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单一传输媒介达成全双工传输的通讯架构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05533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电子讯号传输架构,该电子讯号传输架构包括一传输媒介,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一高速讯号与一低速讯号同时在该传输媒介上对向传送,第一通讯模组,第一高通滤波器,耦接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一通讯模组,用于传出或接收该高速讯号,第一低通滤波器,耦接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一通讯模组,用于传出或接收该低速讯号,第二通讯模组,第二高通滤波器,耦接于该第二端与该第二通讯模组,用于传出或接收该高速讯号,以及第二低通滤波器,耦接于该第二端与该第二通讯模组,用于传出或接收该低速讯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讯号传输架构,尤指一种多电脑切换器(KVM)系统,电性连 接多台电脑及一组人性介面装置,且包含一传输媒介,凡是单一传输媒介使用分频多工 (OFDM)的数据传输模式,均可适用于上述的该架构或该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类别5(Cat5)电缆KVM系统,因线材限制(其具有4对双绞线电缆 twisted-pair cable),仅能使用其中一对绞线作为通讯传输媒介使用。因此,若欲达成双 向通讯的目的,必须在不同时间内,传送不同方向的数据,称之为半双工(Half-duplex)或 分时多工(Time Division Duplex, TDD)传输系统。例如,图1(a)即为一已知的半双工单 一传输媒介的电路图。该已知的半双工单一传输媒介1包括位于左侧的一发送器11、一接 收器12与一终端电阻I hdl,一具有第一电缆线与第二电缆线的双绞线电缆15、以及位于右 侧的一发送器13、一接收器14与一终端电阻I hd2。该发送器11与该接收器12分别具有 第一输入端(DI/B)、第二输入端(DE/A)、第一输出端(B/R0)与第二输出端(A/RE),该终端 电阻I hdl、该发送器11与该接收器12分别与该第一与该第二电缆线耦合于B及A等两点。 该发送器13与该接收器14分别具有第一输入端(DE/B)、第二输入端(DI/A)、第一输出端 (B/R0)与第二输出端(A/RE),该终端电阻I hd2、该发送器13与该接收器14亦分别与该第 一与该第二电缆线耦合于B及A等两点。图1(b)为图1(a)的一等效电路图,其中,该发送 器11简化为具有一输入端TX与一输出端耦合于该双绞线电缆15,该接收器12简化为具有 一输入端耦合于该双绞线电缆15,以及一输出端RX,且该发送器13亦简化为具有一输入端 TX,以及一输出端耦合于该双绞线电缆15,而该接收器14简化为具有一输入端耦合于该双 绞线电缆15,以及一输出端RX。全双工(Full-Duplex)传输系统可保证上/下行(TX/RX)信号可拥有各自的传 输频宽,而最简易实现全双工传输系统,为将上下行信号藉由不同的传输媒介作双向对传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例如,图2 (a)即为一已知的全双工独立传输媒介的电路 图,其包括第一传输媒介,包含位于左侧的一发送器21与一终端电阻Rfdl,一具有第一电 缆线与第二电缆线的第一双绞线电缆25、以及位于右侧的一接收器23与一终端电阻Rfd2, 以及第二传输媒介,包含位于左侧的一接收器22与一终端电阻Rfd3,一具有第一电缆线与 第二电缆线的第二双绞线电缆26、以及位于右侧的一发送器M与一终端电阻Rfd4。该接 收器22与该发送器M分别具有第一输入端(DE/B)、第二输入端(DI/A)、第一输出端(Z/ RE)与第二输出端(Y/R0),该发送器21及该接收器23分别与该第一双绞线电缆25的该第 一与该第二电缆线耦合于A及B与Y和Z等四点。该终端电阻Rfdl与该第一双绞线电缆 25的该第一与该第二电缆线耦合于A及B等两点。该终端电阻Rfd2分别与该第一双绞线 电缆25的该第一与该第二电缆线耦合于Y及Z等两点。该接收器22与该发送器M分别 具有第一输入端(Z/RE)、第二输入端(Y/R0)、第一输出端(DE/B)与第二输出端(DI/A),该 接收器22及该发送器M分别与该第二双绞线电缆沈的该第一与该第二电缆线耦合于Z及Y与B和A等四点。该终端电阻Rfd3分别与该第二双绞线电缆沈的该第一与该第二电 缆线耦合于Z及Y等两点。该终端电阻Rfd4分别与该第二双绞线电缆沈的该第一与该第 二电缆线耦合于B及A等两点。图2(b)为图2(a)的一等效电路图,其中,该发送器21简化为具有一输入端TX与 一输出端耦合于该第一双绞线电缆25,该接收器23简化为具有一输入端耦合于该第一双 绞线电缆25,以及一输出端RX,且该发送器M亦简化为具有一输入端TX,以及一输出端耦 合于该第二双绞线电缆26,而该接收器22简化为具有一输入端耦合于该第二双绞线电缆 26,以及一输出端RX。但对于Cat5KVM系统仍因线材数目限制,无法使用此种全双工传输架构实现。因传统半双工传输系统在时域(Time domain)上必须引入保护时间(Guard time) 来作为区隔上/下行(TX/RX)信号的旗标(Flag),故等待回传数据的时间等同于传输频宽 的浪费。图3(a)为一传统半双工传输系统的传输强度对应传输频段(w)的波形图。因传 统半双工传输系统在不同时段内发射或接收讯号,所以其发射与接收频率可以位在同一频 段内,如图3(a)所示。图3(b)为一传统半双工单一传输系统的传输振幅对应传输时间(t)的波形图。 因传统半双工单一传输系统须在不同时段内发射或接收讯号,所以其发射与接收时段是不 同的,但是必须引入如上所述的保护时间,来作为区隔上/下行(TX/RX)信号的旗标,如图 3(b)所示。图4(a)为一传统全双工独立传输系统的传输强度对应传输频段(W)的波形图。因 传统全双工传输系统在相同时段内可以同时发射与接收讯号,所以其发射与接收频率必须 位于不同频段内,且必须引入保护频段(Guard Band)来区隔发射与接收的频率,如图4 (a) 所示。图4(b)为一传统全双工独立传输系统的传输振幅对应传输时间(t)的波形图。因 传统全双工传输系统在相同时段内可以同时发射与接收讯号,所以其发射与接收时段是相 同的,如图4(b)所示。因此,专利技术人鉴于已知技术的缺点,提供本专利技术的“单一传输媒介达成全双工传输 的通讯架构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一传输媒介达成全双工传输系统的通讯架构, 用以解决Cat5KVM系统于传统半双工系统上/下行传输,其频宽受到保护时间限制,同时该 单一传输媒介亦可避免如传统全双工独立传输系统必须额外使用独立传输媒介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透过分频多工,藉由将上下行不同频段的信号,利用不同 频率在向量空间的正交性(Frequency Orthogonal),故可互不受干扰地在同一传输媒介中 作不同方向的传递。其中,不同频率的传输通道必须具有一定频带的保护频段,以确保不同 频带具有良好的隔离性(isolation)。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讯号传输架构,该电子讯号传输架构包括一 传输媒介,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一高速讯号与一低速讯号是同时在该传输媒介上对向传送,第一通讯模组,第一高通滤波器,耦接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一通讯模组,用于传出或接收 该高速讯号,第一低通滤波器,耦接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一通讯模组,用于传出或接收该低速 讯号,第二通讯模组,第二高通滤波器,耦接于该第二端与该第二通讯模组,用于传出或接 收该高速讯号,以及第二低通滤波器,耦接于该第二端与该第二通讯模组,用于传出或接收 该低速讯号。根据上述的构想,该高速讯号与该低速讯号是以一分频多工(FDD)方式传送。根据上述的构想,该第一与该第二低通滤波器均具有一低通通带(low pass band),该低速讯号的频率是在该些低通通带范围,该第一与该第二高通滤波器均具有一高 通通带(high pass band),该高速讯号的频率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讯号传输架构,该电子讯号传输架构包括:一传输媒介,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一高速讯号与一低速讯号是同时在该传输媒介上对向传送;第一通讯模组;第一高通滤波器,耦接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一通讯模组,用于传出或接收该高速讯号;第一低通滤波器,耦接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一通讯模组,用于传出或接收该低速讯号;第二通讯模组;第二高通滤波器,耦接于该第二端与该第二通讯模组,用于传出或接收该高速讯号;以及第二低通滤波器,耦接于该第二端与该第二通讯模组,用于传出或接收该低速讯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淙益张慈牧沈福进
申请(专利权)人: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