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小金属板的套筒振子角反射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29886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小金属板的套筒振子角反射天线,它包括:金属角反射器和套筒振子,套筒振子顶部连接有一小金属板,套筒振子轴向垂直于小金属板所在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套筒振子辐射的一部分电磁波被角反射器直接反射,另一部分电磁波被小金属板反射回来,再由角反射器进行二次反射,使天线的增益在30%的频率范围内增加1.5-3dB。(*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线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带小金属板的套筒振子角反射天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采用角反射天线和套筒振子(或其阵列)组成的天线,对接收的信号只进行 一次反射(由角反射天线反射),信号传输的质量不尽如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带小金属板的套筒振子角反射天线,它包括金属角反射器和套 筒振子,其改进之处在于套筒振子顶部连接有一小金属板,套筒振子轴向垂直于小金属板 所在平面。套筒振子与小金属板通过金属条焊接固定,套筒振子与小金属板的距离为1/1 (即一个 波长的距离,/l为波长单位);套筒振子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套筒振子组成的阵列。 小金属板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矩形。 金属角反射器的张角为90。。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套筒振子辐射的一部分电磁波被角反射器直接反射,另 一部分电磁波被小金属板反射回来,再由角反射器进行二次反射,使天线的增益在30%的频率范围内增加1.5-3dB。附图说明附图1是带小金属板的套筒振子角反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金属角反射器l、小金属板2、套筒振子3。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结构如下它包括金属角反射器l、套筒振子3、小金属板2,小金属板2连接在套筒振子3顶部,且套筒振子3轴向垂直于小金属板2所在平面;套筒振子3与小金属板2通过金属条焊接固定;套筒振子3与小金属板2的距离为l义;套筒振子3可以是单 个,也可以是多个套筒振子3组成的阵列;小金属板2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矩形;金属角反射器l的张角为9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发射信号通过同轴线进入套筒振子3内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完成阻抗变换和平衡变换,对套筒振子馈电;套筒振子辐射的一部分电磁波被角反射器直接 反射,另一部分电磁波被小金属板2截获后反射回来,再由角反射器进行二次反射;两组反 射波的相位大约相等时,天线的增益会增加;故本技术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角反射 器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天线比没有小金属板的天线的增益会在30%的频率范 围内增加1.5 3dB。权利要求1、一种带小金属板的套筒振子角反射天线,它包括金属角反射器(1)和套筒振子(3),其特征在于套筒振子(3)顶部连接有一小金属板(2),套筒振子(3)轴向垂直于小金属板(2)所在平面。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带小金属板的套筒振子角反射天线,其特征在于套筒振子(3)与小金属板(2)通过金属条焊接固定,套筒振子G)与小金属板(2)距离为l义; 套筒振子(3)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套筒振子(3)组成的阵列。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带小金属板的套筒振子角反射天线,其特征在于小金属板(2)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矩形。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带小金属板的套筒振子角反射天线,其特征在于金属角反射器(1)的张角为9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小金属板的套筒振子角反射天线,它包括金属角反射器和套筒振子,套筒振子顶部连接有一小金属板,套筒振子轴向垂直于小金属板所在平面。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套筒振子辐射的一部分电磁波被角反射器直接反射,另一部分电磁波被小金属板反射回来,再由角反射器进行二次反射,使天线的增益在30%的频率范围内增加1.5-3dB。文档编号H01Q13/08GK201387939SQ20092012701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辉 冯, 廖西斌, 瑰 魏 申请人: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小金属板的套筒振子角反射天线,它包括:金属角反射器(1)和套筒振子(3),其特征在于:套筒振子(3)顶部连接有一小金属板(2),套筒振子(3)轴向垂直于小金属板(2)所在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瑰冯辉廖西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