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泉专利>正文

用电磁涡流加热导热液体的发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9523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电磁涡流加热导热液体的发热器,包括电磁加热器和真空介质散热器,电磁加热器包括电磁脉冲控制器和电磁加热圈,所述电磁加热圈缠绕在包裹有保温棉的金属管上;所述真空介质散热器包括与所述金属管焊接的铜管和与铜管连接的铝翅片,复合液体介质密封于被抽真空后的铜管和所述金属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磁加热,并结合了超导技术,与烧锅炉方式相比消耗电能,不烧媒,环保节能;与导热油锅炉方式相比管道压力低(≤0.5MP),导热介质不老化,使用寿命长;与电阻式加热方式相比,热效能可提高30-80%,预热时间缩短2/3,从而能节约电能50%以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热设备
,确切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服装后 期整理的烘干,食品加热烘烤,取暖等类似的加热
中,采用电磁 涡流加热导热液体的发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服装后期整理的烘干,食品加热烘烤等类似需要加热的领域 中,通常采用烧锅炉产生蒸汽加热的方式,或者采用电阻式加热器,如电 阻丝,电热管来获取热能。烧锅炉产生蒸汽的方式为建一锅炉房,用长距离管道连接到车间, 再分别连接到需要热能的设备上的换能器上,蒸汽转变成热能后,将冷热 交换后的冷凝水用疏水阀直接排放掉。导热油锅炉的方式为:热传导的介质为导热油,将导热油用高温油泵在散热器与锅炉间循环来获取热能。电阻丝加热的方式为将电热丝、电热管等发热元件通过控制器连接 到工频电源上。上述三种加热方式都存在很多缺点,如烧锅炉方式烧煤炭,消耗能源, 排放粉尘,污染环境,还加剧了温室效应,不利于环保节能,前期投入大, 后期维护费用多;采用导热油锅炉的方式热损耗较低,但管道压力高,漏 油严重,导热油易碳化,整体使用寿命短;而采用电阻丝加热的方式预热 时间长,热效能低,电能消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电磁涡流加热导热 液体的发热器,本技术采用电磁加热,并结合了超导技术,与烧锅炉 方式相比消耗电能,不烧媒,环保节能;与导热油锅炉方式相比管道压力 低(《0.5MP),导热介质不老化,使用寿命长;与电阻式加热方式相比, 热效能可提高30-80%,预热时间縮短2/3,从而能节约电能50%以上。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电磁涡流加热导热液体的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加热 器和真空介质散热器,电磁加热器包括电磁脉冲控制器和电磁加热圈,工 频电源输入至受温度控制器控制的电磁脉冲控制器,经整流、滤波和逆变 处理的高频交流电输入至电磁加热圈,所述电磁加热圈缠绕在包裹有保温 棉的金属管上;所述真空介质散热器包括与所述金属管焊接的铜管和与铜管连接的铝翅片,复合液体介质密封于被抽真空后的铜管和所述金属管内,在所述铜管上设有低流量高温泵。所述真空介质散热器为铜管铝翅散热器或类似散热器。 所述工频电源输入至受温度控制器控制的电磁脉冲控制器也可以由下述方式替代所述工频电源与接触器连接,且工频电源和接触器外设有温度控制器,受温度控制器控制的工频电源经受温度控制器控制的接触器送到所述电磁脉冲控制器。所述工频电源为50HZ,高频交流电输出为15—40KHZ(设定温度与输 出频率成正比例关系)所述复合液体介质为化学合成液体,淡浅红色无气味、无毒、无腐蚀 性液体(俗称超导液)。本技术的优点表现在由于本技术采用的电磁涡流加热导热液体的发热器由电磁加热器 和真空介质散热器两部分构成,这样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电磁加热,并结合 了热超导技术,与烧锅炉方式相比,不用长距离管道连接,减少损耗,消 耗电能,不烧媒,环保节能;与导热油锅炉方式相比管道压力低(《0.5MP), 导热介质不老化,使用寿命长;与电阻式加热方式相比,热效能可提高 30-80%,预热时间缩短2/3,从而能节约电能50%以上。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补充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磁加热圈、保温棉和金属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磁加热器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说明书附图1、 2和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电磁涡流加热导 热液体的发热器,包括电磁加热器和真空介质散热器,电磁加热器包括电 磁脉冲控制器和电磁加热圈1,工频电源输入至受温度控制器控制的电磁 脉冲控制器,经整流、滤波和逆变处理的高频交流电输入至电磁加热圈1, 所述电磁加热圈1缠绕在包裹有保温棉2的金属管3上;所述真空介质散 热器包括与所述金属管3焊接的铜管4和与铜管4连接的铅翅片5,复合 液体介质密封于被抽真空后的铜管4和所述金属管3内,在所述铜管4上 设有低流量高温泵6。50HZ的工频电源输入至电磁脉冲控制器,温度控制器直接用来控制 电磁脉冲控制器,经整流、滤波和逆变处理的高频交流电为15—40KHZ,通过连接线连接到电磁加热圈l上,高频交流电透过保温材料作用于金属 管3上,使金属管3本身发热,金属管3将热传导给复合液体介质,铜管 4上的低流量高温泵6。启动并使高真空铜管4内的复合液体介质快速汽化, 部分复合液体介质会快速产生相变,由液相变成汽相,蒸汽迅速扩散到铜 管4所分布的各个部位,通过铝翅片5均匀的向外散热(蒸汽潜热是液体 显热的IO倍以上) 实施例2在实施例l的基础上,本技术中,所述工频电源输入至受温度控 制器控制的电磁脉冲控制器也可以由下述方式替代所述工频电源与接触 器连接,且工频电源和接触器外设有温度控制器,受温度控制器控制的工 频电源经受温度控制器控制的接触器送到所述电磁脉冲控制器。所述真空 介质散热器为铜管铝翅散热器或类似散热器。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实例,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作出一些显而易见的改变,但这些改变均应落入本实用 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电磁涡流加热导热液体的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加热器和真空介质散热器,电磁加热器包括电磁脉冲控制器和电磁加热圈(1),工频电源输入至受温度控制器控制的电磁脉冲控制器,经整流、滤波和逆变处理的高频交流电输入至电磁加热圈(1),所述电磁加热圈(1)缠绕在包裹有保温棉(2)的金属管(3)上;所述真空介质散热器包括与所述金属管(3)焊接的铜管(4)和与铜管(4)连接的铝翅片(5),复合液体介质密封于被抽真空后的铜管(4)内,在所述铜管(4)上设有低流量高温泵(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磁涡流加热导热液体的发热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真空介质散热器为铜管铝翅散热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磁涡流加热导热液体的发热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工频电源输入至受温度控制器控制的电磁脉冲控制器也可以由 下述方式替代所述工频电源与接触器连接,且工频电源和接触器外设有 温度控制器,受温度控制器控制的工频电源经受温度控制器控制的接触器 送到所述电磁脉冲控制器。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磁涡流加热导热液体的发热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工频电源为50HZ,高频交流电输出为15—40KHZ。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磁涡流加热导热液体的发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液体介质超导液。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电磁涡流加热导热液体的发热器,包括电磁加热器和真空介质散热器,电磁加热器包括电磁脉冲控制器和电磁加热圈,所述电磁加热圈缠绕在包裹有保温棉的金属管上;所述真空介质散热器包括与所述金属管焊接的铜管和与铜管连接的铝翅片,复合液体介质密封于被抽真空后的铜管和所述金属管内,本技术采用电磁加热,并结合了超导技术,与烧锅炉方式相比消耗电能,不烧媒,环保节能;与导热油锅炉方式相比管道压力低(≤0.5MP),导热介质不老化,使用寿命长;与电阻式加热方式相比,热效能可提高30-80%,预热时间缩短2/3,从而能节约电能50%以上。文档编号F24D1/00GK201348428SQ20092007853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电磁涡流加热导热液体的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加热器和真空介质散热器,电磁加热器包括电磁脉冲控制器和电磁加热圈(1),工频电源输入至受温度控制器控制的电磁脉冲控制器,经整流、滤波和逆变处理的高频交流电输入至电磁加热圈(1),所述电磁加热圈(1)缠绕在包裹有保温棉(2)的金属管(3)上;所述真空介质散热器包括与所述金属管(3)焊接的铜管(4)和与铜管(4)连接的铝翅片(5),复合液体介质密封于被抽真空后的铜管(4)内,在所述铜管(4)上设有低流量高温泵(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泉
申请(专利权)人:何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