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瑞玉专利>正文

电动车的动力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40986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车的动力箱体,包括:箱体,在箱体上设置有前端主动箱体、后端从动箱体、第一碟刹机构安装架、箱体前悬挂架、箱体后悬挂架、中间箱体结构,前端主动箱体位于箱体的前部位置,在前端主动箱体的上侧有箱体前悬挂架,在箱体的后部位置有后端从动箱体,在后端从动箱体的上侧有第一碟刹机构安装架和箱体后悬挂架,在前端主动箱体与后端从动箱体之间设置有中间箱体结构,解决了现有电动自行车的传动电机容易发热工作性能差和设置的抱刹机构刹车性能差的问题,具有非常强的创造性和实用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的动力箱体,属于电动自行车动力机构
技术背景目前大量使用的电动自行车,其传动电机是安装于后轮的轴毂上的,这种安装结构的电机由于处于一个密封的腔体中,其散热性能比较差,电机容易发热。 另外目前电动车是采用抱刹机构,与碟片式刹车机构相比刹车性能较差,同时后轮上的抱刹机构与电机机构又是安装于同一传动轴位置上,这样就造成了后轮刹车机构与电机机构在结构上的布置困难,使得后轮的刹车机构的性能更差,这也是目前电动车事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颖的电动车的动力箱体,将电动自行车的传动电机和后轮碟片式刹车机构设置于动力箱体上,以实现电动自行车良好的传动电机工作性能和良好的刹车性能的目的。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电动车的动力箱体,包括箱体,在箱体上设置有前端主动箱体、后端从动箱体、第一碟刹机构安装架、箱体前悬挂架、箱体后悬挂架、中间箱体结构,前端主动箱体位于箱体的前部位置,在前端主动箱体的上侧有箱体前悬挂架,在箱体的后部位置有后端从动箱体,在后端从动箱体的上侧有第一碟刹机构安装架和箱体后悬挂架,在前端主动箱体与后端从动箱体之间设置有中间箱体结构。 在第一碟刹机构安装架的相邻位置上还可设置一第二碟刹机构安装架,第二碟刹机构安装架与第一碟刹机构安装架配合使用构成碟式刹车机构的安装固定架。 所述的动力箱体上还设置有电机罩,电机罩安装于箱体上,当电机安装完毕后,电机罩罩于电机上并与箱体的前端主动箱体连接固定。 前端主动箱体结构中设置有加强筋A、加强筋B、加强筋C、加强筋D、环形加强筋、电机罩连接孔、电机连接孔A、电机连接孔B、电机动力轴孔、通风孔、通风与电机连接孔C结构,在前端主动箱体结构的中心为环形加强筋,环形加强筋由内外二圈圆形加强筋和径向辐条所构成,环形加强筋内圈的圆形加强筋为电机动力轴轴毂,环形加强筋的中心孔为电机动力轴孔,环形加强筋内外二圈圆形加强筋通过多条径向辐条连接构成加强结构,在径向辐条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多个通风与电机连接孔C,通风与电机连接孔C呈圆周布置,用于安装小型结构电机和进行通风,在环形加强筋外圈的圆形加强筋上设置有多个电机连接孔B,电机连接孔B呈圆周布置,用于安装中型结构电机,在环形加强筋外圈的圆形加强筋的外侧呈径向辐射状设置有多条加强筋B和加强筋C,在加强筋B与加强筋C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加强筋B、加强筋C与前端主动箱体结构的外围圆形壳体结构相连接,在前端主动箱体结构的外围圆形壳体结构中设置有加强筋A,在加强筋A上设置有电机连接孔A,电机连接孔A呈圆周布置,用于安装大型结构电机,在前端主动箱体结构的外围圆形壳体结构中还设置有加强筋D,在加强筋D上设置有电机罩连接孔。 箱体前悬挂架、箱体后悬挂架结构在箱体上呈前后位置结构设置,动力箱体通过箱体前悬挂架、箱体后悬挂架悬挂于电动车上。 电机罩上设置有格栅风孔结构,当电机及电机风扇转动时,通过格栅风孔对电机进行风冷却。电机罩上设置有电机罩前悬挂架结构,电机罩前悬挂架与箱体前悬挂架、箱体后悬挂架相配合将动力箱体悬挂安装于电动车上,在电机罩另一侧上设置有电机罩下吊架。 箱体为整体式结构,在箱体的前端主动箱体结构中可安装所有规格的电动车电机。 本技术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了本技术的电动车的动力箱体,使得电动自行车的传动电机的工作环境大为改善,工作性能大为提高,不再有电机发热的现象存在,同时由于改进了后轮上的安装结构与位置,使得在后轮上能够设置刹车性能良好的碟片式刹车机构,电动自行车的刹车性能大为提高,这样大大的提高了电动自行车的行驶安全性,可以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电动自行车的传动电机容易发热工作性能差和设置的抱刹机构刹车性能差的问题,具有非常强的创造性和实用性,因而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附图说明图1 :是本技术电动车的动力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技术电动车的动力箱体的箱体结构部分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技术电动车的动力箱体的箱体结构部分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技术电动车的动力箱体的箱体结构部分的主视图; 图5 :是本技术电动车的动力箱体的箱体结构部分的俯视图; 图6 :是本技术电动车的动力箱体的箱体结构部分的仰视图; 图7 :是本技术电动车的动力箱体的箱体结构部分的后视图; 图8 :是本技术电动车的动力箱体的电机罩结构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 :是本技术电动车的动力箱体的电机罩结构部分的主视图; 图10 :是本技术电动车的动力箱体的电机罩结构部分的俯视图; 图11 :是本技术电动车的动力箱体的电机罩结构部分的仰视图。 图1中1、箱体2、电机罩 图2中1、箱体11、前端主动箱体12、后端从动箱体 13、第一碟刹机构安装架 14、第二碟刹机构安装架 15、箱体前悬挂架 16、箱体后悬挂架 17、中间箱体 U1、加强筋A 112、加强筋B113、加强筋C 114、加强筋D 115、环形加强筋 116、电机罩连接孔 117、电机连接孔A 118、电机连接孔B 119、电机动力轴孔 120、通风孔 图3、7中1、箱体11、前端主动箱体 12、后端从动箱体 13、第一碟刹机构安装架 14、第二碟刹机构安装架 15、箱体前悬挂架 16、箱体后悬挂架 17、中间箱体 118、电机连接孔B 119、电机动力轴孔 120、通风孔 121、通风与电机连接孔C 图4中1、箱体11、前端主动箱体 12、后端从动箱体 13、第一碟刹机构安装架14、第二碟刹机构安装架 15、箱体前悬挂架 16、箱体后悬挂架17、中间箱体 111、加强筋A 112、加强筋B113、加强筋C 114、加强筋D 115、环形加强筋 116、电机罩连接孔 117、电机连接孔A 118、电机连接孔B 119、电机动力轴孔 120、通风孔 121、通风与电机连接孔C 图5中1、箱体 11、前端主动箱体 12、后端从动箱体 13、第一碟刹机构安装架 14、第二碟刹机构安装架 15、箱体前悬挂架 16、箱体后悬挂架 17、中间箱体 图6中1、箱体 11、前端主动箱体 12、后端从动箱体 14、第二碟刹机构安装架 17、中间箱体 图8中2、电机罩 21、壳体结构 22、格栅风孔 23、电机罩前悬挂架 24、电机罩下吊架 图9中2、电机罩 21、壳体结构 23、电机罩前悬挂架 24、电机罩下吊架 图10、11中2、电机罩21、壳体结构 22、格栅风孔 23、电机罩前悬挂架 24、电机罩下吊架 25、凹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 电动车的动力箱体,主要由箱体1或由箱体1、电机罩2组成。箱体1,主要由前端主动箱体11、后端从动箱体12、第一碟刹机构安装架13、第二碟刹机构安装架14、箱体前悬挂架15、箱体后悬挂架16、中间箱体17结构所构成。 前端主动箱体ll结构中,主要由加强筋A111、加强筋B112、加强筋C113、加强筋D114、环形加强筋115、电机罩连接孔116、电机连接孔A117、电机连接孔B118、电机动力轴孔119、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的动力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在箱体(1)上设置有前端主动箱体(11)、后端从动箱体(12)、第一碟刹机构安装架(13)、箱体前悬挂架(15)、箱体后悬挂架(16)、中间箱体(17)结构,前端主动箱体(11)位于箱体(1)的前部位置,在前端主动箱体(11)的上侧有箱体前悬挂架(15),在箱体(1)的后部位置有后端从动箱体(12),在后端从动箱体(12)的上侧有第一碟刹机构安装架(13)和箱体后悬挂架(16),在前端主动箱体(11)与后端从动箱体(12)之间设置有中间箱体(17)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瑞玉林马根
申请(专利权)人:林瑞玉林马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