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成型工艺用气流悬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97090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挤出成型工艺用气流悬浮装置,适用于管材或线材坯体的挤出成型工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包括V型槽(1)和风腔(2)两部分,V型槽和风腔相互连接。V型槽中间有多个出风小孔(3)。风腔中的上风腔(4)与V型槽相连,风腔中的上风腔和下风腔(5)之间由隔板(6)分开,隔板从中间向两侧分布有分流孔(7)。下风腔中间有一主进风口(9)上风腔装有压力表(8)。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水平挤出成型工艺中管材或线材坯体由于自重易变形的问题,挤出表面光滑,圆度和直度保持良好,大大提高了挤出成型坯体的成品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挤出成型工艺用气流悬浮装置,适用于管材或线材坯体的挤出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陶瓷的成型方法主要包括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干法成型有模压和等静压两 种。模压成型应用较早,但产品的形状受到很大限制,对于长管制备不适用。等静压虽然能 够成型管材,但对于薄壁碳化硅管材来说,脱模困难,而且坯体尺寸和精度难以保证,需要 后续加工,成本高,效率较低。 湿法成型包括塑性和浇注成型两类。目前对管材或线材来说,注浆成型是经常采用的方法。注浆成型对于长度较短,壁厚较大的管材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对于长管,薄壁的管材,由于注浆时间的限制造成壁厚不均匀,工艺自动化程度也相对较低。 挤出成型是塑性成型的一种,能够连续、高效的挤出具有等截面、大长径比的管状棒状材料,广泛应用于氧化物陶瓷的成型,一般用有机粘结剂和水作为塑性载体,用粘土来提高物料相容性。挤出成型目前按照挤出方式可分为垂直、倾斜和水平三种。在挤出较薄或长的管材时,由于自重坯体容易在挤出后变形。尽管在一些水平挤出工艺中,挤出的坯体由带润滑剂的支撑架支撑。然而,由于摩擦,坯体同样容易变形,不容易得到较高尺寸精度的管材或线材坯体。另外,在一些工艺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挤出成型工艺用气流悬浮装置,包括V型槽(1)和风腔(2)两部分,其特征在于,V型槽和风腔相互连接,V型槽中间有多个出风小孔(3);风腔中的上风腔(4)与V型槽相连,风腔中的上风腔和下风腔(5)之间由隔板(6)分开,隔板从中间向两侧分布有分流孔(7);下风腔中间有一主进风口,上风腔装有压力表(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永杰郭晓明黄政仁刘学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