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展览场地人员流量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928931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展览场地人员流量的检测系统,采用ID识别装置安装在展览场地的进出口,统计停留在展览场地的人数。在展览场地的子区域的进出口安装摄像机,实施采集各子区域进出口的画面对画面中虚拟边界中单位时间内穿入或穿出人进行统计,计算此时停留在各子区域的人员数,判定各子区域的人员密度与预设的子区域人员密度阈值的比较结果,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及以太网交换模块终端计算机可随时监控整个展览场地人员流动情况,若此时监控子区域停留的人员密度大于预设子区域人员密度阈值,终端计算机就会控制对应子区域人员密度报警灯报警,指示工作人员到现场维持秩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视频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展览场地人员拥挤度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之前的文化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通常以展览形式促进各 国之间特定文化经济领域的交流较为常见,例如世博会这样大型的展览会。为维持展览场 地的秩序对展览场地人员流量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展览场地出现部分区域的拥挤时 可及时进行疏导,同时依据展览场地各区域的流量判定展览期间最受人们关注的领域及文 化。传统人员流量检测仅能实现较小范围内人数清点功能,其基本原理是实时目标检测,包 括对目标的特征提取、目标的形状和颜色分布。由于人体是非刚性的,外在的障碍物和自身 的噪声会给建立的唯一模型带来影响。为减小外界干扰带来的影响,需要限制性地将摄像 头观察点放置在监测地点的正上方,以实现检测人员的不重叠,尽量减小人员所占图像的 面积。这样就无法实现对大区域中的人员流动进行整体监控进行分析和统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展览场地人员流量检测系统,以解决传统人员流 动检测方法存在的检控区域小和检测结果易受外界干扰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展览场地人员流量检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记忆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展览场地子区域面积和对应设定的子区域人员密度阈值; 动态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当前进出展览场地的人员以及各个子区域中进出人员数;摄像机 采集模块,采集当前进入每个子区域的进出口画面;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分析摄像机采集的 进出口画面,将统计的进入人员数和出去人员数存储于动态存储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和 终端计算机监控模块,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传送给 终端计算机监控模块; 所述记忆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摄像机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 接;所述动态存储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双向连接进行相互的数据传输;所述数据处理 模块连接以太网交换模块;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与所述终端计算机监控模块连接。 可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视频采集卡,所述摄像机模块通过视频采集卡与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可选的,所述终端监控计算机模块连接子区域的人员密度报警灯。 与传统人员流量检测方法相比,本技术的展览场地人员流量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结合ID识别装置规范展览场地的进出,同时对进出展览场地的人进行统计,对每个展览场地的子区域的进出口采用摄像机监控,这样可以宏观监控整个展览场地各个子区域的人员密度。对子区域进出口人员进出数的统计采用统计采集画面中虚拟边界人员穿入和穿出数统计,统计结果不受外界干扰。因此,本技术的展览场地人员流量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可有效解决传统检测存在的检测结果易受外界干扰以及监控范围受限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展览场地人员流量检测系统作进一 步详细具体地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展览场地例举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展览场地人员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展览场地人员流量检测的系统,请参阅图2,它包括记忆模块,用 于存储所述展览场地子区域面积和对应设定的子区域人员密度阈值;动态存储模块,用于 存储当前进出该展览场地的人员数,即进入展览场地人员的登陆ID数和离开展览场地人 员的注销ID数,以及各个子区域中进出人员数;摄像机采集模块l,采集当前进入每个子区 域的进出口画面;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分析摄像机采集的进出口画面,将统计的进入人员数 和出去人员数存储于动态存储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和终端计算机监控模块3,该以太网 交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数据传送给终端计算机监控模块。该记忆模块与 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将记忆模块数据传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摄像机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 接,动态存储模块与此数据处理模块连接进行相互的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模块输出数据通 过以太网交换模块与终端计算机监控模块连接。其中,数据处理模块包括视频采集卡,摄像 机模块通过视频采集卡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终端监控计算机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及以 太网交换模块可实时监控整个展览场地的人员的流量情况,且连接有对应于子区域人员密 度报警灯。终端监控计算机模块还连接各子区域的人员密度报警灯,当检测到图l所示子 区域6的人员密度超过子区域6设定人员密度阈值时,终端监控计算机会控制子区域6处 的人员密度报警灯报警,指示工作人员到报警子区域维持现场秩序。 以下以图1所示展览场地为例说明基于本技术展览场地人员检测系统的检 测方法。如图l所示,展览场地的进出口 进口 IO和出口 20装有ID卡识别装置。展览场 地包括若干子区域,子区域5、子区域6、子区域7和子区域8。展览场地人员流量的检测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存储该展览场地各子区域的面积,设定各子区域的人员密度阈 值。根据各子区域场地所安放的展览设施可确定不同的子区域人员密度阈值,若某些子区 域陈列的展览设施较多可将该子区域人员密度阈值设置得较小,若某些子区域陈列的展览 设施较少可将该子区域人员密度阈值设置得较大。步骤2 :人员持该ID卡装置能识别的ID卡从该展览场地的进出口进出。所有进入展览场地的人员需佩戴经ID装置认证过的ID卡 才能进入,进入图1所示展览场地,从装有ID卡识别装置的进口 10进入,由装有ID卡识别 装置的出口 20离开。步骤3 :对当前进出展览场地人员进行统计得出当前停留在展览场地 的人员总数。根据进口 10识别的登陆ID和出口 20识别注销ID可统计此时停留在展览场 地的人员数。步骤4 :在所述展览场地的子区域的进出口安装监控摄像机,统计进入各子区 域的人数和各子区域的出去的人数。为便于监控各子区域的人员密度,在每个子区域的进 出口安装摄像机,例如子区域5的进口 IO和出口 21,子区域6的进出口 11,子区域7的进 出口 12和子区域的进口 13和出口 20均需安装摄像机。若子区域进出口只有一个,例如子 区域6和子区域7,则进入该子区域的人员从进出口的一侧进入,该子区域里人员从此进出口另一侧出去。若子区域进出口包括进口和出口,例如子区域5和子区域8,进入该子区域 的人员从进口进入,该子区域里人员从出口出去。步骤4统计进入各子区域的人数和各子 区域的出去的人数是通过在摄像机拍摄的进出口口画面中设置虚拟边界,计数单位时间穿 入所述虚拟边界或穿出所述虚拟边界的人员。计数单位时间穿入所述虚拟边界或穿出所述 虚拟边界人员是采用运动目标跟踪算法对进出人员统计。步骤5 :依据步骤4统计的各子 区域人数和步骤l中各子区域面积得出当前各子区域人员密度值。步骤6:将步骤5得出 的区域人员密度值与步骤1设定的子区域的人员密度阈值进行比较,若大于或等于阈值人 员密度停止该子区域人员的进入,若小于阈值人员密度维持该子区域人员的进入。 本技术的展览场地人员流量的检测系统结合ID识别装置规范展览场地的进 出,对进出展览场地的人进行统计,对每个展览场地的子区域的进出口采用摄像机监控,这 样可以宏观监控整个展览场地各个子区域的人员密度。对子区域进出口人员进出数的统计 采用统计采集画面中虚拟边界人员穿入和穿出数统计,统计结果不受外界干扰。因此,本实 用新型的展览场地人员流量的检测检测系统可有效解决传统检测存在的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展览场地人员流量检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记忆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展览场地子区域面积和对应设定的子区域人员密度阈值;动态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当前进出展览场地的人员以及各个子区域中进出人员数;摄像机采集模块,采集当前进入每个子区域的进出口画面;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分析摄像机采集的进出口画面,将统计的进入人员数和出去人员数存储于动态存储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和终端计算机监控模块,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传送给终端计算机监控模块;  所述记忆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摄像机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动态存储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双向连接进行相互的数据传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以太网交换模块;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与所述终端计算机监控模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展览场地人员流量检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记忆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展览场地子区域面积和对应设定的子区域人员密度阈值;动态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当前进出展览场地的人员以及各个子区域中进出人员数;摄像机采集模块,采集当前进入每个子区域的进出口画面;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分析摄像机采集的进出口画面,将统计的进入人员数和出去人员数存储于动态存储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和终端计算机监控模块,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传送给终端计算机监控模块;所述记忆模块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卫慈倪兴华许冬青任晓黄培覃继胜贺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联纬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