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炉用强对流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53361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保护气氛下金属热处理炉用强对流冷却热装置,由多根辊子组成的物料辊底式通道,在物料辊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左水冷套右水冷套,在物料通道的上下装有上喷嘴、下喷嘴,上喷嘴装在上部稳压风箱的下部,下喷嘴装在下部稳压风箱的上部;上风箱和下部风箱通过侧面风道与以直联方式与本装置钢结构联结的气密循环风机出风口相连;在上部稳压风箱与风机之间横置装有水/气换热器。横置在上稳压风箱上部的高效水/气换热器对保护气进行冷却,还解决了传统的设置左右两台换热器而造成的上下两路气体温度/流量差异的弊病。风道设置在强对流装置外壳的一侧,而将换热器安装口设置在另一侧。结构更加紧凑合理,拆卸简便,便利使用和维护,减轻维修难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散热冷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保护气氛下金属热处理炉用强对流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材料为获得特定的机械性能,需通过热处理获得特定的金相组织;为达到此 目的,很多材料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按照一定工艺曲线快速冷却,工艺上对开始冷却温 度、冷却速率和表面质量有特定要求。目前金属热处理快速冷却装置主要有水冷却,气雾冷 却,空气冷却和保护气冷却。保护气冷却又有外循环冷却和内循环冷却。现有的保护气内 循环冷却装置将循环风机出风道分设在冷却装置两侧,装置内回风道两侧分别安装两个独 立的换热器,结构复杂庞大,不利于设备维护和换热器的拆装维修。另一种经过改进的强对 流冷却装置虽将两个分置两侧的换热器合并一体,但循环风机出风道仍然设在冷却装置两 侧,不便于换热器拆装、更换、清洗。对于需要经常对换热器进行清扫,维护的使用环境,采 用两侧设置风道的传统设计不便于换热器的拆卸,往往需要先拆除一侧的风道才能取出换 热器,实际使用中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护气氛下金属热处理炉用强对流 冷却装置。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种保护气氛下金属热处理炉用强对流冷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多根辊子 (7)组成的物料(8)辊底式通道,在物料辊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左水冷套(9)右水冷套 (4),在物料通道的上下装有上喷嘴(5)、下喷嘴(6),上喷嘴(5)装在上部稳压风箱(11)的 下部,下喷嘴(6)装在下部稳压风箱(10)的上部;上风箱(11)和下部风箱(10)通过侧面 风道(3)与以直联方式与本装置钢结构联结的气密循环风机(1)出风口相连;在上部稳压 风箱与风机之间横置装有水/气换热器(2)。 气密循环风机以直联方式安装在强对流冷却热装置顶部;气密循环风机出风口和 风道设置在本装置的一侧,另一侧设有气/水换热器安装口 ;单一的气/水换热器横置在本 装置壳体内的上稳压风箱的上部与循环风机入风口之间;上稳压风箱的下部、下稳压风箱 的上部之间均匀布置有喷嘴。 本技术效果是 本装置将所有必备设备集成于冷却装置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充分考虑冷却 室内部气流组织,这样可根据冷却要求加大保护气循环风量,达到气体与固体间换热的极 限,而不会因加大风量对相邻设备的气氛和温度造成影响。另外,保护气通过单一的高效换 热器对保护气进行冷却,不仅结构简单,还解决了由于两台换热器造成的上下两路气体温 度差异的问题;同时将上下风箱的连接风管置于一侧,大大方便了换热器的拆卸和安装。由于冷轧、冷拔钢材热处理时,冷轧液挥发而在换热器表面积累结晶垢,换热器一般需要经常 清洁。本专利技术装置中配备的、单一的横移式高效换热器特别适用于换热器经常性的清洁。附图说明图1是金属热处理炉用强对流冷却热装置的A-A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金属热处理炉用强对流冷却热装置的B-B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金属热处理炉用强对流冷却热装置的C-C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种保护气氛下金属热处理炉用强对流冷却热装置,由多根辊子(7)组成的物料 (8)辊底式通道,在物料辊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左水冷套(9)右水冷套(4),在物料通道的 上下装有上喷嘴(5)、下喷嘴(6),上喷嘴(5)装在上部稳压风箱(11)的下部,下喷嘴(6) 装在下部稳压风箱(10)的上部;上风箱(11)和下部风箱(10)通过侧面风道(3)与以直联 方式与本装置钢结构联结的气密循环风机(1)出风口相连;在上部稳压风箱与气密循环风 机之间横置装有水/气换热器(2)。 气密循环风机以直联方式安装在强对流冷却热装置顶部;气密循环风机出风口和 风道设置在本装置的一侧,另一侧设有气/水换热器安装口 ;单一的气/水换热器横置在本 装置壳体内的上稳压风箱的上部与循环风机入风口之间;上稳压风箱的下部、下稳压风箱 的上部之间均匀布置有喷嘴。 装在顶部的气密循环风机使风机入口 /出口间产生压差,在此压差的作用下,保 护气通过侧面的风管到达上部和下部风箱内,然后通过喷流管喷射到物料,最后保护气通 过两侧和上风箱之间的空隙向上通过换热器到达风机吸风口进入气密循环风机。在此过程 中,物料两侧的水冷套对其冷却,通过上下喷流管喷出的大量高速气流加速冷却速率,使此 过程达到气体与固体换热的极限速率;通过调节气密循环风机流量还可以调节冷却速率以 符合工艺要求。 —种保护气氛下金属热处理炉用强对流冷却装置。其钢结构外壳为气密焊接结 构。本强对流冷却装置中间设有物料(钢板、钢棒或钢管等)通过的辊底式通道。辊底式 通道的左右两测均设置水冷套。在辊底式通道的上下按照一定距离设置带有一定数量喷嘴 的稳压风箱,上喷嘴装在上稳压风箱的下部,下喷嘴装在下稳压风箱的上部;强对冷却热装 置顶部装有气密循环风机,在上稳压风箱与循环风机之间装有单一的高效水/气换热器, 气流经上下喷嘴高速喷出,经与物料换热后,热气流从上稳压风箱与钢结构壳体间的空隙 进入设置在上稳压风箱上部的高效水/气换热器。热气流经换热器冷却后进入以直联方式 安装在本装置顶部的气密循环风机,经气密循环风机加压后,气体从单侧的风机出风口喷 出、并经单侧风道分别进入上下稳压风箱。本装置将所有必备设备集成于强对流冷却装置 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大大便利了使用维护。横置在上稳压风箱上部的高效水/气换热 器对保护气进行冷却,不仅结构简单,便于拆装,还解决了由于传统上设置左右两台换热器 而造成的上下两路气体温度/流量差异的弊病。 对于需要经常对换热器进行清扫,维护的使用环境,采用两侧设置风道的传统设 计不便于换热器的拆卸,往往需要先拆除一侧的风道才能取出换热器,实际使用中非常不方便。本技术将风道设置在强对流装置外壳的一侧,而将换热器安装口设置在另一侧。 换热器拆卸非常简便,大大减轻了工作难度。 例如在高压锅炉管T91,T23和某些合金钢棒材的正火工艺中,要求钢管以1020°C 或更高的温度开始快速降温至65(TC或以下,冷却速率大于150°C /分钟。本技术的应 用可实现对此类金属材料做快速冷却,冷却速度可调;设备安装在保护气氛热处理炉之后 使用,可满足热处理冷却速率要求,实现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等工艺目标。权利要求一种金属热处理炉用强对流冷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多根辊子(7)组成的物料(8)辊底式通道,在物料辊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左水冷套(9)右水冷套(4),在物料通道的上下装有上喷嘴(5)、下喷嘴(6),上喷嘴(5)装在上部稳压风箱(11)的下部,下喷嘴(6)装在下部稳压风箱(10)的上部;上风箱(11)和下部风箱(10)通过侧面风道(3)与以直联方式与本装置钢结构联结的气密循环风机(1)出风口相连;在上部稳压风箱与风机之间横置装有水/气换热器(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热处理炉用强对流冷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密循环 风机以直联方式安装在强对流冷却热装置顶部;气密循环风机出风口和风道设置在本装置 的一侧,另一侧设有气/水换热器安装口 ;单一的气/水换热器横置在本装置壳体内的上稳 压风箱的上部与循环风机入风口之间;上稳压风箱的下部、下稳压风箱的上部之间均匀布 置有喷嘴。专利摘要一种保护气氛下金属热处理炉用强对流冷却热装置,由多根辊子组成的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热处理炉用强对流冷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多根辊子(7)组成的物料(8)辊底式通道,在物料辊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左水冷套(9)右水冷套(4),在物料通道的上下装有上喷嘴(5)、下喷嘴(6),上喷嘴(5)装在上部稳压风箱(11)的下部,下喷嘴(6)装在下部稳压风箱(10)的上部;上风箱(11)和下部风箱(10)通过侧面风道(3)与以直联方式与本装置钢结构联结的气密循环风机(1)出风口相连;在上部稳压风箱与风机之间横置装有水/气换热器(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和杨建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阿瑞斯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