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屠旭峰专利>正文

干粉泵的拨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69608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干粉泵的拨粉机构,其包括一活塞杆,是中空的,由头帽和弹性元件配合下做上下运动;其特征在于:一输送管,上段是与活塞杆的中下段呈现可滑动插接连接;另有一齿轮连杆,上端与活塞杆中下部连接,而下端与齿轮上部是可转动地偏心连接在一起;齿轮是可转动地安装在输送管下端的开口部位或者混合腔座的开口部位中;带进气口的混合腔座上部与输送管连接;其结构合理实用,容易使粉末和气体混合喷出干粉泵,密封性能良好,操作使用方便,轻便,便于携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其内部装盛粉末喷出的干粉泵的拨粉机构,类似液体喷枪,在民用方面,可以用来装盛爽身粉或者痱子粉、化妆用粉末等各种粉末,在工业方面,也可以用来装盛染色粉末等各种粉末。
技术介绍
传统习惯中已经广泛地将喷雾器应到液体类产品的包装和使用上,如喷雾罐、泡沫泵、真空泵,但是对于干粉类产品如痱子粉、爽身粉、甚至颜料粉等各种粉末,还没有好的包装和使用方法,它们一般是罐装或者盒装,使用起来不方便,需要借助其它工具如勺子或者扑粉头来使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碰倒事情时常发生,造成干粉洒落一地,既污染环境,又造成浪费,人们渴望一种新的适合干粉产品包装和使用的类似喷雾器的产品。虽然利用真空原理产生的喷雾器结构已经很多如喷雾罐、泡沫泵、真空泵等等,但是它们仅仅适合液体类产品,在结构上无法满足干粉的要求,不能将粉末从容器内雾化喷出,所以无法直接地应用到干粉类产品上,结构需要做新的改进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实用、使用方便快捷的干粉泵的拨粉机构,它促进将瓶体内的干粉拨入到混合室内,与气流混合均匀,提高喷粉效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干粉泵的拨粉机构,其包括一活塞杆,是中空的,由头帽和弹性元件配合下做上下运动;其特征在于一输送管,上段是与活塞杆的中下段呈现可滑动插接连接;另有一齿轮连杆,上端与活塞杆中下部连接,而下端与齿轮上部是可转动地偏心连接在一起;齿轮是可转动地安装在输送管下端的开口部位或者混合腔座的开口部位中;带进气口的混合腔座上部与输送管连接。作为改进,所述的齿轮是在环形轮盘的圆周面上分布设置了多个计量凹槽,达到定量喷粉的要求,使用方便。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输送管下端的开口部位和混合腔座的开口部位对合形成总开口,齿轮圆弧形外轮廓与总开口的上下部位是呈现圆弧面配合,且间隙控制在0.01~lmm范围内,齿轮和总开口之间在宽度方向上的间隙控制在0.01~lmm范围内,以减少混合腔座中气流携带干粉冲出,进一步提高喷粉效果。非常有益的改进是,所述的齿轮其计量凹槽之间的隔板在活塞杆压下或者弹起状态下,上下隔板能阻挡在输送管下端的开口部位和混合腔座的开口部位上,形成基本密封的密封面,使从单向阀过来的压縮空气气流与混合腔座中的干粉充分混合,减少从开口部位漏出的气体量。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塞杆的中下部是滑动密封地插入到输送管空腔中,改善密封性能。作为改进,所述的齿轮连杆上端与活塞杆中下部是卡接连接,便于组装生产。作为改进,所述的齿轮连杆下端与齿轮上部是用销子连接,便于组装生产。作为改进,所述的齿轮是通过两侧的轴销可转动地安装在输送管两侧的开口轴孔中或者混合腔座两侧的开口轴孔中,便于生产组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合理实用,将瓶体内的干粉拨入到混合腔座内,促进与气流混合均匀,容易使粉末和气体混合充分后而喷出干粉泵,提高喷粉效果,密封性能也良好,操作使用方便,使采用该机构的干粉泵轻便,便于携带,进一步可以达到计量使用效果,在民用方面,可以用来装盛爽身粉或者痱子粉、化妆用粉末等干粉,在工业方面,也可以用来装盛染色粉等干粉,能够改变人们使用习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头帽弹上状态);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头帽压下状态);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子l,如图l-3所示意, 一种干粉泵,其包括有瓶体l、盖子2、活塞3、弹性元件、活塞杆4、单向阀5、输送管6、混合腔座7、齿轮8、齿轮连杆9等主要部件,其中瓶体l是中空的,其内腔用来装盛粉末如爽身粉或者痱子粉,为了便于瓶体内干粉尽量用完,瓶体l底部是内凹弧形,瓶体1底部套接连接瓶体底座,瓶体l适当留出空间,盖子2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瓶体1上部,盖子2和瓶体1 口部之间内衬密封圈10,达到密封连接效果,同时,盖子2上部形成活塞腔2.2,活塞腔2.2的大小与活塞3是配合的,盖子2外表面开有环形卡槽2.1,对应地,锥台形的盖子罩ll里侧面成型出环形卡条ll.l,通过卡条与卡槽的卡接连接,使盖子罩11卡接连接在盖子2外周面上,盖子罩11顶部带有内凸的环形凸条11.2,形成对活塞3的限位安装,防止它脱离活塞腔2.2,活塞3由头帽12带动从而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活塞腔2.2中,形成空气压縮机构,弹性元件如大弹簧13支撑在活塞3和盖子2之间,使活塞3始终保持具有复位趋势,活塞3外圆周面上开有一环形凹槽3.1,环形凹槽3.1在高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密封圈3.2的宽度,环形凹槽3.1下壁面开有回气口 3.3,与环形凹槽3.1的侧壁面浅槽3.4配合,使内衬的密封圈3.2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环形凹槽3.1内,既实现了与活塞腔2.2的滑动密封,同时实现外界空气通过回气口 3.3进入到活塞腔2.2中去的回气功能,中空的活塞杆4与活塞3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子中,活塞杆4和活塞3做成一体件,笔直的活塞杆4上端与头帽2上的水平喷口可以连通,活塞杆4下端向下延伸密封地通过瓶体口部上的盖子2,可滑动地插入到在瓶体中的中空的输送管6中,而输送管6上端是紧配合固定在盖子2下部连接部位,活塞杆4在靠近瓶口部位位置开环形凹槽4.1,内衬O形圈,实现活塞杆4与瓶口上盖子2之间的滑动密封,活塞杆4下端是锥形进口 4.2,靠近该锥形进口的活塞杆4外圆周面开环形凹槽4.3,内衬密封O形圈,实现活塞杆4与输送管6之间的滑动密封,输送管6下端外周还开有一环形卡槽6.1,对应地,混合腔座7内侧开有卡条7.1,通过卡接连接固定在输送管6的下端上,输送管6侧面开口6.2,混合腔座7侧面也开口 7.2,与输送管6侧面的开口 6.2对合,形成总开口,并且,在输送管6侧面开口的两侧设置有开口轴孔6.3,另有一用来拨粉的齿轮8,它在环形轮盘的圆周面上分布设置了多个计量凹槽8.1,齿轮8通过两侧的轴销8.2可转动地安装在输送管6两侧的开口轴孔6.3中,齿轮8圆弧形外轮廓与总开口的上下部位是呈现圆弧面配合,且间隙控制在0.01 lmm范围内,优选在0.02 0.1mm,齿轮8和总开口之间在宽度方向上的间隙控制在0.01 lmm范围内,优选在0.02 0.1mm,输送管内另有一齿轮连杆9,齿轮连杆9呈现大体倒U形,齿轮连杆9上端与活塞杆4中下部的卡槽4.4卡接连接起来,齿轮连杆9下端与齿轮8上部是用销子13可转动地偏心连接起来,从而在混合腔座7和活塞杆4之间设置了活塞杆驱动的将瓶体内粉末拨入混合腔座7中的拨粉机构,将瓶体内的粉末不断地拨到混合腔座7中去,齿轮计量凹槽8.1之间的隔板8.3在头帽压下或者弹起状态下,上下隔板8.3能阻挡在输送管6下端的开口部位和混合腔座7的开口部位上,形成基本密封面。另有一单向阀5设置在瓶体1 口部,单向阔5的进气口与活塞腔2.2连通,而单向阀5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14间接地与混合腔座7的进气口连通,使混合腔座7成为混合粉末、气流的混合腔座7,混合腔座的开口7.2成为进粉口,与瓶体l内腔连通。单向阀5采用单向阀体5.1、钢珠5.2和小弹簧5.3组成的传统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粉泵的拨粉机构,其包括 一活塞杆,是中空的,由头帽和弹性元件配合下做上下运动; 其特征在于: 一输送管,上段是与活塞杆的中下段呈现可滑动的插接连接; 另有一齿轮连杆,上端与活塞杆中下部连接,而下端与齿轮上部是可 转动地偏心连接在一起; 齿轮是可转动地安装在输送管下端的开口部位或者混合腔座的开口部位中; 带进气口的混合腔座上部与输送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屠旭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