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柱焊接式的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8358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凸柱焊接式的建筑模板,它包括两层塑料工作面板和位于塑料工作面板内的加强筋板构成,相邻的两根加强筋之间设置凸柱,两层塑料工作面板上的凸柱在位置上是一一对应的;所述工作面板在高频振荡摩擦工艺下通过凸柱焊接于一体。所述位于面板内的加强筋板包括围成框形的边缘加强筋板和中间加强筋板构成。中间加强筋板成十字交叉状,并与边缘的加强筋板成T字形交叉。在所述边缘的加强筋板与工作面板之间设置有角形加强筋。在所述边缘的加强筋板的交汇处设置有T形连接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降低了成本,焊接牢固,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特别涉及一种凸柱焊接式的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模板是结构施工中重要的施工工具,模板工程一般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费用的20-30%,占劳动量的30-40%,占工期的40%左右。因此,模板技术的提 高,可以降低工程施工费用、节省劳动力和加快工程进度,对提高建筑水平有 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工程施工中,水平模板主要为木模板,包括竹胶板、木胶合板两 种。垂直模板种类较多,在北京、广东、上海等施工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以大 钢模板为主,部分采用木模板和小钢模,其它建筑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则以小 钢模为主。木模板在工程施工中应用范围最广,既可作为水平模板使用,也可 作为垂直模板使用。但由于受到我国木材资源的限制,木胶合板在国内的产量 不高,市场上以竹胶板及钢模板居多。但竹模板使用周转次数较少,实际使用 超过10次已属不易, 一般周转次数为5-8次。竹模板具有价格低廉、质轻的优 势,但竹胶模板浇注出的墙面质量不高,不能满足高水准的施工要求。钢模板 周转次数多, 一般大于100次,但由于其价格高、比重大,不利于施工,且由 于材料本身的限制,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大,不利于脱膜。目前建筑模板开始朝复合材料方向发展,其具有重量轻、易于脱模、重复 使用率高的优点。复合材料建筑模板比较有代表性有如中国技术专利号 200420089307. 5公开的复合材料建筑模板,该建筑模板包括上面层、下面层与 芯层,其芯层位于上面层与下面层之间,所述上面层与下面层均为玻璃钢层, 玻璃钢层与芯层之间夹有胶接层。上述玻璃钢层^成型,由纤维增强材料、填 料与树脂层叠复合而成,其厚度为0. 5-10mm;其中纤维增强材料为玻璃纤维布、 玻璃毡或玻璃丝中一种或二种以上组合;填料选用氢氧化铝、碳酸l 、玻璃微 珠或针状硅灰石中至少一种;树脂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或聚酯树脂中至少一3种的组合;经压机压制而成。芯层为蜂窝状板或泡沬芯板中的一种。胶接层是 由纤维增强材料与胶粘剂固化而形成,其中纤维增强材料为玻璃纤维布、玻璃 毡或玻璃丝中一种或二种以上组合;胶粘剂可选用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中一种。上述复合材料建筑模板采用平板结构,可以裁剪拼装;纤维增强面具有足 够的强度,其使用周转次数可以达到50次,有较强耐磨蚀能力;由模具或压机 或模具与压机的组合来控制该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厚度和表面平整度,其施工 质量高于竹模板的质量,模板密度远低于钢模板。复合材料模板表面对混凝土 的附着力小,便于脱模,有利于浇筑出光滑的墙面。本申请人曾申请过类似的专利,为中国专利号200710036384. 2所公开的一 种建筑模板及注塑成型方法和成型模具,它是由一个工作面板及位于工作面板 背面的加强筋板构成,它比现有的玻璃钢复合材料的建筑模板更加环保耐用, 因此所述建筑模板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建筑模板的缺点,提供一 种凸柱焊接式的建筑模板,制作容易,使用方便,牢固可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凸柱焊接式的建筑模板,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注射而成,其包括两层 塑料工作面板和位于塑料工作面板内的加强筋板构成。所述两层塑料工作面板内的加强筋对应焊接,可防止一侧的木屑等杂质飞 溅到另一侧。所述工作面板上的加强筋板排列比较稀疏,在相邻的两根加强筋的空隙间 设置凸柱,而且两层面板之间的凸柱在位置排列上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就可以 节省加强筋的使用量,有效降低了成本,面板焊接也很牢固。所述两层塑料工作面板是通过高频振荡摩擦工艺焊接而成的,在高温高频 振荡的作用下,两层塑料面板通过一一对应的凸柱焊接成一体;位于两层塑料 工作面板内的加强筋板也会在高温高频振荡作用下焊接于一体。所述位于面板内的加强筋板包括围成框形的边缘加强筋板和中间加强筋板4构成。中间加强筋板成十字交叉状,并与边缘的加强筋板成T字形交叉。所述加强筋板的厚度为2-6mm,在其交叉处采用圆角过渡。在所述边缘的加强筋板与 工作面板之间设置有角形加强筋。在所述边缘的加强筋板的交汇处设置有T形连接筋板。考虑到注塑工艺和结构强度的要求,本技术采用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为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采用玻璃纤维为长度为0. 3-5mm短纤维。为了方便建筑模板连接成片,在所述边缘的加强筋板上开设建筑模板连接 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两层塑料工作面板复合而成的建筑模板,更 坚固耐用,使用方便;该建筑模板通过筋板进行增强,强度好,且损坏后的模 板可以回收再利用,比现有的玻璃钢复合材料的建筑模板更加环保。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层工作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层工作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 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看图1、 2, 一种凸柱焊接式的工作面板,包括两层塑料工作面板l、 2及 位于工作面板内的加强筋板ll、 21构成;工作面板1上的加强筋板11的加强筋与工作面板2上的加强筋板21的加 强筋对应焊接,可防止一侧的木屑等杂质飞溅到另一侧。工作面板上的加强筋排列比较稀疏,节省了加强筋的使用量,在每相邻两 根加强筋的空隙间设有凸柱3,工作面板1上的凸柱3与工作面板2上的凸柱3在位置上是一一对应的。工作面板1与工作面板2都是塑料制的,在高频振荡摩擦工艺下通过许多个凸柱3焊接于一体;位于工作面板l内的加强筋板11和位于工作面板2内的 加强筋板21在同样的高频振荡摩擦工艺下焊接于一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牢固 又可靠的建筑模板。所述加强筋板包括围成框形的边缘的加强筋板和中间加强筋板构成,中间 加强筋板成十字交叉状,并与边缘的加强筋板成T字形交叉。加强筋板的厚度 一般为2-6 mm,在其交叉处采用圆角R过渡。圆角R的半径一般在0. 5-2mm之 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该建筑模板的连接成片,在边缘的加强筋板 11和21上开设建筑模板连接通孔。该连接通孔的直径为6. 5mm,能容M6螺栓通过。在边缘的加强筋板与工作面板之间设置有角形加强筋。边缘的加强筋板的 交汇处设置有T形连接筋板。工作面板、加强筋板、角形加强筋、T形连接筋板是一次注塑成型的。考虑到结构强度的要求,玻璃纤维的长度要长一点,但是玻璃纤维长度大 长,将影响到其流动性,因此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2mm短纤维。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 一般要采用若干个顶杆将成型后的建筑模板顶出, 因此工作面板在顶杆接触的部位比其他部位厚一些,并在顶杆接触的部位设置 有加强筋,这样在顶出时,不会将工作面板顶坏。本技术一种凸柱焊接式的工作面板,通过凸柱将两块工作面板焊接于 一体,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 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 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 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 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柱焊接式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注射而成,其包括两层塑料工作面板及位于工作面板背面的加强筋板构成,相邻的两根加强筋之间设置有凸柱,两层塑料工作面板上的凸柱一一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克朗宁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