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油道链条惰轮总成,它是由链条惰轮、链条惰轮衬套、链条惰轮轴、链条惰轮止推片和链条惰轮螺栓组成,链条惰轮衬套压入链条惰轮后,一起套在链条惰轮轴上,再将链条惰轮止推片放在链轮外侧,最后通过链条惰轮螺栓将其固定在缸体上,其特征为:在链条惰轮轴上加工有两排油道,链条惰轮衬套为分体式,惰轮轴上的两排油孔分别对应于两链条惰轮衬套的中心,在链条惰轮对应于两个惰轮衬套中间间隙位置加工有一泄油孔,在惰轮轴止推面以及链条惰轮止推片上都加工有布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简单,新颖,润滑效果较好,能很大程度上减小惰轮轴和链条惰轮以及惰轮止推面的磨损等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链条惰轮总成的
,特别涉及双油道链条惰轮总成。
技术介绍
对于塔形的链条惰轮,由于两层链的受力不同,惰轮轴以及链条惰轮和止推面接触位置很容易出现磨损。当两层链之间的距离较大时,链条惰轮和链条惰轮轴的变形都会增大,如果润滑不好,磨损会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油道链条惰轮总成。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双油道链条惰轮总成,它是由链条惰轮、链条惰轮衬套、链条惰轮轴、链条惰轮止推片和链条惰轮螺栓组成,链条惰轮衬套压入链条惰轮后,一起套在链条惰轮轴上,再将链条惰轮止推片放在链轮外侧,最后通过链条惰轮螺栓将其固定在缸体上,其特征为在链条惰轮轴上加工有两排油道,链条惰轮衬套为分体式,惰轮轴上的两排油孔分别对应于两链条惰轮衬套的中心,在链条惰轮对应于两个惰轮衬套中间间隙位置加工有一泄油孔,在惰轮轴止推面以及链条惰轮止推片上都加工有布油槽。 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简单,新颖,润滑效果较好,能很大程度上减小惰轮轴和链条惰轮以及惰轮止推面的磨损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惰轮轴止推面布油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惰轮止推片布油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润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 双油道链条惰轮总成,它是由链条惰轮3、链条惰轮衬套4、链条惰轮轴5、链条惰轮止推片2和链条惰轮螺栓1组成,链条惰轮衬套4压入链条惰轮3后, 一起套在链条惰轮轴5上,再将链条惰轮止推片2放在链轮外侧,最后通过链条惰轮螺栓1将其固定在缸体上,其特征为在链条惰轮轴5上加工有两排油道6,链条惰轮衬套4为分体式,链条惰轮轴5上的两排油孔分别对应于两链条惰轮衬套4的中心,在链条惰轮3对应于两个惰轮衬套4中间间隙位置加工有一泄油孔7,在惰轮轴止推面以及链条惰轮止推片2上都加工有布油槽8。3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链条惰轮轴5在设计时给链条惰轮3留有一定的径向和轴向间隙,链条惰轮3能在链条惰轮轴5上自由转动,同时在轴向做较小的窜动;在链条惰轮轴5上加工有两排油道6,链条惰轮3采用分体式链条惰轮衬套4,装配后该链条惰轮轴5上的两排油道6分别对应于两链条惰轮衬套4的中心,在链条惰轮3对应于两个惰轮衬套4中间间隙位置加工有一泄油孔7,将链条惰轮轴5上的两排油道6形成并联方式,在惰轮轴止推面以及链条惰轮止推片2上都加工有布油槽8,防止链条惰轮与止推面贴合时出现磨损。 本技术的润滑设计如下在缸体对应于惰轮安装位置处加工有一带沉台的螺纹孔,机油经缸体上的油道进入螺纹孔的沉台内。当链条惰轮总成安装完成后,链条惰轮止推面将沉台顶面封住,机油顺着链条惰轮螺栓1和链条惰轮轴螺栓孔之间的间隙进入链条惰轮轴5的两排油道6内,然后通过链条惰轮轴5和链条惰轮衬套4之间的径向间隙渗透实现对链条惰轮轴5的润滑,链条惰轮轴5上两排油道6之间的机油会通过链条惰轮3上的泄油孔7泻出,保证了两排油道内机油压力和油温,两排油道6实现并联润滑,润滑效果较好,保证了链条惰轮3转动的可靠性;当机油压力较高时部分机油会通过链条惰轮衬套4和链条惰轮轴5之间的配合间隙流出,一部分流出的机油会储存在链条惰轮轴止推面和链条惰轮止推片2的布油槽8内,防止链条惰轮3和止推面贴合时出现磨损,另一部分机油会顺着链条惰轮3流到链条上,对链条起辅助润滑。权利要求双油道链条惰轮总成,它是由链条惰轮(3)、链条惰轮衬套(4)、链条惰轮轴(5)、链条惰轮止推片(2)和链条惰轮螺栓(1)组成,链条惰轮衬套(4)压入链条惰轮(3)后,一起套在链条惰轮轴(5)上,再将链条惰轮止推片(2)放在链轮外侧,最后通过链条惰轮螺栓(1)将其固定在缸体上,其特征为在链条惰轮轴(5)上加工有两排油道(6),链条惰轮衬套(4)为对称的分体式,链条惰轮轴(5)上的两排油孔(6)分别对应于两链条惰轮衬套(4)的中心,在链条惰轮(3)对应于两个惰轮衬套(4)中间间隙位置加工有一泄油孔(7),在惰轮轴止推面以及链条惰轮止推片(2)上都加工有布油槽(8)。专利摘要双油道链条惰轮总成,它是由链条惰轮、链条惰轮衬套、链条惰轮轴、链条惰轮止推片和链条惰轮螺栓组成,链条惰轮衬套压入链条惰轮后,一起套在链条惰轮轴上,再将链条惰轮止推片放在链轮外侧,最后通过链条惰轮螺栓将其固定在缸体上,其特征为在链条惰轮轴上加工有两排油道,链条惰轮衬套为分体式,惰轮轴上的两排油孔分别对应于两链条惰轮衬套的中心,在链条惰轮对应于两个惰轮衬套中间间隙位置加工有一泄油孔,在惰轮轴止推面以及链条惰轮止推片上都加工有布油槽。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简单,新颖,润滑效果较好,能很大程度上减小惰轮轴和链条惰轮以及惰轮止推面的磨损等特点。文档编号F16H57/04GK201513532SQ20092009454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6日专利技术者侯福建, 李丰军, 李金成, 李骏, 王伟, 赵天安, 赵慧超, 钱志超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油道链条惰轮总成,它是由链条惰轮(3)、链条惰轮衬套(4)、链条惰轮轴(5)、链条惰轮止推片(2)和链条惰轮螺栓(1)组成,链条惰轮衬套(4)压入链条惰轮(3)后,一起套在链条惰轮轴(5)上,再将链条惰轮止推片(2)放在链轮外侧,最后通过链条惰轮螺栓(1)将其固定在缸体上,其特征为:在链条惰轮轴(5)上加工有两排油道(6),链条惰轮衬套(4)为对称的分体式,链条惰轮轴(5)上的两排油孔(6)分别对应于两链条惰轮衬套(4)的中心,在链条惰轮(3)对应于两个惰轮衬套(4)中间间隙位置加工有一泄油孔(7),在惰轮轴止推面以及链条惰轮止推片(2)上都加工有布油槽(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志超,李骏,赵天安,李金成,侯福建,李丰军,王伟,赵慧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