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体内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97207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炉体内衬结构,按照现有常用的冷却壁镶砖和冷却壁不镶砖的两种类型的高炉炉体内衬,通过增设若干锚固件(3),且锚固件(3)的自由端在炉体径向上伸出冷却壁镶砖层(2)和冷却壁(1)之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锚固件的伸出部分作为喷涂料的挂件,使得喷涂层更容易附着在锚固件的自由端上,并且增强了其强度和稳定性,同时,根据需要将锚固件的自由端的长度延长以增加喷涂层的厚度,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延长高炉寿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炉炉体的内衬结构。
技术介绍
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减少高炉投资、延长寿命、实 现最佳的投入产出一直是该领域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其中,高炉长 寿的关键是提齊高炉本体内衬的寿命,以及改进与其外部相匹配的冷 却结构。近些年来,随着耐火材料质量和炼铁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高炉炉底、炉缸的寿命越来越高,达到io年以上,然而炉缸以上部位炉腹、炉腰和炉身由于受到煤气冲刷、炉料磨损和液态渣铁侵蚀, 使得这些部位的耐火材料寿命很短,因选用的内衬结构、材质和厚度的不同,其内衬寿命通常2-3年,为了实现高炉长寿,就需要对该部 位的内衬反复修补或更新。目前,炉缸以上部位内衬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l)冷却壁热面 镶耐火砖层并砌砖;2)冷却壁热面镶耐火砖层,然后进行喷涂不定 型耐火材料形成喷涂层;3)冷却壁热面完全喷涂不定型耐火材料。 上述的喷涂方式均是用高压喷枪将散状耐火材料直接喷涂到冷却壁 的热面或耐火砖层内侧,这样,形成的喷涂层的厚度就会很薄,喷涂 层的强度和稳定性都不能满足长时间使用的要求,通常为了循环达到 一代炉龄,需要多次进行修补喷涂处理,增加了停炉喷涂的次数,影 响了高炉生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高炉炉体内衬 喷涂层的稳定性和强度,从而延长高炉寿命的高炉炉体内衬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基本构思是通过锚固件的 设置,让其自由端在炉体径向上伸出耐火砖层或者冷却壁之外,这样, 锚固件的伸出部分作为喷涂料的挂件,从而喷涂层更易附着在锚固件 的自由端上,提高了喷涂层的稳定性和强度。作为实现本技术基本构思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高炉炉体 内衬结构,包括自外向里依次接触排列的冷却壁、冷却壁镶砖层、喷 涂层,在冷却壁镶砖层中设有若干锚固件,锚固件的自由端在炉体径 向上伸出冷却壁镶砖层之外。作为实现本技术基本构思的第二种技术方案 一种高炉炉体 内衬结构,包括自外向里依次接触排列的冷却壁和喷涂层,在冷却壁 上设有若干锚固件,且锚固件的固定端位于冷却壁上,锚固件的自由 端在炉体径向上伸出冷却壁之外。作为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的改进,锚固件不仅夹设在相邻两个耐 火砖之间,而且为了更好的固定,锚固件的固定端的形状与冷却壁的 凹槽形状相应,锚固件的自由端呈V字形,并将其固定端设在相应的 冷却壁的凹槽中。作为上述第二种技术方案的改进,锚固件的固定端的形状与冷却 壁的凹槽的形状相应,锚固件的自由端呈V字形,其中,锚固件可以 分别单独设在冷却壁的凹槽中,也可以将位于炉体同 一轴向高度处的 若干锚固件的固定端串接在条形钢板上作为整体穿设在冷却壁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强度好、稳定性强,进而能延长高炉寿命。在本实4用新型中,通过在现有的高炉炉体中的炉腹、炉腰和炉身部位的内衬 上增设锚固件,且锚固件的自由端在炉体径向上伸出耐火砖层或者冷 却壁之外,因此锚固件的伸出部分作为喷涂料的桂件,使得喷涂层更 容易附着在锚固件的自由端上,并且增强了其强度和稳定性,同时, 根据需要将锚固件的自由端的长度延长以增加喷涂层的厚度,因此, 使用本技术能延长高炉寿命。2、 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在本技术中,由于锚固 件的固定端的形状与冷却壁的凹槽相应,因此,当炉体内衬结构中含 有耐火砖层时,通过相邻两个耐火砖的夹紧和冷却壁的凹槽就能将锚 固件固定;当炉体内衬结构中不包含耐火层时,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 将锚固件固定在凹槽中,也可以将位于高炉同一高度的锚固件的固定 端串接在条形钢板上,直接穿设在凹槽中,同样能达到固定锚固件的 效果,省略了焊接步骤,避免了由于焊接而造成的烧坏冷却壁,因此 本技术安装很方便。3、 本技术能节省投资并能提高高炉生产的经济效益。由于釆 用本技术这种内衬结构能增加喷涂层的厚度,提高喷涂层的强 度,所以,高炉炉体内衬可以用喷涂层来替代现有的釆用冷却壁热面 镶耐火砖和砌砖的内衬结构,这不仅节省投资费用,而且缩短了施工 周期;另外,本技术易于对高炉内衬的后续喷补,减少停炉喷涂 次数,从而提高高炉生产的经济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炉炉体内衬结构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 意图。5图2是图1的局部展开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高炉炉体内衬结构第二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 意图。图6是图5的局部展开图。 图7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D处的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方式中锚固件的另外一种连接方 式的示意图。图IO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方式中锚固件的另外一种连接方 式的局部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 —种高炉炉体内衬结构,包括自外向里依次接 触排列的冷却壁1、冷却壁镶砖层2、喷涂层4,在冷却壁镶砖层2 中设有若干锚固件3,锚固件3的自由端在炉体径向上伸出冷却壁镶 砖层2之外,在本技术中为了更好的将锚固件3固定,(参照图 3和图4)将锚固件3的固定端的形状制作成与冷却壁1的凹槽的形 状对应,这样,锚固件3在被冷却壁镶砖层2的相邻两个耐火砖夹紧 的同时,其固定端设在对应的凹槽中,这样就实现了对锚固件的更稳 固的固定。本实施例中锚固件3的自由端呈V字形,这样,根据不同 厚度喷涂层的设计需要,可以对锚固件3的自由端的长度进行调整; 同时锚固件的分布密度应依据具体的设计要求而定。参照图5和图6, 一种高炉炉体内衬结构,包括自外向里依次接触排列的冷却壁1和喷涂层4,在冷却壁1上设有若干锚固件3,且 锚固件3的固定端位于冷却壁1上,锚固件3的自由端在炉体径向上 伸出冷却壁l之外,在本技术中,将锚固件3的固定端的形状制 作成与冷却壁1的凹槽形状对应,(参照图7和图8)可以将单个锚 固件3的固定端分别设在冷却壁1的凹槽中,此种情况下为增加锚固 件与冷却壁凹槽的接触面,增强锚固件的稳定性,防止打滑,锚固件 3釆用扁钢制作效果较好;(参照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也可 以将位于炉体同一高度处的若干锚固件3的固定端串接在条形钢板5上,这样就可以将整个一圈锚固件整体穿设在冷却壁1中,本实施例 中锚固件3的自由端呈V字形,这样,根据不同厚度喷涂层的设计需 要,可以对锚固件3的自由端的长度进行调整,同时,锚固件3的分 布密度应依据具体的设计要求而定。权利要求1、一种高炉炉体内衬结构,包括自外向里依次接触排列的冷却壁(1)、冷却壁镶砖层(2)、喷涂层(4),其特征在于在冷却壁镶砖层(2)中设有若干锚固件(3),锚固件(3)的自由端在炉体径向上伸出冷却壁镶砖层(2)之外。2、 一种高炉炉体内衬结构,包括自外向里依次接触排列的冷却 壁(1 )和喷涂层(4 ),其特征在于在冷却壁(1)上设有若干锚固 件(3),且锚固件(3)的固定端位于冷却壁(1)上,锚固件(3) 的自由端在炉体径向上伸出冷却壁(1)之外。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体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锚固件(3)的固定端位于冷却壁(1)的凹槽中。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炉体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锚固件(3)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炉体内衬结构,包括自外向里依次接触排列的冷却壁(1)、冷却壁镶砖层(2)、喷涂层(4),其特征在于:在冷却壁镶砖层(2)中设有若干锚固件(3),锚固件(3)的自由端在炉体径向上伸出冷却壁镶砖层(2)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高成云陶鉴赵奇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