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611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节能增效器中的润滑结构润滑效果差且不能循环润滑的问题。本汽车节能增效器包括壳体、棘爪座、棘爪、棘轮盘和轴承,棘爪座、棘轮盘均位于壳体内,棘爪铰接在棘爪座上,且棘爪能嵌于棘轮盘的棘齿上,轴承设于棘爪座与棘轮盘之间,该节能增效器中的润滑结构包括设在棘轮盘上的导油体和若干个贯穿棘轮盘的油孔,导油体设置在棘轮盘外侧,当棘轮盘转动时导油体能使壳体与棘轮盘之间的润滑油进入棘轮盘的油孔内。它通过棘轮盘与导油体之间的速度差使润滑油对增效器内部进行循环润滑和冷却,其结构简单、润滑效果好,减少了节能增效器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汽车传动系统中能 充分利用汽车行驶的惯性能量的汽车节能增效器,特别是汽车节 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会频繁地出现速度变化,常伴有加速、减 速和滑行运动,有时是发动机驱动车辆,也有时是汽车惯性反向 驱动发动机,而这些变化驾驶员无法随时掌握和控制,所以在汽 车行驶过程中所具有的惯性能量通过传动轴传到发动机产生倒拖 时白白地浪费掉,这样就造成了惯性能量的损失、油料消耗增加, 同时加大了汽车行驶过程中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为了充分利用汽车行驶中的惯性能量,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撞击、倒拖及节省燃油,专利申请号为200620116903. 7授权公告 号CN2929432Y的申请人公开了一种汽车增效器,该汽车增 效器安装于传动系统中,其外壳体内装有棘爪轮,棘轮盘通过轴 承与棘爪轮连接,棘轮盘与棘爪轮相同直径的外圆周上有与滑套 内齿啮合的轮齿,在棘爪轮与棘轮盘的贴合面上粘附有一层塑胶 盘面,塑胶盘面上有右旋的螺旋凸棱,在棘轮盘的相对应盘面上 也有右旋凸棱;棘爪在棘轮的外圆周上与棘轮结合,其结合部位 在轴向位于轴承和轴承中间,滑套与棘轮盘、棘爪轮外圆周上啮 合的轮齿为斜齿。上述的汽车增效器,在汽车滑行行驶过程中两个高速运转的 轴承及啮合的轮齿需要润滑油给予润滑和冷却降温,以保证汽车 增效器的正常工作。但目前其润滑油的供给依赖壳体内腔的润滑3油以自然渗透形式供给,导致润滑效果差,润滑油损耗大,轴承易 发热损坏,车辆滑行累积到一定数量的公里数后必须停车休息,以 便恢复润滑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汽车节能增效器所存在的上 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循环润滑且具有良好润滑效果的 汽车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节 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汽车节能增效器包括壳体、棘爪座、棘爪、 棘轮盘和若干个轴承,上述的棘爪座、棘轮盘均位于壳体内,壳 体内部为一个封闭的腔室,上述的棘爪铰接在棘爪座上,且棘爪 能嵌于棘轮盘的棘齿上,上述的轴承设于棘爪座与棘轮盘之间, 其特征在于,该润滑结构包括设在棘轮盘上的导油体和若干个贯 穿棘轮盘的油孔,所述的导油体设置在棘轮盘外侧,当棘轮盘转 动时导油体能使壳体与棘轮盘之间的润滑油进入棘轮盘的油孔内 并从另一端流出。本汽车节能增效器安装在汽车传动系统中,棘轮盘套接在棘 爪座上,棘轮盘的油孔一端与导油体相通,另一端与棘轮盘与棘 爪座的间隙相通。棘爪座、棘轮盘均位于壳体内,并在壳体的空 腔内充满润滑油,通过壳体将整个节能增效器内部形成一个封闭 结构。当汽车加速或减速时,促使棘轮盘加速或减速,此时棘轮 盘与位于棘轮盘外侧的导油体之间会形成一个转速差,导油体将 壳体内的润滑油推送到油孔内并进入到棘齿与棘爪的啮合处以及 轴承处起润滑作用。在上述的汽车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中,所述的导油体由呈 环状的定环和动环组成,动环套在定环外侧,定环与上述的棘轮 盘固连,所述的定环上具有若干个贯穿的导油孔,导油孔的一端导油孔的另一端设有主齿轮,所述的主 齿轮与动环内侧的齿牙相啮合。棘轮盘转动时定环与棘轮盘同步转动,此时定环通过齿轮带 动动环转动。因为动环轴向固定,而周向浮动设置,所以汽车在 加速或减速时,定环与动环之间会形成一个转速差,此时润滑油 能从定环与动环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定环的导油孔内,再进入到油 孔内,实现润滑作用。在上述的汽车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中,所述的导油孔内设 有副齿轮,所述的副齿轮与主齿轮相啮合。当定环转动时,通过 主动轮带动动环转动的同时,也带动副齿轮转动,设置成此结构 能较好使润滑油往导油孔内推进。在上述的汽车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中,所述的定环上均布 的设有1 6个导油孔,所述的导油孔内均设有主齿轮和副齿轮。 此设置将滑润油快速的推进到棘轮盘内侧,使润滑更充分。在上述的汽车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中,所述的棘爪座上套 接有两个轴承,所述的两个轴承分别位于棘爪的两端面处,上述 的油孔的出口位于一个轴承的端部处。棘爪位于两个轴承中间, 使汽车节能增效器的结构更合理、传动稳定性好。将油孔设置成 此结构,使润滑油能对轴承起到润滑和冷却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 本汽车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通过棘轮盘与动轮之间的速 度差即可推进润滑油,实现节能增效器内轴承的润滑和冷却,其 结构简单、润滑效果好。2、 壳体内部充满润滑油,润滑油通过油孔进入到轴承,棘齿、 棘爪的间隙,再进入到另一个轴承,又回到壳体的空腔内,所以 该结构的润滑结构可以使汽车节能增效器内的润滑油循环使用, 轴承的冷却效果好,同时降低了润滑油的消耗,减少了汽车节能增效器的内部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汽车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汽车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汽车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的导油体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3、棘爪座;4、棘爪;5、棘轮盘;51、棘齿;52、油孔;6、轴承;7、导油体;71、定环;71a、导油孔;72、动环;72a、齿牙;8、主齿轮;9、副齿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汽车节能增效器包括壳体1、棘爪座3、棘爪4、棘轮盘5和两个轴承6,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设置在壳体1内用于汽车节能增效器的润滑。棘爪座3、棘轮盘5均位于壳体1内,棘轮盘5内部具有棘齿51,并在侧壁上开有两个分别贯穿棘轮盘5的油孔52,棘轮盘5套接在棘爪座3上。在棘爪座3上铰接有六个棘爪4,棘爪4位于棘轮盘5与棘爪座3之间并能嵌于棘轮盘5的棘齿51上与棘齿51相配合。轴承6位于棘轮盘5和棘爪座3之间,沿轴向分别位于棘爪4的两侧,并设置在油孔52的内侧。壳体1内部形成为一个封闭的腔室,使用时在壳体1内部的空腔内充满润滑油。本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包括开设在棘轮盘5上的两个油孔52和套接在棘轮盘5外侧的一个导油体7,当棘轮盘5转动时导油件7能使壳体1与棘轮盘5之间的润滑油进入棘轮盘5的油孔52处。如图3所示,导油体7由呈环状的定环71、动环72及两者之间的主齿轮8和副齿轮9组成。动环72内侧具有齿牙72a,动环72套在定环71外侧,动环72轴向固定周向浮动。定环71套接并固连在棘轮盘5上,定环71上具有四个贯穿定环71侧壁的导油孔71a,导油孔71a的一端与油孔52相连通;主齿轮8和副齿轮9设置在导油孔71a的另一端并分别铰接在棘爪座3上,主齿轮8与副齿轮9相啮合,主齿轮8与动环72内侧的齿牙72a相啮合。当汽车匀速行驶时,与棘轮盘5固定的定环71和套接在定环71外侧的动环72之间没有速度差,定环71和动环72 —起同速转动,壳体1内的润滑油不会进入到棘轮盘5的油孔52内。当汽车加速或减速时,定环71通过主齿轮8带动动环72转动并与动环72产生一个速度差,此时壳体1空腔内的润滑油通过定环71与动环72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导油孔71a内,因为副齿轮9和主齿轮8转动时能使润滑油具有 一 个向导油孔71 a推进的力,所以润滑油能顺利的被推送到油孔52内,并进入如图l所示的左侧的轴承6上,再进入到棘爪4与棘齿51的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汽车节能增效器包括壳体(1)、棘爪座(3)、棘爪(4)、棘轮盘(5)和若干个轴承(6),上述的棘爪座(3)、棘轮盘(5)均位于壳体(1)内,壳体(1)内部为一个封闭的腔室,上述的棘爪(4)铰接在棘爪座(3)上,且棘爪(4)能嵌于棘轮盘(5)的棘齿(51)上,上述的轴承(6)设于棘爪座(3)与棘轮盘(5)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润滑结构包括设在棘轮盘(5)上的导油体(7)和若干个贯穿棘轮盘(5)的油孔(52),所述的导油体(7)设置在棘轮盘(5)外侧,当棘轮盘(5)转动时导油体(7)能使壳体(1)与棘轮盘(5)之间的润滑油进入棘轮盘(5)的油孔(52)内并从另一端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汽车节能增效器包括壳体(1)、棘爪座(3)、棘爪(4)、棘轮盘(5)和若干个轴承(6),上述的棘爪座(3)、棘轮盘(5)均位于壳体(1)内,壳体(1)内部为一个封闭的腔室,上述的棘爪(4)铰接在棘爪座(3)上,且棘爪(4)能嵌于棘轮盘(5)的棘齿(51)上,上述的轴承(6)设于棘爪座(3)与棘轮盘(5)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润滑结构包括设在棘轮盘(5)上的导油体(7)和若干个贯穿棘轮盘(5)的油孔(52),所述的导油体(7)设置在棘轮盘(5)外侧,当棘轮盘(5)转动时导油体(7)能使壳体(1)与棘轮盘(5)之间的润滑油进入棘轮盘(5)的油孔(52)内并从另一端流出。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节能增效器的润滑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导油体(7)由呈环状的定环(71)和动环(72) 组成,动环(72)套在定环(71)外侧,定环(71)与上述的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正银高岩良韩世忠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亿邦节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