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式冷却塔和冷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943746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干湿式冷却塔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结构、设置在壳体中的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和设置在壳体中的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配水装置设置在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上方,并设置成将水分配到第一蒸发填充热传导填充介质上。第一集水池设置在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下方并设置成收集流经蒸发热传导介质的水。第一控制阀通过控制水的流入量来给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和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两者或两者之一供水。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和蒸发热传导介质设置成横向相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利用暖流体与周围冷空气的相互作用来冷却暖流体的冷却塔领域。
技术介绍
冷却塔广泛应用于工业中。这些冷却塔通常用于接收暖的或相对暖的流体,例如, 工业生产中的暖水。暖水经过冷却塔并通过与比暖水冷的周围空气的相互热交换作用而被 冷却,然后排出或返回到工业生产中。冷却塔包括多种结构,例如横流冷却塔,在横流冷却 塔中,空气从塔的侧面进入并横向水平地穿过填充介质,还包括逆流冷却塔,在逆流冷却塔 中,空气从填充材料的下方进入,并被抽向上方穿过填充材料。至少有两种通常类型的这样的冷却塔。第一类包括蒸发式系统,其中,水进入冷却 塔的顶部,并在落经冷却塔时与搅棒和/或薄片填充包相互作用,也称为湿介质。水本身与 周围空气接触,并通过与周围空气的接触而被冷却,然后收集到一较低的集水池中。蒸发冷 却塔可以采用多种配置,通常使用风机来使空气流经冷却塔并经过被冷却的流体,没有风 机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也是公知的。在蒸发冷却塔中,根据运行条件和环境条件,有些水将趋向于蒸发并与现有的空 气一起离开冷却塔。在某些情况下,水蒸汽可能会以可见的水蒸汽形式或羽流形式离开冷 却塔,根据位置和其他条件,这种状况有时被认为是不良状况。另一种一般类别的冷却塔是闭合回路冷却塔或干式冷却塔。干式冷却塔将要被冷 却的流体容纳在管道中,空气与管道材料相互作用,从而将流体冷却。这种干式冷却具有以 下优点,没有水蒸汽进入冷空气,因此也就没有羽流。然而,根据运行和环境温度,某些情况 下,在冷却塔的能源消耗和/或建造费用方面,干式冷却不如湿式冷却效率高。此外,在某 些情况下干冷却更多依赖于环境温度,因而不太适合于天气和环境温度在一个较宽范围内 变化的气候。干式冷却塔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风机或者也可以采用自然通风。还有一种公知的所谓的混合冷却塔,该冷却塔使流体经过蒸发式和干式热交换器 的组合件。现有技术中,这些组合件或混合冷却塔在单一模式下运行,水连续地通过一种类 型的热交换器介质(湿式或干式),然后重新收集并通过第二种不同的热交换器介质(湿式 或干式)。水连续地流经这两种热交换器。关于空气流通,通过排列介质使每个热交换器与 自身的空气通道相接触已为公众所知。也就是说,穿过两种类型热交换器的空气通道在至 少某种程度上彼此独立,因此,空气本身以平行方式流经一种或另一种介质部分。在空气流 通的平行方式中,一部分气流流经一种介质,第二部分不同的气流流经另一种介质。随后混 合这两部分气流使之从冷却塔中释放出去也为公众所知。运行和设计这种混合系统的潜在 困难是减少羽流的最佳配置依赖于运行和环境温度,当温度变化时,例如由于季节性的变 化,这种可能会产生很多的羽流或欠佳的效率。因此,期望有一种既能提供预期效率同时又能减少羽流的冷却塔。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既能获得预期效率同时又能减少羽流物的 冷却塔和冷却方法。干湿式冷却塔装置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结构,设置在壳体中的第一蒸 发热传导介质,设置在壳体中的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设置在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上方 的第一配水装置,该配水装置设置成将水分配到第一蒸发填充热传导填充介质中,设置在 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下方的第一集水池,该集水池设置成收集流经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的 水,第一控制阀,该控制阀通过控制水的流入量来给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和闭合螺旋管热 传导介质中两者或两者之一供水,其中,第一控制阀有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全部水都供给 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和另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全部水都供给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 其中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和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设置成横向相邻,第一空气通道限定在 第一配水装置和第一集水池之间,穿过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和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另一个实施例包括具有壳体装置的干湿式冷却塔装置 ,壳体装置具有进风口和出 风口,设置在壳体中的第一蒸发热传导装置,设置在壳体中的闭合螺旋管热传导装置,设置 在第一蒸发热传导装置上方的第一配水装置,该配水装置设置成将水分配到第一蒸发填充 热传导填充装置中,设置在第一蒸发热传导装置下方的第一集水装置,该集水装置设置成 收集流经第一蒸发热传导装置的水,第一控制阀装置,该控制阀装置通过控制水的流入量 来给第一蒸发热传导装置和闭合螺旋管热传导装置两者或两者之一供水,其中,第一控制 阀装置有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全部水都供给第一蒸发热传导装置,和另一个位置,在该位 置上,全部水都供给闭合螺旋管热传导装置,其中闭合螺旋管热传导装置和第一蒸发热传 导装置设置成横向相邻,第一空气通道限定在第一配水装置和第一集水装置之间,穿过第 一蒸发热传导装置和闭合螺旋管热传导装置。设置有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结构的冷却塔的干湿式冷却方法的另一个实 施例,包括利用设置在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上方的第一配水装置将水分配给设置在壳体中 的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配水装置设置成将水分配到第一蒸发填充热传导填充介质上,将 水分配给设置在壳体中的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利用设置在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下方的 第一集水池收集水,该集水池设置成收集流经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的水,利用第一控制阀 控制水的流入量来给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和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两者或两者之一供水, 其中,第一控制阀有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全部水都供给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和另一个位 置,在该位置上,全部水都供给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其中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和第一 蒸发热传导介质设置成横向相邻,第一空气通道限定在第一配水装置和第一集水池之间, 穿过第一蒸发热交换介质和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这里非常宽泛地列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其详细 描述,更好的认识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贡献。当然,这里还有一些将在下文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附加 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将成为附加的权利要求的主题。在这方面,在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之前,应该明确,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 所申请的具体结构以及说明书或附图中所表述或图示的构件的布置。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所述实 施例之外的其它实施例,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实践和实现。同样,这里使用的措词和 术语以及摘要仅是为了描述需要,不能看作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定。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公开基于的这个概念可以很容易地作为实现 本专利技术的多个目的的其它结构、方法和系统的基础。因此,应该认为权利要求包括了所有不 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等同物。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 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冷却塔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是相应于图1的视图和实施例的图解气流图。图3是相应于图1的视图和实施例的另一种图解气流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冷却塔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是相应于图4的视图和实施例的图解气流图,示出了进一步的变化。图6是相应于图4的视图和实施例的图解气流图,示出了进一步的变化。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冷却塔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即能获得预期效率同时又能减少羽流的冷 却塔和冷却方法。现在参照附图来说明优选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 部件。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常的、完 全对称的结构,如图所示,空气进入冷却塔10的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湿式冷却塔,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结构;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设置在壳体内的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设置在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上方的第一配水装置,该配水装置设置成将水分配到第一蒸发填充热传导填充介质中;设置在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下方的第一集水池,该集水池设置成收集流经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的水;第一控制阀,该控制阀通过控制水的流入量来给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和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两者或两者之一供水,其中,第一控制阀有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第一小部分水供给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和另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第二小部分水供给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其中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和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设置成横向相邻,第一空气通道限定在第一配水装置和第一集水池之间,穿过第一蒸发热传导介质和闭合螺旋管热传导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格里高利P亨切尔斯考特T玛瑞尔
申请(专利权)人:斯必克冷却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