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正和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生产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9591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粘抗栓片及工艺方法,降粘抗栓片中含有黄芪、丹参、肉苁蓉、郁金、川芎、山楂、黄精、白果、大黄、地龙、淀粉、滑石粉、糊精,其工艺方法包括煎煮、粉碎、浓缩、烘干、造粒等工序,它无毒无副作用,经临床试用,对降低或改善全血粘底、血浆粘度、RBC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性主要指标有显著疗效,其总有效率达90%以上,对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心绞痛、心律失常,脑动脉硬化及高粘滞血症有显著治疗和保健作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成药。目前中、西医中对于高粘滞血症的心、脑等疾病患者大多采用阿斯匹林、蛇毒、丹参片等药降粘,这些药治疗效果或者较差,或者有一定的副作用,国外采用卡兰片降粘,可价格昂贵,不适合我国国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采用我国有丰富的中药材这一优势,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研制一种疗效高、安全、无副作用的。为解决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降粘抗栓片的配方中含有黄芪16~20%(重量比,以下同),丹参16~20%,肉苁蓉16~20%,郁金6~8%,川芎6~8%,山楂6~8%,黄精8~10%,白果2~3%,大黄3~4%,地龙2~3%,淀粉2~3%,滑石粉2~3%,糊精2~3%。该方遵“内经之旨”,以益气活血立方,方中重用为芪、川芎为君,益气活血;用地龙、大黄散瘀通络为臣,以肉苁蓉、黄精以扶正为佐;丹参、郁金行气理血引诸药达血脉为使药。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比称取黄芪、丹参、肉苁蓉、山楂、黄精、郁金、白果用清水洗净切成片或粉碎成粗粉,按煎煮中药的方法提取三次,首次煎煮1~2小时,二、三次煎煮1小时,合并三次煎煮液,经过滤并浓缩至浸膏状;(2)按重量比称取川芎、地龙、大黄在56~65℃中烘干,然后粉碎成细粉并过100目筛;(3)在烘干、过筛的细粉中加入滑石粉、糊精、定粉并搅拌均匀;(4)用(1)中的浸膏和(3)中的混合物再次重新混合搅拌,其搅拌时间为14~20分钟,搅拌物置于盘中再次烘干、粉碎;(5)用湿润剂将搅拌物湿润程度以能成团为准,过18目筛,再放入造粒机中造粒;(6)将制好的颗粒(或片)放入56~65℃中烘干并进行表面包衣,即成成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经过动物试验和临床应用,证明降粘抗栓片无毒、无副作用,在305例患者中对比试用,对降低或改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RBC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性主要指标有显著疗效,其总有效率达90%以上,它能减少胆固醇蓄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治疗气虚血瘀、气滞血瘀、阳虚血瘀等病患者的良药,同时,还能明显增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和改善微循环作用,对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心绞痛、心律失常、脑动脉硬化及高粘滞血症等症有显著或有效治疗和保健作用。现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降粘抗栓片的配方中含有黄芪16~20%,丹参16~20%,肉苁蓉16~20%,郁金6~8%,川芎6~8%,山楂6~8%,黄精8~10%,白果2~3%,大黄3~4%,地龙2~3%,淀粉2~3%,滑石粉2~3%,糊精2~3%,以上组分的百分含量均为重量比。降粘抗栓片的制备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黄芪17公斤,丹参19公斤,肉苁蓉17公斤,山楂6.5公斤,黄精7.0公斤,郁金6公斤用清水洗净切成片或粗粉,再称2公斤白果粉碎成粗粉,将以上各组分混合均匀,按照中药传统煎煮法煎煮三次,首次煎煮1.5小时,二、三次煎煮1小时,合并三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至浸膏状;(2)称取川芎6公斤,地龙3公斤,大黄3.5公斤,洗净用60℃温度烘干,然后粉碎成细粉,并过100目筛,其筛余量为零;(3)把筛过的细粉与滑石粉2公斤,糊精2公斤,淀粉粉2.5公斤搅拌均匀;(4)把(1)中的浸膏与(3)中的混合物放入容器内再次重新混合搅拌15分钟,并将新搅拌的混合物置于盘中用58℃的温度烘干、粉碎;(5)用湿润剂乙醇将搅拌物湿润并能够成团为准过18目筛,放入造粒机中造粒;(6)将造好的粒或片放入59℃的温度烘干,表面包衣;(7)本专利技术产品为口服药品,每日三次,每次3~4片或粒。权利要求1.一种降粘抗栓片,其特征在于配方中含有黄芪16~20%,丹参16~20%,肉苁蓉16~20%,郁金6~8%,川芎6~8%,山楂6~8%,黄精8~10%,白果2~3%,大黄3~4%,地龙2~3%,淀粉2~3%,滑石粉2~3%,糊精2~3%,以上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均为重量比。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粘抗栓片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比取权利要求1中的黄芪、丹参、肉苁蓉、山楂、黄精、郁金、白果切成片或粉碎成粗粉,按中药煎煮法提取三次,首次煎煮1~2小时,二、三次煎煮1小时,合并三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至浸膏状;(2)按重量比取权利要求1中的川芎、地龙、大黄在56~65℃中烘干,然后粉碎成细粉并过100目筛;(3)在烘干、过筛的细粉中加入滑石粉、糊精、定粉并搅拌均匀;(4)用(1)中的浸膏和(3)中的混合物再次重新混合搅拌14~20分钟,搅拌物置于盘中再次烘干、粉碎;(5)用湿润剂将搅拌物湿润并能够成闭为准,过18目筛再放入造粒机中造粒;(6)将制好的颗粒(或片)放入56~65℃中烘,表面包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粘抗栓片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烘干温度为58~6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粘抗栓片及工艺方法,降粘抗栓片中含有黄芪、丹参、肉苁蓉、郁金、川芎、山楂、黄精、白果、大黄、地龙、淀粉、滑石粉、糊精,其工艺方法包括煎煮、粉碎、浓缩、烘干、造粒等工序,它无毒无副作用,经临床试用,对降低或改善全血粘底、血浆粘度、RBC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性主要指标有显著疗效,其总有效率达90%以上,对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心绞痛、心律失常,脑动脉硬化及高粘滞血症有显著治疗和保健作用。文档编号A61K35/56GK1113781SQ9410710公开日1995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16日专利技术者傅正和, 张册贤, 傅海涛, 傅海燕 申请人:傅正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粘抗栓片,其特征在于配方中含有黄芪16~20%,丹参16~20%,肉苁蓉16~20%,郁金6~8%,川芎6~8%,山楂6~8%,黄精8~10%,白果2~3%,大黄3~4%,地龙2~3%,淀粉2~3%,滑石粉2~3%,糊精2~3%,以上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均为重量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正和张册贤傅海涛傅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傅正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