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建伟专利>正文

圆柱形接头圆弧形凸棱钻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62623 阅读: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柱形接头圆弧形凸棱钻杆,圆弧形凸棱钻杆的钻杆体内设有送风孔,钻杆体的两端设有梯形丝杆及与梯形丝杆相应的螺母。钻杆体的两端设有与钻杆体连为一体的圆柱形连接头,在钻杆体与圆柱形连接头的连接处钻杆体的每个边向圆柱形连接头的外圆渐变成过渡带。钻杆体的旋转直径与圆柱形连接头的旋转直径相同,并小于钻头的最大旋转直径。圆柱形连接头内设有与钻杆体送风孔连通的送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增加连接头端部的连接丝杆及螺母的壁厚,增强钻杆的旋转扭矩,使钻杆之间连接牢固;而且可以适用于不同卡持方式的卡持器,增加卡持的稳定性能。同时,减少钻渣外排阻力,利于钻渣在风力作用下顺畅排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杆,尤其是涉及一种圆柱形接头圆弧形凸棱钻杆。技术背景在高瓦斯突出的煤矿开采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瓦斯抽放,而瓦斯抽放的难 点在于瓦斯抽放钻孔。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钻杆有以下几种圆形钻杆,虽然制造和使用比较方便,但由于在钻进过程中钻杆不能拨 动钻渣将渣排出孔外,即便是送风送水也不能将钻渣有效排出;尤其是遇到软 煤层、高瓦斯地质条件,就会出现夹钻杆、顶钻杆现象。致使钻杆弯曲、断裂、 钻杆被卡死拔不出来,从而存在打不进、打不深、打不直的现象,同时,需要 大功率电机驱动。能耗高,严重影响煤矿开采效率,存在安全隐患。螺旋形钻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钻进能力和排渣能力,但因排渣不 畅,仍然存在上述问题,加之受其形状影响而材质要求高、加工复杂、对接和 拆卸钻杆难度较大,依旧影响生产效率。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圆弧形凸棱瓦斯抽放钻杆,其专利号为200720306879.8,虽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有效地克服了因夹钻、顶 钻而导致钻杆扭曲、断裂和打不深、打不直的问题,又可提高作业效率,易与 钻机配套,大大增加采煤进度,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同时,不需要大功率的电 机驱动,成本低,效果好作业效率高。但是,对于小旋转直径的钻杆,不能 有效地解决连接丝扣与钻进扭矩力之间的矛盾,也即钻杆的旋转直径越小,带 有通风孔的连接丝杆和螺母的壁就越薄,不能满足钻进所需要的扭矩力,进而 损坏钻杆。同时,在非卡瓦型回转卡持器上应用时,容易出现卡持不牢固的现 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各种不同卡持器的钻机使用、出渣顺 畅,容易被钻机回卡持转器卡持的圆柱形接头圆弧形凸棱钻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圆柱形接头圆弧形凸棱钻杆,钻杆体内设有送风 L,钻 杆体的两端设有梯形丝杆及与梯形丝杆相应的梯形螺母,钻杆体的横截面为每 个角为圆弧形的正多边形,每个钻杆体上的圆弧面位于以钻杆体的中心轴线为 轴心的同一个圆周面上。所述的钻杆体的两端设有与钻杆体连为一体的圆柱形 连接头,在钻杆体与圆柱形连接头的连接部位钻杆体的外端平面向圆柱形连接 头的外圆渐变成过渡带。钻杆体的旋转直径与圆柱形连接头的旋转直径相同, 并小于钻头的最大旋转直径。圆柱形连接头内设有与钻杆体送风孔连通的送风 孔。上述圆柱形接头圆弧形凸棱钻杆,所述的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个。作为最佳实施例,所述的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个,也即3个圆弧形凸棱,以保证具 有最大的出渣间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钻杆体两端设置圆柱形连接 头,不仅可以增加连接头端部的连接丝杆及螺母的壁厚,增强钻杆的旋转扭矩,使钻杆之间连接牢固;而且可以适用于卡瓦型卡持器,也可以适用于凸块型卡 持器,增加卡持的稳定性能。采用在钻杆体与圆柱形连接头的连接处钻杆体的 每个边向圆柱形连接头的外圆渐变成过渡带,可以减少钻渣外排阻力。采用钻 杆体的旋转直径与圆柱形连接头的旋转直径相同,并小于钻头的最大旋转直 径,使钻杆体与钻孔壁之间形成出渣间隙,利于钻渣在风力作用下顺畅排出。 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 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 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图中标记:1-梯形丝杆2-过渡带3-钻杆体4-圆柱形连接头5-钻头 6-送风孔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圆柱形接头圆弧形凸棱钻杆,钻杆体3 内设有送风孔,钻杆体的两端设有梯形丝杆1及与梯形丝杆相应的梯形螺母, 钻杆体的横截面为每个角为圆弧形的正多边形,每个钻杆体上的圆弧面位于以 钻杆体的中心轴线为轴心的同一个圆周面上。所述的钻杆体3的两端设有与钻 杆体连为一体的圆柱形连接头4,在钻杆体与圆柱形连接头的连接部位钻杆体 的外端平面向圆柱形连接头的外圆渐变成过渡带2。钻杆体的旋转直径与圆柱 形连接头的旋转直径相同,并小于钻头5的最大旋转直径。圆柱形连接头内设 有与钻杆体送风孔连通的送风孔6。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个为宜。作为最佳实施例,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个, 也即3个圆弧形凸棱,以保证具有最大的出渣间隙。由于使用圆柱形连接头4,使连接部位由多棱形变为圆柱形,带送风孔6 的梯形丝杆1和螺母的壁厚不受钻杆体3形状的影响,即便是较小旋转直径的 钻杆,钻杆之间也能牢固地连接,满足旋转扭矩的需要。同时,圆柱形连接部 位可以满足不同回转器的卡持需要,使钻杆容易被卡牢。排渣时,由于过渡带 2的作用,减少钻渣移动的阻力,增加钻渣的外排速度。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 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形接头圆弧形凸棱钻杆,钻杆体(3)内设有送风孔,钻杆体的两端设有梯形丝杆(1)及与梯形丝杆相应的螺母,钻杆体的横截面为每个角为圆弧形的正多边形,每个钻杆体上的圆弧面位于以钻杆体的中心轴线为轴心的同一个圆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杆体(3)的两端设有与钻杆体连为一体的圆柱形连接头(4),在钻杆体与圆柱形连接头的连接部位钻杆体的外端平面向圆柱形连接头的外圆渐变成过渡带(2);钻杆体的旋转直径与圆柱形连接头的旋转直径相同,并小于钻头(5)的最大旋转直径;圆柱形连接头内设有与钻杆体送风孔连通的送风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形接头圆弧形凸棱钻杆,钻杆体(3)内设有送风孔,钻杆体的两端设有梯形丝杆(1)及与梯形丝杆相应的螺母,钻杆体的横截面为每个角为圆弧形的正多边形,每个钻杆体上的圆弧面位于以钻杆体的中心轴线为轴心的同一个圆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杆体(3)的两端设有与钻杆体连为一体的圆柱形连接头(4),在钻杆体与圆柱形连接头的连接部位钻杆体的外端平面向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田建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