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机动车综合性能复合测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9536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车综合性能复合测试设备,由滚筒、电磁离合器、超越离合器、轴承、减速器、制动电动机、举升板以及测量装备等组成;滚筒由轴承支承,制动电动机经过减速器后再通过超越离合器对滚筒进行驱动。电磁离合器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对两侧的滚筒进行分离和接合。根据测试的项目由气缸控制举升板的升降。能够进行机动车的称重、制动性能和车速性能的测试,而不需要在不同的试验台进行这几项性能的测试,有利于提高机动车性能测试的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性能测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综合性能复合测I式O
技术介绍
目前,机动车的保有量呈飞速增长趋势。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6月底,全国机动 车保有量为165713347辆。其中,汽车61221750辆。摩托车88866408辆。挂车970620辆。 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14633795辆。其他机动车20774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1724299 人。 其中汽车驾驶人114638866人。与2007年相比,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加5935758辆。增长 3.72%。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与2007年底相比,新增8542556人,增长5. 21%。机动车与 驾驶人员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得交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交通事故逐年上升,死于交通事故 人数也明显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部分是由于人为因素,如醉酒驾驶、超速驾驶或者超 载驾驶;但其中也有相当部分是由于机动车性能的不合格而导致的,如制动力性能不合要 求(制动力过小或者左右轮制动力偏差过大)使得刹车特别是紧急刹车时机动车容易发生 侧滑、制动距离过长等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件。为保障机动车道路行驶安全,其中的措施之一 是保证机动车性能的合格。因此,无论是出厂前对车辆进行质量检测,还是对已经投入使用 的机动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测都是必须的。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生产企业、车辆维 修企业等为达到此目的,一般都具有专门的机动车性能检测线对机动车性能进行检测。机 动车性能测试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动性能测试、车速测试、轴重测量、前轮侧滑 量测试、灯光性能测试等。由于技术的限制,一般某种性能检测在特定的检测台上进行,如 制动力检测一般由专门的反力式滚筒制动测试台上进行,速度性能在速度测试台上进行测 试,轴重则由专门的轴重仪检测。检测线需要对多种性能进行检测,因此一般需要多个检测 台组成连贯的检测线,这必将导致设备占地面积大、操作不便、测试周期长,增减成本,降低 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机动车性能测试台测试项目单一的缺点,提供一种 机动车综合性能复合测试设备,本技术能够在同一个检测台上进行机动车轴重、制动 性能、车速以及加速度测试。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机动车综合性能复合测 试设备,它主要由第一滚筒、第一举升板、第一电磁离合器、第二滚筒、第二举升板、第一链 轮、第一链条、第一制动传感器、第一减速器、第一超越离合器、第二链轮、第三滚筒、第二电 磁离合器、第四滚筒、第三链轮、第二超越离合器、第二减速器、第二制动传感器、速度传感 器、第二链条、第四链轮、第二制动电动机、第一轴重传感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二轴重 传感器、第一制动电动机、轴承、和支承板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筒由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支承,第二滚筒由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支承;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由第一电磁离合器进行接合或者分离;第四滚筒由 第五轴承和第六轴承支承,第三滚筒由第七轴承和第八轴承支承。第四滚筒和第三滚筒之 间由第二电磁离合器进行接合或者分离。第一链轮安装在第二滚筒上,第二链轮安装在第 三滚筒上,第一超越离合器和第一减速器都安装在第三滚筒上。第三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 进行链传动连接。第一制动传感器和第一制动电动机安装在第一减速器上。速度传感器、第 四链轮安装在第一滚筒上,第二超越离合器、第二减速器和第三链轮安装在第四滚筒上。第 二制动传感器和第二制动电动机安装在第二减速器上。第一气缸安装在第一举升板下面, 第二气缸安装在第二举升板下面。第一轴重传感器和第二轴重传感器安装在支承板下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将机动车的轴重、速度、加速度以及制 动力检测在同一检测台上进行测试,可以减少检测台的数量以及占地面积,从而降低设备 资金等投入,降低成本,提高检测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机动车综合性能复合测试台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机动车综合性能复合测试台的主视图;图中,1、第一滚筒,2、第一举升板,3、第一电磁离合器,4、第二滚筒,5、第二举升 板,6、第一链轮,7、第一链条,8、第一制动传感器,9、第一减速器,10、第一超越离合器,11、 第二链轮,12、第三滚筒,13、第二电磁离合器,14、第四滚筒,15、第三链轮,16、第二超越离 合器,17、第二减速器,18、第二制动传感器,19、速度传感器,20、第二链条,21、第四链轮, 22、第二制动电动机,23、第一轴重传感器,24、第一气缸,25、第二气缸,26、第二轴重传感 器,27、第一制动电动机,28、第一轴承,29、第二轴承,30、第三轴承,31、第四轴承,32、第五 轴承,33、第六轴承,34、第七轴承,35、第八轴承,36、支承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本技术的机动车综合性能测试复合设备主要由第一滚筒1,第一举升板2,第 一电磁离合器3,第二滚筒4,第二举升板5,第一链轮6,第一链条7,第一制动传感器8,第 一减速器9,第一超越离合器10,第二链轮11,第三滚筒12,第二电磁离合器13,第四滚筒 14,第三链轮15,第二超越离合器16,第二减速器17,第二制动传感器18,速度传感器19, 第二链条20,第四链轮21,第二制动电动机22,第一轴重传感器23,第一气缸M,第二气缸 25,第二轴重传感器沈,第一制动电动机27,轴承观-35和支承板36组成。第一滚筒1由第 一轴承28和第二轴承四支承,第二滚筒4由第三轴承30和第四轴承31支承。第一滚筒 1和第二滚筒4之间由第一电磁离合器3进行接合或者分离。第四滚筒14由第五轴承32 和第六轴承33支承,第三滚筒12由第七轴承34和第八轴承35支承。第四滚筒14和第三 滚筒12之间由第二电磁离合器13进行接合或者分离。第一链轮6安装在第二滚筒4上, 第二链轮11安装在第三滚筒12上,第一超越离合器10和第一减速器9都安装在第三滚筒 12上。第三滚筒12和第二滚筒4之间进行链传动连接。第一制动传感器8和第一制动电 动机27安装在第一减速器9上。速度传感器19、第四链轮21安装在第一滚筒1上,第二超 越离合器16、第二减速器17和第三链轮15安装在第四滚筒14上。第二制动传感器18和第二制动电动机22安装在第二减速器17上。第一气缸M安装在第一举升板2下面,第二 气缸25安装在第二举升板5下面。第一轴重传感器23和第二轴重传感器沈安装在支承 板36下面。 按照本技术,将前轮的左右轮分别驶至第一举升板2和第二举升板5上,第一 气缸M控制第一举升板2升起,第二气缸25控制第二举升板5升起,左、轮与第一滚筒1 和第四滚筒14脱离,右轮与第二滚筒4和第三滚筒12分离。此时可进行前轴轴重测量,通 过下面的第一轴重传感器23和第二轴重传感器沈可以得到前轴轴重。接着第一举升板2 和第二举升板5下降至前轮的左、右轮与各自的举升板脱离并与滚筒接触。第一电磁离合 器3和第二电磁离合器13都分离。第一滚筒1与第二滚筒4以不同转速旋转,第三滚筒12 和第四滚筒14以不同转速旋转。第一制动电动机27经过第一减速器9进行降速增矩后再 通过第一超越离合器10带动第三滚筒12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综合性能复合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第一滚筒(1),第一举升板(2)、第一电磁离合器(3)、第二滚筒(4)、第二举升板(5)、第一链轮(6)、第一链条(7)、第一制动传感器(8)、第一减速器(9)、第一超越离合器(10)、第二链轮(11)、第三滚筒(12)、第二电磁离合器(13)、第四滚筒(14)、第三链轮(15)、第二超越离合器(16)、第二减速器(17)、第二制动传感器(18)、速度传感器(19)、第二链条(20)、第四链轮(21)、第二制动电动机(22)、第一轴重传感器(23)、第一气缸(24)、第二气缸(25)、第二轴重传感器(26)、第一制动电动机(27)、第一轴承(28)、第二轴承(29)、第三轴承(30)、第四轴承(31)、第五轴承(32)、第六轴承(33)、第七轴承(34)、第八轴承(35)和支承板(36)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锋朱建新杨志家姚栋伟梁洪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