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震的液晶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890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模组领域,尤其涉及具有避震功能的液晶模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避震的液晶模组,包括上层框架、下层框架组成一个框体结构,设置于下层框架下的PCB电路板,依次设置于下层框架上的导光板、遮光片和液晶玻璃。所述的下层框架相对两侧直立分布有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所述的第一支撑条上设有安放槽,所述的安放槽上安放有弹性橡胶条,所述的第二支撑条上设置有凸起的支撑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能够抗外力冲击或震荡对液晶模组(LCM)造成的影响,确保LCM正常稳定。(*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晶模组领域,尤其涉及具有避震功能的液晶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LCM(LCD Module)即液晶(LCD)显示模组,是指将液晶玻璃和LCD驱动器集成到一起的LCD显示产品,它提供用户一个标准的LCD显示驱动接口 (有4位、8位、VGA等不同类型),用户按照接口要求进行操作来控制LCD正确显示。LCM相比较玻璃是一种更高集成度的LCD产品,对小尺寸LCD显示,LCM可以比较方便的与各种微控制器(比如单片机)连接。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液晶模组(LCM)已经已不再是完成简单的显示功能,对液晶模组(LCM)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现在的液晶模组(LCM)是由橡胶材质的斑马条作为液晶玻璃与PCB板的连接电性导通构件。这样的缺点是,当液晶模组(LCM)受外力撞击或者高处跌落时,斑马条将有可能发生移位,致使液晶模组(LCM)发生故障。换言之,已有的液晶模组(LCM)避震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液晶模组结构。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技术的避震的液晶模组,包括上层框架、下层框架组成一个框体结构,设置于下层框架下的PCB电路板,依次设置于下层框架上的导光板、遮光片和液晶玻璃。所述的下层框架相对两侧直立分布有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所述的第一支撑条上设有安放槽,所述的安放槽上安放有弹性橡胶条,所述的第二支撑条上设置有凸起的支撑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橡胶条直立安放于所述的安放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点是2个且间隔分布。 所述的液晶玻璃与所述的PCB电路板是通过斑马纸连接。 本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能够抗外力冲击或震荡对液晶模组(LCM)造成的影响,确保LCM正常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打开上层框架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安放弹性橡胶条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图5是本技术遭受外力冲击后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 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避震的液晶模组,包括上层框架0、下层框架1共同构成的一个框体结构,设置于下层框架1下的有PCB电路板3,用于液晶玻璃(LCD)5的驱动和电源连接,下层框架1至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导光板2、遮光片4和液晶玻璃5。参与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下层框架1相对两侧直立分布有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所述的第一支撑条11上设有安放槽111,安放槽111是狭长方形槽,所述的安放槽111上安放有弹性橡胶条1110,所述的第二支撑条12上设置有凸起的支撑点121。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点121是2个且间隔分布。所述的弹性橡胶条1110直立安放于所述的安放槽111上。并且,与原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的液晶玻璃5与所述的PCB电路板3不是通过橡胶材质的斑马条作为液晶玻璃与PCB板的连接电性导通构件,而是通过斑马纸连接,再借由弹性橡胶条1110和支撑点121支撑液晶玻璃5的。 参阅图4所示是本技术的避震的液晶模组的侧视图。如图5所示,当遭受外力冲击或震荡时,则液晶玻璃5 —侧由直立支撑其的弹性橡胶条1110吸收一定的冲击力,另一侧由支撑点121吸收一定的冲击力,即使第二支撑条12因遭受外力而发生形变,但是通过斑马纸连接的液晶玻璃5与PCB电路板3的连接关系不会受到影响。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避震的液晶模组,包括上层框架(0)、下层框架(1)组成一个框体结构,设置于下层框架(1)下的PCB电路板(3),依次设置于下层框架(1)上的导光板(2)、遮光片(4)和液晶玻璃(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框架(1)相对两侧直立分布有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所述的第一支撑条(11)上设有安放槽(111),所述的安放槽(111)上安放有弹性橡胶条(1110),所述的第二支撑条(12)上设置有凸起的支撑点(12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橡胶条(1110)直立安放于所述的安放槽(111)上。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点(121)是2个且间隔分布。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玻璃(5)与所述的PCB电路板(3)是通过斑马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液晶模组领域,尤其涉及具有避震功能的液晶模组结构。本技术的避震的液晶模组,包括上层框架、下层框架组成一个框体结构,设置于下层框架下的PCB电路板,依次设置于下层框架上的导光板、遮光片和液晶玻璃。所述的下层框架相对两侧直立分布有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所述的第一支撑条上设有安放槽,所述的安放槽上安放有弹性橡胶条,所述的第二支撑条上设置有凸起的支撑点。本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能够抗外力冲击或震荡对液晶模组(LCM)造成的影响,确保LCM正常稳定。文档编号G02F1/13GK201477319SQ200920138848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4日专利技术者张开阳, 黄福星 申请人:厦门高卓立光电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避震的液晶模组,包括上层框架(0)、下层框架(1)组成一个框体结构,设置于下层框架(1)下的PCB电路板(3),依次设置于下层框架(1)上的导光板(2)、遮光片(4)和液晶玻璃(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框架(1)相对两侧直立分布有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所述的第一支撑条(11)上设有安放槽(111),所述的安放槽(111)上安放有弹性橡胶条(1110),所述的第二支撑条(12)上设置有凸起的支撑点(1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阳黄福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高卓立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