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宝良专利>正文

秸秆气化炉多用途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2089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灶具,尤其是一种秸秆气化炉多用途灶具。包括灶体、灶头、烟火管、水套、热水管、回水管、风室,风室位于灶体下方,灶体为双层结构,其夹层构成水套,所述灶头装于灶腔底部中心,其混合气室一侧设置有混合燃气进气管,其中心设置有贯通风室与灶腔的进风道,环绕所述进风道形成的混合气室其内设置有使其内腔构成上、下气体旋转腔的隔板,混合气室顶部均布有喷气孔,环该喷气孔外周安装有拢火筒,所述拢火筒外周设置有底部与灶腔底板连接的防风罩,所述防风罩与拢火筒之间构成与风室贯通的环形夹层风道,拢火筒上部均匀布置有射吸孔。本灶具集炊事、取暖、烧炕功能于一体,解决了目前农村秸秆气化燃气灶具应用单一的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灶具,尤其是一种秸秆气化炉多用途灶具。技术背景目前,在农村已逐步推广应用秸秆气化炉,而与现有秸秆气化炉配套使用的灶具,虽然多种多样,但因灶体结构尤其是灶头结构的设计的不合理性,使灶具用途比较单一,有 的只限于炊事,有的仅限于取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秸秆气化燃气灶具用途单一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既可用 于炊事,又可为暖气散热器供应热水,还可为火炕供热的秸秆气化炉多用途灶具。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秸秆气化炉多用途灶具,包括 灶体、灶头、烟火管、水套、热水管、回水管、风室,风室位于灶体下方,灶体为双层结构,其夹 层构成水套,所述灶头装于灶腔底部中心,其混合气室一侧设置有混合燃气进气管,其中心 设置有贯通风室与灶腔的进风道,环绕所述进风道形成的混合气室其内设置有使其内腔构 成上、下气体旋转腔的隔板,混合气室顶部均布有喷气孔,环该喷气孔外周安装有拢火筒, 所述拢火筒外周设置有底部与灶腔底板连接的防风罩,所述防风罩与拢火筒之间构成与风 室贯通的环形夹层风道,拢火筒上部均勻布置有射吸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灶体及灶头结构设计合理,两者有机 配合,使灶具实现了集炊事、取暖、烧炕功能于一体,解决了目前农村秸秆气化燃气灶具应 用单一的问题。本灶具安装、使用方便,点火容易,热量充足,热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中灶体1,水套2,防风罩3,环形夹层风道4,射吸孔5,拢火筒6,风室7,混合 气室8,隔板9,进风道10,喷气孔11,灶腔—12,回水管13,烟火管14,热水管15,炉盖16,混 合燃气进气管1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给出的秸秆气化炉多用途灶具,其灶体1呈圆筒形,灶体1为双层结构, 其夹层构成水套2 ;灶体1外侧上方装有与火炕连通的烟火管14,该烟火管14管壁为双层 结构,其夹层与灶体1夹层贯通,其上装有与暖气散热器连接的热水管15,灶体1外侧下部 装有与暖气散热器连接的回水管13 ;灶体1下方为风室7,灶头装于灶腔12底部中心,其混 合气室8 —侧设置有混合燃气进气管17,其中心设置有贯通风室7与灶腔12的进风道10, 环绕所述进风道10形成的混合气室8其内设置有使其内腔构成上、下气体旋转腔的隔板9, 混合气室8顶部均布有喷气孔11,环该喷气孔11外周安装有拢火筒6,该拢火筒6外周设置有底部与灶腔底板连接的防风罩3,该防风罩3与拢火筒6之间构成与风室7贯通的环形 夹层风道4,拢火筒6上部均勻布置有射吸孔5 ;灶腔12上部设置有由口径依次递减的炉圈 构成的炉盖16。本灶具一般安装在传统燃煤炉灶位置而替代燃煤炉灶,其烟火管14与农村火炕 连同,其回水管13和热水管15分别与暖气散热器的冷、热水管连接形成封闭的水暖回路。 使用时,将混合燃气进气管17与秸秆气化炉燃气输出管和助氧风管一并连同,混合燃气首 先进入混合气室8,在隔板9构成的旋转腔内混合气体进一步旋转混合均勻,然后再由喷气 孔11喷出,用明火从进风道10下部即可点燃可燃气体,使喷气孔11喷出火焰,进风道10 自行给火源配风,并通过射吸孔5进一步向灶头中心供风,达到助燃作用。锨开炉盖将锅具坐于灶体1上部,即可进行煮饭、烧水、炒菜等炊事;同时,通过烟 火管14将灶腔余热供给火炕,为火炕供热;水套2内的水被加热后,通过与暖气散热器连接 的回水管13和热水管15为暖气散热器供应热水 ,为散热器供暖。由此实现吹事、取暖、烧 炕三功能。权利要求一种秸秆气化炉多用途灶具,包括灶体、灶头、烟火管、水套、热水管、回水管、风室,风室位于灶体下方,灶体为双层结构,其夹层构成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头装于灶腔底部中心,其混合气室一侧设置有混合燃气进气管,其中心设置有贯通风室与灶腔的进风道,环绕所述进风道形成的混合气室其内设置有使其内腔构成上、下气体旋转腔的隔板,混合气室顶部均布有喷气孔,环该喷气孔外周安装有拢火筒,所述拢火筒外周设置有底部与灶腔底板连接的防风罩,所述防风罩与拢火筒之间构成与风室贯通的环形夹层风道,拢火筒上部均匀布置有射吸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气化炉多用途灶具,其特征在于灶体外侧上方装有与火 炕连通的烟火管,该烟火管管壁为双层结构,其夹层与灶体夹层贯通,其上装有与暖气散热 器连接的热水管,灶体外侧下部装有与暖气散热器连接的回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气化炉多用途灶具,其特征在于灶腔上部设置有由口径 依次递减的炉圈构成的炉盖。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灶具,尤其是一种秸秆气化炉多用途灶具。包括灶体、灶头、烟火管、水套、热水管、回水管、风室,风室位于灶体下方,灶体为双层结构,其夹层构成水套,所述灶头装于灶腔底部中心,其混合气室一侧设置有混合燃气进气管,其中心设置有贯通风室与灶腔的进风道,环绕所述进风道形成的混合气室其内设置有使其内腔构成上、下气体旋转腔的隔板,混合气室顶部均布有喷气孔,环该喷气孔外周安装有拢火筒,所述拢火筒外周设置有底部与灶腔底板连接的防风罩,所述防风罩与拢火筒之间构成与风室贯通的环形夹层风道,拢火筒上部均匀布置有射吸孔。本灶具集炊事、取暖、烧炕功能于一体,解决了目前农村秸秆气化燃气灶具应用单一的问题。文档编号F24C3/08GK201561458SQ20092014613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宝良 申请人:李宝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气化炉多用途灶具,包括灶体、灶头、烟火管、水套、热水管、回水管、风室,风室位于灶体下方,灶体为双层结构,其夹层构成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头装于灶腔底部中心,其混合气室一侧设置有混合燃气进气管,其中心设置有贯通风室与灶腔的进风道,环绕所述进风道形成的混合气室其内设置有使其内腔构成上、下气体旋转腔的隔板,混合气室顶部均布有喷气孔,环该喷气孔外周安装有拢火筒,所述拢火筒外周设置有底部与灶腔底板连接的防风罩,所述防风罩与拢火筒之间构成与风室贯通的环形夹层风道,拢火筒上部均匀布置有射吸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良
申请(专利权)人:李宝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