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扭矩连续旋转型SMA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49206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扭矩连续旋转型SMA电机,其中,至少两个驱动单元串联安装在主轴上,通过顺次作动每个驱动单元带动主轴连续转动。驱动单元主要由SMA丝、弹簧、旋转盘、棘轮和棘爪构成。其中,SMA丝的一端通过压扁的不锈钢管安装到陶瓷支座上,陶瓷支座再安装到电机的上板上。SMA丝的另一端通过陶瓷滑轮安装在旋转盘上。弹簧的一端挂在旋转盘上,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栓安装到底板上。棘爪安装在旋转盘上,同时它又被安装在旋转盘上的弹簧片压紧并且和棘轮啮合,棘轮通过键槽安装到主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SMA丝和弹簧联合作动,构成驱动单元,输出扭矩大;SMA丝作为驱动元件,通电加热效率高;主轴和旋转盘之间采用棘轮棘爪连接,实现了单向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SMA丝的形状记忆效应和摩擦棘轮原理设计的一种能够连续旋转并输出较大扭矩(相对于相同重量下的普通电机)的机构。
技术介绍
很多机构或系统(如航天器)需要功重比大的电机进行驱动,如航天飞船舱门的开启,太阳能帆板角度调整、飞机发动机矢量喷口转向等,目前这些地方多使用普通电机。但它们体积大,重量重,提高了航空航天飞行器的飞行成本,甚至某些地方由于安装空间狭小,而要求输出扭矩较大,普通电机根本不能使用。解决这些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利用新材料(如形状记忆合金,英文縮写SMA)发展一种新型的高功重比,大扭矩连续旋转的电机。 在利用SMA研制电机上上,国内外都有了一定的进展,提出了多种设计方案,主要有直线型电机和旋转型电机两类方案。直线型电机方案主要以基于内嵌式形状记忆合金电机的组合式拟人机械手(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018786)为代表,这类直线型电机的结构、原理及其所实现的功能都和本申请的大扭矩连续旋转型SMA电机不同,在此不作讨论。另一类设计方案为旋转型电机,其中以Smith,W.K.提出的活塞式偏心曲柄型热机最具有代表性(参见《形状记忆合金》,174页,日,舟久保熙康编),其结构如图l所示,它由飞轮1、SMA弹簧2、驱动单元3、曲轴4组成。飞轮1连接到曲轴4上,每个驱动单元3分别和曲轴相连。工作时,顺次对各个驱动单元3加热(加热方法未给出),每个驱动单元3依次作动,从而使曲轴连续旋转,输出扭矩。活塞式偏心曲柄型热机虽然具有能连续运转、输出扭矩等特点,但其也具有致命的缺点 (1)采用SMA弹簧作为驱动源,使得输出扭矩很小(在丝径相同的情况下,SMA弹簧输出的力要比SMA丝小很多)。 (2)没有考虑对SMA弹簧的安装及加热方式,现有技术中,SMA弹簧加热远不如SMA丝方便高效。 (3)对SMA弹簧的通电加热开始和结束时间受相位角的约束,使得对加热的控制变得比较困难。在该现有技术方案中,SMA弹簧的回复伸展是靠其他SMA弹簧的收縮和/或曲轴的继续转动来完成的。具体说,图1中显示处于伸展状态的SMA弹簧在下一冲程里将进行加热收縮(致动),图1中处于收縮状态的SMA弹簧在下一冲程里将进行降温伸展(回复);这需要很难实现的加热/降温相位角的精确控制。此外,为了使SMA弹簧产生可以接受的回复力,SMA弹簧的弹簧丝一般很粗,这使得通电加热很难实现,电热丝加热或者水浴加热等,加热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出扭矩小,加热方式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输出扭矩大,加热效率高的新型大扭矩连续旋转型SMA电机。3技术方案如下至少两个驱动单元串联安装在主轴上,主轴安装在支架 上,各驱动单元通过顺次作动带动主轴连续转动。驱动单元主要包括SMA丝、弹簧、旋转盘、 棘轮和棘爪。其中,驱动单元的一个驱动端通过压扁的不锈钢管安装到陶瓷支座上,陶瓷支 座再安装到电机的上板上。驱动单元的另一驱动端通过安装在旋转盘上,弹簧的一端挂在 旋转盘上,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栓安装到底板上,棘爪安装在旋转盘上,同时它又被安装在旋 转盘上的弹簧片压紧并且和棘轮啮合,棘轮通过键槽安装到主轴上。当对一号驱动单元SMA 丝通电加热时,SMA丝收縮,拉动旋转盘旋转,旋转盘通过安装在其上的棘爪推支棘轮旋转, 棘轮通过键连接带动主轴旋转,当停止对一号驱动单元加热后,立刻对二号单元加热,二号 驱动单元的SMA收縮带动主轴继续旋转,同时,一号驱动单元在停止加热后,SMA丝慢慢冷 却,在弹簧的作用下,旋转盘向与主轴运动相反的方向旋转,同时重新拉伸SMA丝,为下一 下作动作好准备,由于旋转盘和主轴是通过棘轮棘爪连接的,因此旋转盘反向旋转不会带 动主轴旋转,当对第五号驱动单元通电完毕后再次对一号单元通电,如此循环,保证主轴连 续转动,形成稳定输出。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SMA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主轴; 多个并置的SMA丝-弹簧驱动元件,每个所述SMA丝-弹簧驱动元件都包括一根 SMA丝和用于使该SMA丝伸展回复的弹簧; 分别为每个所述SMA丝-弹簧驱动元件设置的单向旋转驱动耦合装置,所述单向 旋转驱动耦合装置在所述SMA丝-弹簧驱动元件的SMA丝收縮驱动冲程里与所述主轴保持 啮合,而在所述SMA丝-弹簧驱动元件的弹簧收縮的冲程里与所述主轴脱离啮合。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输出扭矩大,加热效率高,不受相位角的约束等优 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专利技术采用了 SMA丝和弹簧联合作动,构成驱动单元,而SMA丝通电加热后产 生的回复力要比相同丝径下的SMA弹簧加热后产生的回复力大很多,使得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 术相比,输出扭矩大大增加。 (2)本专利技术采用SMA丝作为驱动元件,SMA丝的通电加热效率远远高于SMA弹簧 (为了使SMA弹簧产生可以接受的回复力,SMA弹簧的弹簧丝一般很粗,这使得通电加热很 难实现,因为电热丝加热或者水浴加热等加热效率相对比较低;而SMA丝丝径一般很小,用 通电方法就能很好加热,加热效率高),因此和现在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加热时间更短,加热方式更简单有效。 (3)本专利技术在主轴和旋转盘之间采用单向旋转驱动耦合装置连接,使得本专利技术实 现了单向旋转致动,保证了在驱动大负载运动时不会发生因为负载过大而逆转的现象。另 外,棘轮棘爪连接还使得本专利技术驱动单元的作动不依赖于相位角,降低甚至消除了对加热/ 降温相位角进行精确控制的要求。 (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SMA丝、弹簧、陶瓷件的整装、模块化方案,其中SMA丝、弹簧、陶 瓷件可在整装完成之后再装配到电机驱动轴上,极大地便利了 SMA电机的安装、调试和/或 维修操作。 (5)本专利技术主轴设计采用了轴向传扭和周向止推键槽设计,大大简化了连接结构, 同时在保证正常传递扭矩的情况下控制了每个驱动单元安装时的累积公差,提高了安装精4度。 (6)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在有限空间内增大SMA丝的长度并同时保证绝缘性的措施, 从而大大增加了机构的裕度,增加了解锁的成功率。 (7)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新颖的SMA丝的紧固措施,采用不锈钢管套住SMA丝并压扁,然 后再穿过其上有直径大于SMA丝直径但远小于压扁后的不锈钢管的宽度的孔的陶瓷支座 来紧固,这样和现有技术相比,SMA丝更不易因机械损伤而断裂,从而提高了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附 1 : 6 :10 15 20 251为现有技术的活塞式偏心曲柄型热机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大扭矩连续旋转型SMA电机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前视图。3为图2所示的SMA电机的实施例的外观正等测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SMA电机的一个实施例的驱动单元与主轴的正等测图5为图4所示的驱动单元与主轴的正等测图。6为图4所示的驱动单元的剖视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摩擦棘轮和主轴的剖视图。 8为图7所示的摩擦棘轮和主轴的正等测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SMA丝、弹簧、陶瓷件的安装方案示意图 图标号说明飞轮2 :SMA弹簧 3 :驱动单元支板 7:压扁的不锈钢管 :弹簧ll:调节螺栓 12:陶瓷外套 :旋转盘16:陶瓷滑轮 17:摩擦棘爪 :调节螺母21 :转接轴 22 :底座:键 26:轴向键槽 27:周向键槽4:曲轴 5:主轴 8 :陶瓷支座9 :SM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SMA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主轴(5);多个并置的SMA丝-弹簧驱动元件,每个所述SMA丝-弹簧驱动元件都包括一根SMA丝(9)和用于使该SMA丝伸展回复的弹簧(10);分别为每个所述SMA丝-弹簧驱动元件设置的单向旋转驱动耦合装置(15,17,18,19),所述单向旋转驱动耦合装置在所述SMA丝-弹簧驱动元件的SMA丝收缩驱动冲程里与所述主轴(5)保持啮合,而在所述SMA丝-弹簧驱动元件的弹簧(10)收缩的冲程里与所述主轴(5)脱离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SMA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主轴(5);多个并置的SMA丝-弹簧驱动元件,每个所述SMA丝-弹簧驱动元件都包括一根SMA丝(9)和用于使该SMA丝伸展回复的弹簧(10);分别为每个所述SMA丝-弹簧驱动元件设置的单向旋转驱动耦合装置(15,17,18,19),所述单向旋转驱动耦合装置在所述SMA丝-弹簧驱动元件的SMA丝收缩驱动冲程里与所述主轴(5)保持啮合,而在所述SMA丝-弹簧驱动元件的弹簧(10)收缩的冲程里与所述主轴(5)脱离啮合。2. 根据权利要求1的SMA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向旋转驱动耦合装置包括套装固定在所述主轴上的一个棘轮(19);一个旋转盘(15),其与所述主轴同轴地设置,并可相对于所述主轴转动,所述SMA丝(9)与所述旋转盘(15)相耦合,从而使所述SMA丝(9)的收縮能驱动所述旋转盘(15)转动,一个棘爪(17),所述棘爪(17)安装在所述旋转盘(15)上,一个棘轮弹簧(18),其弹性力作用在所述棘爪(17)上而使所述棘爪(17)保持在抵靠所述棘轮(19)的状态。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MA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SMA丝-弹簧驱动元件进一步包括一个陶瓷滑轮(16),它被固定在所述旋转盘(15)上,所述SMA丝绕在陶瓷滑轮上,且所述SMA丝收縮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晓军张小勇张辉刘颖傅石雨聂景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