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外双保护层的预应力钢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82155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内外双保护层的预应力钢筒管,其中在钢筒管的两端分别同轴固装有一钢管承口及一钢管插口,在钢筒管外壁及钢管承口外壁均固装有一水泥砂浆保护层,在钢筒管内壁及钢管插口内壁上均固装有钢纤维混凝土保护层,在水泥砂浆保护层内的钢筒管外壁及钢管承口外壁上均缠绕有预应力钢丝,钢筒管厚度为2~50mm。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在成型过程中省去管芯成型用模具,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管芯成型的工艺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重量较轻,有效降低了运输、吊装以及施工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内外双保护层的预应力钢筒管
技术介绍
在大型液体输送工程中所广泛使用的钢制承插口预应力混凝土管,由于在该混凝 土管芯内镶嵌有一钢筒且该钢筒两端分别同轴直接固装在钢制承口与插口上,从而使整个 混凝土管自身形成了一个密闭整体,因此有效解决了因输送液体压力导致输送液体由混凝 土管壁外渗的问题。现有的钢制承插口预应力混凝土管在制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混 凝土管芯壁较厚,管材整体重量较大,大大增加了运输、吊装以及施工的成本;2.混凝土管 芯内壁成型容易产生微裂纹,导致在输送液体过程中,遭到局部破坏;3.在安装过程中承 口与插口对接时,一旦有所偏离,承口与插口处的混凝土容易脱落,影响安装的进度4.用 于成型混凝土管芯的管模成本较高,尤其是管模中的外模,其重量约占整套管模的1/3,生 产成本较高;5.在整个钢制承插口预应力混凝土管的成型工艺中,混凝土管芯成型时间较 长,而且管芯成型需要外模、内模、底模以及顶模相互配合,吊装每一管模都需要较长的时 间,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外双保护层的预应力钢筒管;本管整体结构简 单,设计科学合理,可在成型过程中省去管芯成型模具中的外模,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 管芯成型的工艺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管芯壁较薄,重量较轻,有效降低了运输、吊装以 及施工的成本。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内外双保护层的预应力钢筒管,其中在钢筒管的两端分别同轴固装有一 钢管承口及一钢管插口,在钢筒管外壁及钢管承口外壁均固装有一水泥砂浆保护层,在钢 筒管内壁及钢管插口内壁上均固装有钢纤维混凝土保护层,在水泥砂浆保护层内的钢筒管 外壁及钢管承口外壁上均缠绕有预应力钢丝,钢筒管厚度为2 50mm。而且,所述的预应力钢丝缠绕的螺距为t为2 50mm。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具有内外双保护层的预应力钢筒管省去了混凝土管芯,减少了管芯成型的工 艺步骤,而且不再使用模具,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具有内外双保护层的预应力钢筒管对钢筒管主体的厚度做了科学有效的分 析得出其更科学的厚度t,该t的取值范围为2 50mm,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进行调整,使 管材的整体达到更佳的抵御外压荷载以及内水压力的状态。3.本具有内外双保护层的预应力钢筒管的内壁保护层采用钢纤维混凝土,降低了 管内壁的微裂纹率,增强了承插口的强度,在同等的工况条件下,降低了整体管壁的厚度以及重量。4.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在成型过程中省去管芯成型用模具,节 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管芯成型的工艺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重量较轻,有效降低了运 输、吊装以及施工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放大图;图3为图1的B-B向截面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 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具有内外双保护层的预应力钢筒管,其中在钢筒管3的两端分别同轴固装有 一钢管承口 6及一钢管插口 1,钢管插口外壁径向上制有凹槽,该凹槽的数量可以为1 3 个,本实施例附图所示的钢管插口凹槽的数量为2个,该凹槽在管材施工安装的过程中套 装有密封胶圈,以达到密封钢管承口与钢管插口的作用,在钢筒管外壁及钢管承口外壁均 固装有一水泥砂浆保护层5,在钢筒管内壁及钢管插口内壁上均固装有钢纤维混凝土保护 层2,在水泥砂浆保护层内的钢筒管外壁及钢管承口外壁上均缠绕有预应力钢丝4,预应力 钢丝缠绕的螺距为t为2 50mm,该螺距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进行取值范围的选定,本实施 例附图所示的螺距为5mm,钢筒管厚度为2 50mm,本实施例附图所示的钢筒管的厚度t为 18mm。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与PCCP的制作工艺相似,只是省去了混凝土管芯成型工艺中 外模的组装,可以在原有的生产线及时生产,不但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而且原有资源也得到 了更好的发挥。本专利技术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与普通PCCP管相比大大减轻了管材的重量。下面以 DN3000mm的管材为例具体叙述工作条件为工作压力0. 6MPa,覆土深度^ii ;普通PCCP管材用的钢板厚度为1. 5mm,管材壁厚为215mm,每延米管材重量为5. 44 吨;本专利技术的钢筒管厚度采用4mm,管材壁厚为63mm,每延米管材重量为2. 5吨,重量 减少幅度高达讨%。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内外双保护层的预应力钢筒管,其特征在于在钢筒管的两端分别同轴固 装有一钢管承口及一钢管插口,在钢筒管外壁及钢管承口外壁均固装有一水泥砂浆保护 层,在钢筒管内壁及钢管插口内壁上均固装有钢纤维混凝土保护层,在水泥砂浆保护层内 的钢筒管外壁及钢管承口外壁上均缠绕有预应力钢丝,钢筒管厚度为2 5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外双保护层的预应力钢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 应力钢丝缠绕的螺距为t为2 50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内外双保护层的预应力钢筒管,其中在钢筒管的两端分别同轴固装有一钢管承口及一钢管插口,在钢筒管外壁及钢管承口外壁均固装有一水泥砂浆保护层,在钢筒管内壁及钢管插口内壁上均固装有钢纤维混凝土保护层,在水泥砂浆保护层内的钢筒管外壁及钢管承口外壁上均缠绕有预应力钢丝,钢筒管厚度为2~50mm。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在成型过程中省去管芯成型用模具,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管芯成型的工艺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重量较轻,有效降低了运输、吊装以及施工的成本。文档编号F16L9/153GK102052522SQ200910071100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张亮, 赵斌 申请人:天津万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内外双保护层的预应力钢筒管,其特征在于:在钢筒管的两端分别同轴固装有一钢管承口及一钢管插口,在钢筒管外壁及钢管承口外壁均固装有一水泥砂浆保护层,在钢筒管内壁及钢管插口内壁上均固装有钢纤维混凝土保护层,在水泥砂浆保护层内的钢筒管外壁及钢管承口外壁上均缠绕有预应力钢丝,钢筒管厚度为2~5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斌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万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