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为敦专利>正文

木地板接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42305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木地板接合结构,该木地板接合结构具有一接合本体,且该接合本体的两相对侧分别凸伸有一接合端,并于该接合本体底面设有一黏贴层,且该黏贴层直接与一待铺设平面相互黏合,而该接合本体的各接合端分别对应嵌合于一木地板侧边中,且该各木地板借该接合本体相互组合时,该各木地板外露的表面相对接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组装简单快速的功效,而使一般消费者可自行进行铺设作业,不需要额外铺设夹板,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在进行木地板铺设作业时,不会产生施工噪音,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及材料成本,使一般消费者皆能接受,并进而有效提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竞争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地板,尤其涉及一种木地板接合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木地板具有天然木纹,因此深受消费者青睐,如图5所示,现有的木地板51结构,其一侧端形成有一公榫52,并于该木地板51相反该公榫52的另一侧端则形成有一母榫53,而该木地板51的铺设作业,先于地面上铺设有一防潮布54,再于防潮布54上钉设有一夹板层55,而后再将一木地板51上的母榫53插设于另一木地板51b的公榫52b上接续组合,并利用钉枪以打入一接合钉56而将木地板51与夹板5层5相互钉合固定,通过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完成木地板的铺设作业。 上述现有木地板的铺设方式,由于必须借由打入接合钉56以将木地板51与夹板层55相互钉合固定,除了于施工时会造成极大的噪音声响外,更要一片一片的慢慢接合调整,而使得铺设木地板51的作业时间无法縮短,且具有一定的组装困难度, 一般消费者并无法自行进行铺设作业;再者,以现有木地板51的铺设方式于铺设完成后,如日后对木地板51进行汰旧换新时,未同时更换该夹板层55,即会因夹板层55已松动而有异音产生,然而若于更换木地板51作业时,同时将该夹板层一同更换则会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木地板接合结构,其具有组装简单快速的功效,而使一般消费者可自行进行铺设作业,不需要额外铺设夹板,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在进行木地板铺设作业时,不会产生施工噪音,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及材料成本,使一般消费者皆能接受,并进而有效提升本技术的竞争力。为达前述的目的,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木地板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木地板接合结构具有一接合本体,且该接合本体的两相对侧分别凸伸有一接合端,并于该接合本体底面设有一黏贴层,该黏贴层可直接与一待铺设平面相互黏合,而该接合本体的各接合端可分别对应嵌合于一木地板侧边中,且该各木地板借该接合本体相互组合时,该各木地板外露的表面呈相对接合的态样。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组装简单快速的功效,而使一般消费者可自行进行铺设作业,不需要额外铺设夹板,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在进行木地板铺设作业时,不会产生施工噪音,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及材料成本,使一般消费者皆能接受,并进而有效提升本技术的竞争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现有木地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照图l,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木地板接合结构,其具有一接合本体ll,且该接合本体11的两相对侧分别向外凸伸有一接合端12a、12b,而该接合本体11底部则往下延伸有一身部13,并于该接合本体11的身部13底面设有一黏贴层14,而该黏贴层14供一背胶涂设,或供一背胶涂设后再于该背胶上设置有一离形纸(图中未示),而当撕下该离形纸后该黏贴层14同样可提供一黏着功效,如此一来,该接合本体11即借该黏贴层14而直接与一待铺设平面(如水泥地、瓷砖、木板表面或大理石等)相互黏合,再者,该接合本体11的各接合端12a、12b可分别对应嵌合于二木地板21、22侧边中,而各木地板21、22的侧边形成有与该接合本体11接合端12形状相互对应的嵌合槽211、221,且该各嵌合槽211、221的内径略大于所对应的接合端12a、12b的外径,并借此即可快速将两木地板21、22相互嵌合在一起。 接着请参阅图2,当利用本技术的接合结构进行铺设木地板作业时,先以该接合本体11 一侧的接合端12a而插设于一木地板21侧边的嵌合槽211中,而后即可令另一木地板22可以其嵌合槽221而对应嵌合于该接合本体11另一侧的接合端12b上,并借以使该二木地板21、22可快速相对接合,且当该二木地板21、22相互组合时,该二木地板21、22外露的表面呈相对接合的态样,而借该接合本体11其身部13底面的黏贴层14是可黏着于一待铺设平面31上,而能达到方便组合黏贴的功效。 由于该接合本体11于接合该二木地板21、22时,该二木地板21、22外露的表面呈相对接合的态样,亦即,该接合本体11会被包覆于该二木地板21、22内部而不会影响木地板的表面外观,因此该接合本体11即可以用塑胶或其它不同于木地板的材质所一体制成,而具有成本低廉且制造容易的优点。 另如图3及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态样,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是在于,该接合本体11身部13相对于各接合端12a、12b的下方位置处更分别往内凹设有一凹接部15a、15b,而该木地板21的嵌合槽211、221下方则形成有一与该接合本体11凹接部15a、15b相互对应的卡接部212、222,借此,当该木地板21、22与该接合本体ll相互接合时,该木地板21、22与该接合本体11即可同时借由其嵌合槽211、221与接合端12a、12b嵌接,以及其卡接部212、222与凹接部15a、15b的卡合而提供更佳的嵌合固定功效。 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技术借由于该接合本体底面具有一黏贴层,而可直接与一待铺设平面(如水泥地、瓷砖、木板表面)相互黏合,因此具有组装简单快速的优点,而使一般消费者皆可自行进行铺设作业。 2、本技术借由于该接合本体底面具有一黏贴层,而可直接与一待铺设平面(如水泥地、瓷砖、木板表面)相互黏合,因此不再需要额外铺设夹板,而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且一般夹板制造时都会添加有甲醛溶液,因此若不用铺设夹板,即可减少甲醛使用的危害。 3、本技术借由该接合本体而可快速将二木地板快速嵌合,并借其黏贴层而可直接黏合固定于待铺设平面上,因此于木地板铺设作业时不需使用钉枪,而无施工噪音。 4、本技术具有可于日后进行木地板的更换作业时,可省去需更换夹板层的浪费,并借由本技术不需使用夹板层而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及材料成本,而使一般消费者皆能接受,并进而有效提升本技术的竞争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地板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木地板接合结构具有一接合本体,且该接合本体的两相对侧分别凸伸有一接合端,并于该接合本体底面设有一黏贴层,且该黏贴层直接与一待铺设平面相互黏合,而该接合本体的各接合端分别对应嵌合于一木地板侧边中,且该各木地板借该接合本体相互组合时,该各木地板外露的表面相对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木地板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木地板接合结构具有一接合本体,且该接合本体的两相对侧分别凸伸有一接合端,并于该接合本体底面设有一黏贴层,且该黏贴层直接与一待铺设平面相互黏合,而该接合本体的各接合端分别对应嵌合于一木地板侧边中,且该各木地板借该接合本体相互组合时,该各木地板外露的表面相对接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地板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木地板侧边形成有与 该接合本体接合端形状相互对应的嵌合槽。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地板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槽的内径略大于该 接合端的外径。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为敦
申请(专利权)人:康为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