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168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水下运载体尾翼的机构,特别是一种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包括电机、蜗轮、蜗杆、齿轮箱、固定翼、调整翼和调整翼轴。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一是采用电机实时控制,通过尾翼调整,有效的实现了对水下运载体俯仰姿态的控制;二是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既具有自锁功能,又满足了总体布置要求;三是采用万向传动机构,有效解决了蜗杆与电机动力输出端不同轴的问题,同时解决了长距离传动不平稳的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水下运载体尾翼的机构,特别是一种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目前在国内尚未见有报道。水下运载体在水下受 机翼控制而作剖面运动时,其俯仰姿态会随着机翼攻角的改变而改变,尤其是在水下运载 器需上快速上升或下潜时,机翼攻角改变较大且速度较快,运载体的俯仰角往往会很大,达 30 40度。在这样的姿态条件下,对水下运载器体姿态要求严格的声学传感器是无法获取 正确数所据的。为此,必须在水下运载器快速上升或下潜时,同时控制运载器的俯仰角度, 直至满足声学传感器的使用要求为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水下运载体 的俯仰姿态控制在所需范围内的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 它包括电机、蜗轮、蜗杆、齿轮箱、固定翼、调整翼和调整翼轴,两组固定翼横向分别位于齿 轮箱两侧且固定翼一端分别与齿轮箱固定连接,两组调整翼分别位于固定翼外侧,齿轮箱 和固定翼上横向设有贯穿齿轮箱和固定翼的通孔,调整翼轴穿过通孔且其两端分别与两组 调整翼连接,调整翼轴穿过通孔且其两端分别与调整翼连接,调整翼轴中部设有蜗轮且位 于齿轮箱内,蜗轮与蜗杆啮合,蜗杆一端与箱体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伸出箱体与电机的动力 输出端连接。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蜗杆伸出齿轮箱的一端通过万向联轴器与电机 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调整翼轴分为左调整翼轴和右调整翼轴,蜗轮 中心设有中心通孔,左调整翼轴和右调整翼轴一端分别与调整翼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齿 轮箱和固定翼上的通孔与中心通孔连接。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左调整翼轴和右调整翼轴靠近箱体一端为阶梯 轴,其直径较小端伸进箱体内与蜗轮的中心通孔连接,箱体两侧通孔内设有轴套,轴套一端 分别与阶梯轴的台肩配合。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一是采用电机实时控制,通过尾翼调整,有效的 实现了对水下运载体俯仰姿态的控制;二是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既具有自锁功能,又满足了 总体布置要求;三是采用万向传动机构,有效解决了蜗杆与电机动力输出端不同轴的问题, 同时解决了长距离传动不平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的C放大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参照图1 4。一种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它包括电机6、蜗轮 8、蜗杆3、齿轮箱7、固定翼2、调整翼1和调整翼轴9,两组固定翼2横向分别位于齿轮箱7 两侧且固定翼2 —端分别与齿轮箱7固定连接,齿轮箱7和固定翼2上横向设有贯穿齿轮 箱7和固定翼2的通孔,调整翼轴9穿过通孔且其两端分别与调整翼1连接,调整翼轴9中 部设有蜗轮8且位于齿轮箱7内,蜗轮8与蜗杆3啮合,蜗杆3 —端与箱体7的内壁连接, 另一端伸出箱体7与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电机6将动力输出给蜗轮蜗杆机构,蜗轮 蜗杆机构再驱动调整翼转动,从而控制运载体俯仰角度的变化。实施例2 参照图1和2。所述蜗杆3伸出齿轮箱7的一端通过万向联轴器4与电 机6的动力输出轴5连接。电机6通过万向联轴器4将动力传递给距离较远且中心不在同 一水平面内的蜗轮蜗杆机构,效解决了蜗杆3与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5不同轴的问题,同时 解决了长距离传动不平稳的问题。实施例3 参照图3和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调整翼轴9分为左调整翼轴 9-1和右调整翼轴9-2,蜗轮8中心设有中心通孔,左调整翼轴9-1和右调整翼轴9-2 —端 分别与调整翼1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齿轮箱7和固定翼2上的通孔与中心通孔连接。所 述左调整翼轴9-1和右调整翼轴9-2靠近箱体7 —端为阶梯轴,其直径较小端伸进箱体7 内与蜗轮8的中心通孔连接,箱体7两侧通孔内设有轴套10,轴套10 —端分别与阶梯轴的 台肩配合。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技术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 明,只是对本技术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术实 质精神内的专利技术创造,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电机(6)、蜗轮(8)、蜗杆(3)、齿轮箱(7)、固定翼(2)、调整翼(1)和调整翼轴(9),两组固定翼(2)横向分别位于齿轮箱(7)两侧且固定翼(2)一端分别与齿轮箱(7)固定连接,两组调整翼(1)分别位于固定翼(2)外侧,齿轮箱(7)和固定翼(2)上横向设有贯穿齿轮箱(7)和固定翼(2)的通孔,调整翼轴(9)穿过通孔且其两端分别与两组调整翼(1)连接,调整翼轴(9)中部设有蜗轮(8)且位于齿轮箱(7)内,蜗轮(8)与蜗杆(3)啮合,蜗杆(3)一端与箱体(7)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伸出箱体(7)与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蜗杆(3)伸 出齿轮箱(7)的一端通过万向联轴器(4)与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调整翼轴 (9)分为左调整翼轴(9-1)和右调整翼轴(9-2),蜗轮(8)中心设有中心通孔,左调整翼轴 (9-1)和右调整翼轴(9-2) —端分别与调整翼(1)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齿轮箱(7)和固定 翼(2)上的通孔与中心通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左调整翼轴 (9-1)和右调整翼轴(9-2)靠近箱体(7) —端为阶梯轴,其直径较小端伸进箱体(7)内与蜗 轮(8)的中心通孔连接,箱体(7)两侧通孔内设有轴套(10),轴套(10) —端分别与阶梯轴 的台肩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水下运载体尾翼的机构,特别是一种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包括电机、蜗轮、蜗杆、齿轮箱、固定翼、调整翼和调整翼轴。优点本技术具有一是采用电机实时控制,通过尾翼调整,有效的实现了对水下运载体俯仰姿态的控制;二是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既具有自锁功能,又满足了总体布置要求;三是采用万向传动机构,有效解决了蜗杆与电机动力输出端不同轴的问题,同时解决了长距离传动不平稳的问题。文档编号B63G8/14GK201559810SQ20092019955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何志强, 周凯, 曹海林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杭州瑞声海洋仪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运载体俯仰实时控制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电机(6)、蜗轮(8)、蜗杆(3)、齿轮箱(7)、固定翼(2)、调整翼(1)和调整翼轴(9),两组固定翼(2)横向分别位于齿轮箱(7)两侧且固定翼(2)一端分别与齿轮箱(7)固定连接,两组调整翼(1)分别位于固定翼(2)外侧,齿轮箱(7)和固定翼(2)上横向设有贯穿齿轮箱(7)和固定翼(2)的通孔,调整翼轴(9)穿过通孔且其两端分别与两组调整翼(1)连接,调整翼轴(9)中部设有蜗轮(8)且位于齿轮箱(7)内,蜗轮(8)与蜗杆(3)啮合,蜗杆(3)一端与箱体(7)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伸出箱体(7)与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强周凯曹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杭州瑞声海洋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