行李箱1随着构成箱体数量的多寡,其与滑轨组40结合的结构亦有 所变化,本技术仅以二层式及三层式的实施例作说明。首先,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二层式伸 缩行李箱1其结构是由一第一箱体10、第二箱体20,以及二滑轨组40 所组成,其中该第一箱体IO是行李箱1底层,其内缘具有一容置空间11,底部 固设有若干滑轮12,且相对二侧供该滑轨组40固设的侧面,并于上下 近端面适处分别设置一弹性枢杆13。该第二箱体20内缘中空,是行李箱l上层,其上设有拖架21及拉 链式开口 22,而相对该第一箱体10的底部呈开放构态,恰可套覆于该 第一箱体10外缘,令其中空的内缘与该容置空间11相连通。又其二侧 面下端对应该弹性枢杆13设置的位置,另成型有通孔状的定位部23, 而恰可与该弹性枢杆13作弹性扣合的结构。该二滑轨组40设置于该第一箱体10与第二箱体20相对的侧面间, 各该滑轨组40是由一滑座板41及滑动板42组成。该二滑座板41内缘 形成有滑道411,可固设于该第一箱体IO内侧或外侧面,本技术是 设于内侧面,而该滑动板42是固设于该第二箱体20内侧面(亦可设于 外侧面),其外侧尺寸恰与该滑道411相等,令其可滑动式的与该滑动 板42套组结合。据此,令该第二箱体20利用滑轨组40的设置,能相对该第一箱 体IO作立式上下行程的位移,或横式左右的位移(如图6所示),使其 内部的容置空间ll达到对应的延伸调整,再透过该弹性枢杆13及定位部2 3的弹性卡置作位置的限定,达到单层空间延伸的使用目的。请再参阅图4及图5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三层式伸缩 行李箱1其结构是由一第一箱体10、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30,以及 二滑轨组40所组成。此三层式的实施例与二层式结构的差别在于该第一箱体10其相对的二外侧面(亦可成型于内侧面)分别一体 成型一槽轨14,而该第三箱体30 二端呈贯通构态,组设于该第一箱体 IO及第二箱体20之间。其次该二滑轨组40设置于该第二箱体20与第 三箱体30相对的侧面间,亦即该二滑座^反41固设于该第三箱体30内 侧面,而该滑动板42固设于该第二箱体20对应的内侧面位置。再者该 第一箱体IO、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30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李箱空间延伸结构,其构成至少包含一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以及二滑轨组,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箱体内缘具有一容置空间;    该第二箱体内缘中空,其相对该第一箱体的底部呈开放构态,其底部可与该第一箱体套合,同时中空的内缘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    该二滑轨组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相对的侧面间,各该滑轨组由一内缘具有滑道的滑座板,以及可滑套于该滑道内的滑动板组成,该二滑座板固设于该第一箱体侧面,该滑动板则固设于该第二箱体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富勋
申请(专利权)人:蔡富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