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功能性抗菌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6902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针织织物,尤其是一种PLA功能性抗菌织物,该PLA功能性抗菌织物,为经编织物,特点是:垫纱规律为1-0/2-3,面梳采用PLA复合纤维75D/48F涤纶长丝,复合分割型纤维细度为0.15-0.23dpf,底梳采用FDY80D/36F×12涤纶全拉伸长丝,所述涤纶材料均经过环保、抗菌助剂渗透,织物表面毛高2.5mm,织物密度为20~21纵行/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较好的抗菌性、耐磨性和手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针织织物,尤其是一种PLA功能性抗菌织物
技术介绍
PLA纤维即聚乳酸纤维,是以玉米、小麦等淀粉为原料,经发酵转化 成乳酸再经聚合,纺丝而制成的合成纤维。PLA纤维在自然界中可降解, 且资源可再生,其物理机械性能介于涤纶和锦纶之间,具有与涤纶相似的 外观。目前PLA纤维织物存在着以下不足PLA纤维织物耐磨性差、熔点 低、手感不佳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较好的亲水性、毛细管效应和 水的扩散性,限氧指数较高(LOI 24-29),点燃后自熄性好、燃烧发烟量低,有 较好阻燃性,有防紫外线能力,紫外线吸收率低的PLA功能性抗菌织物。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釆用的技术方案是该PLA功能性抗菌织物, 为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垫纱规律为1一0/2—3,面梳采用PLA复合纤维 75D/48F涤纶长丝,复合分割型纤维细度为0.15-0.23dpf,底梳釆用FDY80D/36F X12涤纶全拉伸长丝,所述涤纶材料均经过环保、抗菌助剂渗透,织物表面毛 高2.5mm,织物密度为20~21纵行/cm。本技术所述织物的抗菌率大于等于52%,耐磨性0.57%,透气性 3735mm/s,透湿性258g/m2 d,对大肠杆菌ATCC8099杀灭率大于等于80%,对 金黄葡萄球菌ATCC6538杀灭率大于等于8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中的涤纶全拉伸 长丝经过抗菌剂的处理,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ATCC8099杀灭率大 于等于80%,对金黄葡萄球菌ATCC6538杀灭率大于等于80。/。。 2、垫纱规律为 1一0/2—3,织物密度为20~21纵行/cm,较好的改善了织物的耐磨性。3、可对 紫外线进行反射或屏蔽,并将紫外线能量予以转换,将细菌、污染物等进行分解, 达到抗菌、吸湿透气、抗紫外线等功能,还具有花纹丰富,纹路清晰,弹性、抗3铍性和抗静电性能良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为经编织物,垫纱规律为1—0/2—3,面梳采用PLA 复合纤维75D/48F涤纶长丝l,复合分割型纤维细度可达0.15-0.23dpf (denier per filamen单丝旦数),底梳采用FDY80D/36FX 12涤纶全拉伸长丝!l,所述涤纶全拉 伸丝均经过环保、抗菌助剂渗透,织物表面毛高2.5mm,织物密度控制在20-21 纵行/cm。本技术所述织物的抗菌率大于等于52%,耐磨性0.57%,透气性 3735mm/s,透湿性258g/m2 d,对大肠杆菌ATCC8099杀灭率大于等于80%,对 金黄葡萄球菌ATCC6538杀灭率大于等于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LA功能性抗菌织物,为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垫纱规律为1-0/2-3,面梳采用PLA复合纤维75D/48F涤纶长丝,复合分割型纤维细度为0.15-0.23dpf,底梳采用FDY 80D/36F×12涤纶全拉伸长丝,所述涤纶材料均经过环保、抗菌助剂渗透,织物表面毛高2.5mm,织物密度为20~21纵行/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LA功能性抗菌织物,为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垫纱规律为1-0/2-3,面梳采用PLA复合纤维75D/48F涤纶长丝,复合分割型纤维细度为0.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有良范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富胜达染整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