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逆流厌氧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01853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升逆流厌氧滤池,相邻格室之间通过隔墙(2)上端的开口相连通,每一格室由折流板(3)分隔成下流室(5)和上流室(6)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下流室(5)和上流室(6)之间通过折流板(3)下端的开口相连通。所述的升逆流厌氧滤池是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污水处理结构单元并排组成,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格室纵向单行串联排列。上一级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的最后一个格室的出水口(9)通过逆流管沟(10)与下一级污水处理单元的第一个格室的进水口(4)连通。第一组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的第一个格室的进水口(4)与污水源连通,最后一组的格室的出水口(9)与外界连通。所述的滤池占地面积小,能实现无动力运行。(*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逆流厌氧滤池,是一种污水厌氧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折流板厌氧滤池,其结构如图l、 2所示,包括池体l,池体l由 隔墙2分隔成相对独立的格室。每一格室都是一个升流式厌氧污水处理单元, 所有格室呈纵向单行排列。相邻格室之间通过隔墙2上端的开口以串连的方 式相连通。每一格室由折流板3分隔成下流室5和上流室6两个相对独立的 空间。下流室5和上流室6之间通过折流板3下端的开口相连通。实际应用 过程中,格室的个数可以根据污水水质情况确定。6个格室可以满足一般污水 的处理要求。传统的折流板厌氧滤池处理污水时,污水用泵提升,由进水口 4依次进 入厌氧滤池第一个格室的下流室5、升流室6。污水从下流室5经折流板3下 端的开口到达升流室6的过程中,与底部污泥床ll中的污泥充分混合产生泥 水混合物。泥水混合物缓慢上升,并产生沼气。当泥水混合物到达升流室6 的填料7部位时,污泥在填料的吸附、拦截作用下,开始积聚、沉降,水、 沼气则继续上升。沼气上升到滤池顶部,经人气孔8排出。水则经隔墙2上 的开口流入下一级格室,如此逐级处理,直到污水中的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 设计指标。最后去除污物的水从出口 9流出。传统的折流板厌氧滤池,由于其承受的有机负荷高和处理效果好,在国 外已得到推广。但还存在以下缺陷1、 所有格室呈纵向单行排列,其平面分布的长度尺寸远远大于宽度尺寸, 占地面积较大、土建造价高。2、 工作空间高于地面,污水进入滤池需要动力,运行成本高。3、 滤池置于地面之上,占用环境空间,影响环境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土建工程量相对 较少,运行成本低的升逆流厌氧滤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如下设计的 一种升逆流厌氧滤池,包括池体,池体由隔墙分隔成相对独立的格室, 3每一格室都是一个升流式厌氧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相邻格室之间通过隔墙上 端的开口相连通,每一格室由折流板分隔成下流室和上流室两个相对独立的 空间,下流室和上流室之间通过折流板下端的开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逆流厌氧滤池是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污水处理结构单元并排组成,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格室纵向单行串联排列, 上一级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的最后一个格室的出水口通过逆流管沟与下一级污水处理单元的第一个格室的进水口连通,第一组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的第一个格室的进水口与污水源连通,最后一组的最后一个格室的出水口与外界连通。所述的一种升逆流厌氧滤池,其特征在于整个升逆流厌氧滤池低于地面。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升逆流厌氧滤池池体的长宽尺寸趋于接近,也就 是说,池体平面结构趋近于正方形,从而在相同的容积情况下,减少了占地 面积和土建工程量。此外由于池体埋于地下,位置较低,污水可以自动流入 滤池,亦即实现无动力运行,节约了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4为图1的工艺结构图 1、池体 2、隔墙 3、折流板 4、进水口5、下流室 6、升流室 7、填料 8、人气孔9、出水口 10、逆流管沟11、污泥床 12、共墙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升逆流厌氧滤池,其结构如图3、 4所示,包括池体l。池体l由隔 墙2分隔成相对独立的格室,每一格室都是一个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相邻格 室之间通过隔墙2上端的开口相连通,每一格室由折流板3分隔成下流室5 和上流室6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下流室5和上流室6之间通过折流板3下 端的开口相连通。所述的升逆流厌氧滤池是由两组污水处理结构单元并排组 成。两组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相邻的墙体为共墙12。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由3个格室纵向单行串联排列组成。上一级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的最后一个格室的出 水口 9通过逆流管沟10与下 一级污水处理单元的第一个格室的进水口 4连通。 第一组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的第一个格室的进水口 4与污水源连通,最后一组 的格室的出水口 9与外界连通。整个升逆流厌氧滤池安装在低于地面的空间内。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升逆流厌氧滤池,处理污水的过程如下污水由进水口 4依靠位差自动流入第一个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的第一个格 室的下流室5内,经折流板3下部的开口进入升流室6,然后从隔墙2上面的 开口溢流到第二个格室的下流室5。依次类推,直到第三个格室的水经逆流管 10溢流到第二个污水处理结构单元,最后从第二个污水处理结构单元最后一 个格室的出水口9排出。污水从下流室5,经折流板3下部的开口进入升流室6时,充分与污泥床 11中的污泥接触混合,使污泥与污水中的污物充分反应,并产生沼气。泥、 水、气混合物缓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开始分离。污泥下沉,沼气上升到 顶部经人气孔8排出,水溢流至下一级格室。污泥下沉到底部污泥床时,与 新进入的污水再次混合,再上升。如此将升逆流厌氧滤池设置成多级, 一级 一级地处理,直到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设计指标,最后从出口 9流出。格室 中多余的污泥,用吸泥泵吸出,送至污泥处理设施。反应池上部悬挂填料7, 以便截留污泥,防止被污水带走,同时,填料上附着生物膜,增加了生物量, 提高了处理污水的效率。本技术应用实例1用本技术处理生活污水,BOD、 COD去除率可达到95%左右,其 工艺流程为污水一一格栅一一升逆流厌氧滤池一一人工湿地一一达标排放。 2用本技术处理屠宰废水,BOD、 COD去除率可达到90。/。左右,其工艺流程为废水一一捞毛机一一升逆流厌氧滤池一一序批式曝气池一一达 标排放。3用本技术处理垃圾渗沥液,BOD、 COD去除率可达到85%左右, 工艺流程为垃圾渗沥液一一混凝沉淀一一升逆流厌氧滤池一一氧化塘一一 达标排放。权利要求1、一种升逆流厌氧滤池,包括池体(1),池体(1)由隔墙(2)分隔成相对独立的格室,每一格室都是一个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相邻格室之间通过隔墙(2)上端的开口相连通,每一格室由折流板(3)分隔成下流室(5)和上流室(6)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下流室(5)和上流室(6)之间通过折流板(3)下端的开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逆流厌氧滤池是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污水处理结构单元并排组成,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格室纵向单行串联排列,上一级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的最后一个格室的出水口(9)通过逆流管沟(10)与下一级污水处理单元的第一个格室的进水口(4)连通,第一组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的第一个格室的进水口(4)与污水源连通,最后一组的格室的出水口(9)与外界连通。2、 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升逆流厌氧滤池,其特征在于整个 升逆流厌氧滤池低于地面。专利摘要一种升逆流厌氧滤池,相邻格室之间通过隔墙(2)上端的开口相连通,每一格室由折流板(3)分隔成下流室(5)和上流室(6)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下流室(5)和上流室(6)之间通过折流板(3)下端的开口相连通。所述的升逆流厌氧滤池是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污水处理结构单元并排组成,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格室纵向单行串联排列。上一级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的最后一个格室的出水口(9)通过逆流管沟(10)与下一级污水处理单元的第一个格室的进水口(4)连通。第一组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的第一个格室的进水口(4)与污水源连通,最后一组的格室的出水口(9)与外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逆流厌氧滤池,包括池体(1),池体(1)由隔墙(2)分隔成相对独立的格室,每一格室都是一个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相邻格室之间通过隔墙(2)上端的开口相连通,每一格室由折流板(3)分隔成下流室(5)和上流室(6)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下流室(5)和上流室(6)之间通过折流板(3)下端的开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升逆流厌氧滤池是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污水处理结构单元并排组成,    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格室纵向单行串联排列,上一级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的最后一个格室的出水口(9)通过逆流管沟(10)与下一级污水处理单元的第一个格室的进水口(4)连通,    第一组污水处理结构单元的第一个格室的进水口(4)与污水源连通,最后一组的格室的出水口(9)与外界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传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鸿达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