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件及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02455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池组件及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该电池组件容纳层叠有多个扁平型电池(144A~144D)的层叠体(142)而成,具有扁平型电池、输出端子、金属容器、绝缘板和绝缘盖(170)。上述扁平型电池(144A~144D)具有发电元件、用于密封发电元件的外装件以及从外装件向外部导出的电极端子。上述输出端子用于并联或串联连接多个扁平型电池(144A~144D)的电极端子并进行输出。上述金属容器用于容纳层叠体。上述绝缘板配置成夹持各扁平型电池(144A~144D)的电极端子使其绝缘,并且,为了上述连接而具有用于露出电极端子的窗部。上述绝缘盖(170)配置成覆盖位于最外层的绝缘板(160A、160E)的窗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特开2007-17289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通过层叠多个具有从外装件向外 部导出的电极端子的扁平型电池、并将它们串联及/或并联地电连接而具有高输出及/或 高容量的电池组件。但是,扁平型电池的电极端子的上下两侧被夹入具有作业用的窗部的绝缘板,上 述窗部用于电极端子和输出端子的电连接或者电极端子之间的连接。当将这样的层叠体容 纳于金属容器内时,位于最外层的绝缘板的窗部与用于容纳扁平型电池的金属容器的内表 面相对,在从窗部露出的电极端子和金属容器的内表面之间仅存在空隙。因此,存在为了防 止电极端子和金属容器之间的短路,必须提高金属容器的内表面的绝缘性、增加产品成本 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即是为了解决伴随上述以往技术的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既能抑 制产品成本的增加又能防止电极端子和金属容器之间的短路的电池组件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容纳层叠体而成的电池组件, 该层叠体由多个扁平型电池层叠而成,该电池组件具有扁平型电池、输出端子、金属容器、 绝缘板、绝缘盖。上述扁平型电池具有发电元件、用于密封发电元件的外装件以及被从外装 件引出到外部的电极端子。上述输出端子用于并联或串联连接多个扁平型电池的电极端子 并进行输出。上述金属容器用于容纳层叠体。上述绝缘板配置成夹持各扁平型电池的电极 端子使该电极端子绝缘,并且,为了上述连接而具有用于暴露电极端子的窗部。上述绝缘盖 配置成覆盖位于最外层的绝缘板的窗部。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容纳层叠体而成的电池组件的制 造方法,该层叠体由多个扁平型电池层叠而成。该制造方法包括层叠体形成步骤、输出端子 形成步骤、绝缘盖安装步骤和金属容器容纳步骤。在上述层叠体形成步骤中,层叠多个扁平 型电池和绝缘板而形成上述扁平型电池的层叠体,上述多个扁平型电池具有发电元件、用 于密封上述发电元件的外装件以及被从上述外装件引出到外部的电极端子,上述绝缘板具 有用于暴露上述电极端子的窗部,配置成夹持上述各扁平型电池的电极端子使该电极端子 绝缘。在上述输出端子形成步骤中,接合通过上述窗部暴露的上述电极端子,形成输出端 子。在上述绝缘盖安装步骤中,将上述绝缘盖以覆盖位于上述层叠方向最外层的上述绝缘 板的窗部的方式嵌入上述绝缘板。在上述金属容器容纳步骤中,将嵌入有上述绝缘盖的上 述层叠体容纳于金属容器内。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壳体内部的电池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绝缘盖的立体图。图4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层叠体的前面侧的立体图。图5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层叠体的前面侧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层叠体的背后侧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用于说明构成图2所示的层叠体的扁平型电池的、沿图2的VII-VII线的 剖面图。图8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绝缘盖的侧壁部的、沿图3的VIII-VIII线的剖面图。图9是用于说明配置在图8所示的侧壁部的前端的扩展部的、沿图3的IX-IX线 的剖面图。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表示输出端子形成步骤。图11是用于接着图10说明绝缘盖安装步骤的立体图。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相当于图8的剖面图。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相当于图8的剖面图。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相当于图8的剖面图。图1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的、相当于图8的剖面图。图1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的、相当于图8的剖面图。图1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6的、相当于图8的剖面图。图1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7的立体图。图1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电池组件的绝缘盖的立体图。图20是用于说明图19所示的绝缘盖的背后形状的立体图。图21是用于说明图19所示的绝缘盖的剖面图。图2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电池组件的绝缘盖的后视图。图2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电池组件的绝缘盖的侧视图。图2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电池组件的绝缘盖的立体图。图2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电池组件的汇流条的立体图。图2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表示输出端子形成 步骤。图27是用于接着图26说明绝缘盖安装步骤的立体图。图28是用于说明绝缘盖的嵌入的侧视图。图29是用于说明汇流条的支承结构的后视图。图30是用于说明汇流条的支承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各图中,UP表示构成电池组件的 电池单元的扁平型电池的层叠方向上方,FR表示电池组件的前方。如图1所述,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件100具有壳体(金属容器)120,如图2所示, 在该壳体120的内部具有电池单元140和具有电绝缘性的绝缘盖170。电池组件100能够 单独使用,但也能够例如通过将多个电池组件100串联及/或并联而形成与目标电流、电 压、容量相对应的电池组。另外,如后所述,绝缘盖170防止了电池单元140和壳体120之 间的短路,因此,不必提高壳体120的内表面的绝缘性,能抑制产品成本的增加。返回图1,壳体120用于容纳电池单元140,具有构成大致矩形箱形状的下壳体122 和构成其盖体的上壳体124。上壳体124的边缘部利用铆接加工卷边紧固于下壳体122的 周壁的边缘部。下壳体122和上壳体124由比较薄的钢板或铝板形成,通过冲压加工来确 保强度,形成用于保持电池单元140的规定形状。下壳体122和上壳体124具有贯通孔130。贯通孔130配置在下壳体122和上壳 体124的角部的4个位置,用于供贯穿螺栓(未图示)穿过,该贯穿螺栓用于将多个电池组 件100彼此层叠起来而保持为电池组。而且,下壳体122具有形成在前表面123的侧壁部 上的开口部 132、133、134。如图2所示,电池单元140具有电连接并层叠有多个扁平型电池144(144A 144D)的层叠体142和具有电绝缘性的多个隔板(绝缘板)160、161。扁平型电池144例如是锂离子二次电池,如图7所示,具有发电元件145、用于密封 发电元件145的外装件146和从外装件向外部导出的极片(电极端子)147、148。发电元件145按顺序层叠正极板、负极板和隔膜而成。正极板例如具有由LiMn2O4 等锂_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板例如具有由碳和锂_过渡金属 复合氧化物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隔膜例如由能够浸透电解质的具有透气性的多孔状的 PE(聚乙烯)形成。从轻量化和导热性的角度考虑,外装件146由利用聚丙烯薄膜等绝缘体覆盖铝、 不锈钢、镍、铜等金属(包含合金)而成的高分子-金属复合层压膜等薄片材料构成,其外 周部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热熔接接合。极片147和148是用于从发电元件145引出电流的构件,两者均从扁平型电池144 的前表面侧向前方延伸。图2所示的具有电绝缘性的多个隔板(绝缘板)160如图5的分解图所示,隔板 160(160A 160E)配置在层叠体142的前表面侧,并且被定位成夹持各扁平型电池144的 极片147、148,多个隔板160具有窗部163、贯通孔164和电压检测部169。窗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件,该电池组件容纳层叠体而成,该层叠体由多个扁平型电池层叠而成,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组件包括:扁平型电池,其具有发电元件、用于密封上述发电元件的外装件以及被从上述外装件引出到外部的电极端子;输出端子,其并联或串联连接上述多个扁平型电池的电极端子并进行输出;金属容器,其用于容纳上述层叠体;绝缘板,其配置成夹持上述各扁平型电池的电极端子而使该电极端子绝缘,并且,为了上述连接而具有用于暴露上述电极端子的窗部;绝缘盖,其配置成覆盖位于最外层的上述绝缘板的窗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雨谷竜一蓝泽直树轰木直人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