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晓岭专利>正文

膨化机环隙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06809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膨化机的出料嘴(口),具体的说是一种膨化机环隙出料装置。该装置包括主轴、螺杆、螺套、传动键、连接螺套、外锥盖、连接套、锁紧螺钉、刀盘,所述的外锥盖、连接套和刀盘套装在一起构成一个碟形旋转体,碟形旋转体通过锁紧螺钉与主轴连接,传动键设置在螺杆与外锥盖和刀盘之间,螺杆设置在主轴的外面,螺套设置在螺杆的外面,连接螺套设置在螺套的出口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狐貂类经济动物饲料的生产产量,由于出口温度在100-130℃,不会导致原料加工过火、不易造成原料的营养流失、节约了能源、产量由原来的1吨/小时达到3吨/小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膨化机的出料嘴(口),具体的说是一种膨化机环隙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膨化机的出料嘴都是采用单模孔或多模孔出料的方式(如图1所示),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饲料加工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现有的加 工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新型饲料的加工工艺要求,具体表现在,在传统的饲料加工中,特 别是象大豆、玉米等这样的单一原料,其原料的膨化工艺采用的都是单模孔出料的方式,将 大豆或玉米膨化处理后再与其它原料混合配料制成产品;但近年来随着养殖结构的变化, 对于养殖狐貂这类经济动物来说,传统的饲料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其饲料的原料组成和配 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工工艺也有了特殊的要求,狐貂类经济动物饲料与传统的饲料工 艺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采用了二次膨化的工艺,即在第一次膨化后将原料混合配料后再进 行二次膨化,二次膨化如采用单模孔出料的方式存在许多的缺点和不足,一是产品的产量 受限制(单模孔出料每小时处理一吨),能耗大;二是单孔出料时由于膨化腔的温度和压力 大,会导致原料加工过火,降低了饲料产品的营养成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不会导致原料加工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膨化机环隙出料装置,该装置包括主轴(1)、螺杆(2)、螺套(3)、传动键(4)、连接螺套(5)、外锥盖(6)、连接套(7)、锁紧螺钉(8)、刀盘(9),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膨化出口处采用环隙出料的结构方式,所述的外锥盖(6)、连接套(7)和刀盘(9)套装在一起构成一个碟形旋转体,碟形旋转体通过锁紧螺钉(8)与主轴(1)连接;所述的碟形旋转体上的外锥盖(6)和连接螺套(7)之间带有一个环状的出料间隙(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晓岭
申请(专利权)人:石晓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