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式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425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热交换器,具体涉及用于冷却压缩机外壳的水冷式冷却器,包括用于冷却压缩机外壳的冷却器,冷却器套装在压缩机外壳上,在冷却器的外围盘绕有换热器的套管,套管为相互嵌套的冷媒循环管和冷凝水循环管,冷却器、冷媒循环管与冷凝水循环管在压缩机外壳上够成三个循环圈。冷凝水循环管与冷却器之间相互连通,冷凝水循环管的一个端口与冷却器的一个端口分别与水箱相连接,冷媒循环管的一端口与压缩机连接,另一端口经膨胀阀与蒸发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改善了压缩机及其电机、润滑油等材料部件的冷却条件的同时,又可进一步将水进行加热,满足生活热水的需要,实现了两种收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热交换器,具体涉及用于冷却压缩机外壳 的水冷式冷却器
技术介绍
热泵热水器(包括空调热水器)釆用压缩式制冷循环从室外环境 中吸收热量,并通过氟水换热器将自来水加热到所需温度以作为生活 热水之用,近年来得到快速推广应用,其耗电及全年综合运行费用远 低于电热水器,也比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低得多,且节能环保、 安全可靠、安装使用及维修方便,适合全面推广。在现有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中,大多数都将加热水用的冷凝器放 置在热水罐内,这种闷烧方式的换热器传热能力低, 一旦出现相关部 分泄漏等故障,会导致制冷剂进入热水罐内或者制冷系统进水,且维 修困难,整机的能效比较低。也有很多厂家釆用外置式套管等换热器 结构,其能效比更高一些,但是由于套管需要占据较大安装空间,使 得整机结构较大,增加了生产成本。热泵热水器及空调热水器的全年运行工况复杂,导致压缩机运行 条件复杂,许多条件下会出现压缩机排气过高的现象,恶化压缩机冷 却效果,减少压缩机电机等材料部件的使用寿命,也会造成外壳温度 过高。而普通小型压缩机出于降低成本的需要而不考虑有效但却复杂 的压缩机冷却措施,仅仅依靠制冷剂回气冷气及由外壳向周围空气散 热,因此压缩机冷却手段有限,效果受到限制。因此有必要对于家用 或中小型商用环境下的热水空调器、热泵热水器或水冷式空调中的压 缩机及其电机、润滑油等材料部件的冷却效果进行改善,并有效节省 套管式换热器等部件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凝器的冷却用热水进一步冷却压缩机外壳,并将压缩机、冷凝器、外 壳水冷式冷却器等换热器,及与压缩机连接的冷媒气液分离器等部件 组合成一个整体部件,成为制取热水专用压缩冷凝机组,方便地应用 于小型家用及中型商用空调/热泵热水器,满足回收制冷机组冷凝器 中的热量及压缩机外壳上散热量,同时以制取热水的需要,提高制热 能效比,并降低压縮机外壳温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釆用 一种水冷式冷却 器,包括用于冷却压縮机外壳的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套装在压缩机外 壳上,在所述冷却器的外围盘绕有换热器的套管,所述套管为相互嵌 套的冷媒循环管和冷凝水循环管,所述冷却器、冷媒循环管与冷凝水 循环管在所述压缩机外壳上够成三个循环圈。其中,所述冷凝水循环管与所述冷却器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冷凝 水循环管的 一个端口与所述冷却器的 一个端口分别与水箱相连接,所 述冷媒循环管的 一端口与所述压缩机连接,另 一端口经膨胀闽与蒸发 器连接。其中,在所述冷凝水循环管与所述水箱之间装有水泵。 其中,所述冷却器被安装在压缩机外壳的上半部或中上部。 其中,所述冷却器为焊接在压缩机外壳上的整体围壳式结构或盘管结构,所述围壳的内壁或盘管的外壁与压缩机外壳之间有2 10mm 的间隙。其中,所述冷媒循环管被嵌套在所述冷凝水循环管内。 其中,所述冷媒循环管为波紋管或为螺紋管。 其中,所述冷却器、冷媒循环管、冷凝水循环管均为铜材。 其中,在所述套管及冷却器的外部装有保温套。 其中,所述水冷式冷却器为空调热水器、或是热泵热水器、或是 水冷式空调器。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 、在改善了压缩机及其电机、润滑油等材料部件的冷却条件(即 水冷却)的同时,又可进一步将水进行加热,满足生活热水的需要, 实现了两种收益。2、 实现了包括安装在压缩机外壳上的水冷式冷却器在内的多个 部件的集成结构,从而为整机系统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实现高效节 能稳定可靠地供冷气、供生活热水的目的,使整机结构紧凑、装配方 便、成本低,有效的降低了压缩机的故障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是设备的安装、运行、维修更为方便,适应的地域及气候范围更为广 范。3、 可将压缩机及其冷却器、套管换热器等部件制作为标准的专 用压缩冷凝机组,即有利用热泵整机的结构设计和生产制造,又可将 该专用压缩冷凝机组作为标配提供给有关热泵、空调厂家,从而进一 步实现规模效益,降低产品成本。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水冷式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1、压缩机;2、套管;3、冷却器;4、压缩机排气管;5、 压缩机回气管;6、冷媒汽液分离罐;A、冷媒回气口; B、冷媒排出 口; C、循环水入口; D、循环水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 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 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附图1和2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采用一种水冷式冷却器,包括用于冷却压缩机1外壳的冷却器3, 将所述冷却器3套装在压缩机1外壳上,在所述冷却器3的外围盘绕有换热器的套管2 ,所述套管2为相互嵌套的冷媒循环管和冷凝水循环 管,所述冷却器3、冷媒循环管与冷凝水循环管在所述压縮机外壳上 够成三个循环圈,即两圈冷却水的循环和一圈冷媒的循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循环管与所述冷却器3之间相互连通连,所述冷凝水循环管的一个端口即循环水入口 c与所述冷却器的一个端口即循环水出口 D分别与水箱相连接,所述冷媒循环管的一端 口即压缩机排气管4与所述压缩机连接,另一端口即冷媒排出口 B 经膨胀阀与蒸发器连接,冷媒流经蒸发器后由冷媒回气口 A进入冷 媒汽液分离罐6,其中的液态冷媒再由压缩机回气口 5流回到压缩机 内。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冷凝水循环管与所述水箱之间安装有水 泵,所述水泵用于使冷却水形成循环流动的水。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技术方案是将所述冷却器3被安装在压缩 机1外壳的上半部或中上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3为焊接在压缩机1外壳上的整体围 壳式结构或盘管结构,所述围壳的内壁或盘管的外壁与压縮机外壳之 间留有2 10mm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最佳实施例是将所述冷媒循环管被嵌套在所述冷 凝水循环管内。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冷媒循环管制成波紋管或为螺紋管。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冷却器、冷媒循环管、冷凝水循环管均用 铜材制作。在本实施例中,可在所述套管及冷却器的外部装有保温套,用于 提高热量被利用的效率,以利于提高热水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冷式冷却器可以是空调热水器、或是热泵 热水器、或是水冷式空调器。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为转子式压缩机。水冷式冷却器3焊接在压缩机外壳上部或中上部,为一整体围壳式结构,其内壁面与压缩机 外壳外壁面的最佳间距为3亳米,在高度方向的顶部覆盖压缩机外壳 顶部,底部位置位于压缩机中部。所涉及的相关部件均通过支架等连 接件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共用同一底座。本实施例的优点是,在改善了压缩机及其电机、润滑油等材料部 件的冷却条件(即水冷却)的同时,又可进一步将水进行加热,满足 生活热水的需要,实现了两种收益。实现了包括安装在压缩机外壳上 的水冷式冷却器在内的多个部件的集成结构,从而为整机系统结构进 行了优化改进,实现高效节能稳定可靠地供冷气、供生活热水的目的, 使整机结构紧凑、装配方便、成本低,有效的降低了压缩机的故障率, 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的安装、运行、维修更为方便,适应 的地域及气候范围更为广范。可将压缩机及其冷却器、套管换热器等 部件制作为标准的专用压缩冷凝机组,即有利用热泵整机的结构设计 和生产制造,又可将该专用压缩冷凝机组作为标配提供给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冷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冷却压缩机外壳的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套装在压缩机外壳上,在所述冷却器的外围盘绕有换热器的套管,所述套管为相互嵌套的冷媒循环管和冷凝水循环管,所述冷却器、冷媒循环管与冷凝水循环管在所述压缩机外壳上构成三个循环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东照迟君正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