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机油标尺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27084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机油标尺布置结构,包括机油标尺,气门室罩盖,气缸盖,缸体,缸体框架,油底壳;所述的机油标尺由标尺部分和把手组成;所述的气门室罩盖,气缸盖,缸体,缸体框架上设有通孔,所述的油底壳上部设有孔,所述的标尺部分依次穿过气门室罩盖、气缸盖,缸体、缸体框架、油底壳上表面伸入油底壳的空腔中。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减少了机油标尺管,机油标尺设在发动机内,方便了布置,节省了成本,避免了发动机与整车的空间装配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机油标尺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对发动机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润滑和冷却,必须向发动机油底壳内加注一 定量的润滑油,润滑油的保持量由插入油底壳内的机油标尺来测量和检查。目前发动机的 机油标尺是通过机油标尺管固定在发动机本体上,机油标尺插入并固定在机油标尺管中, 因机油标尺和机油标尺管是长而细的零部件,并且机油标尺管需要适当的弯曲不同的弧度 以适应整机外围件的布置,所以在发动机上布置比较困难,目前增压发动机越来越多,甚至 还有双增压发动机的出现,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机油尺管的布置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得技术问题是一种新型机油标尺布置结构,以达到在发动机 上方便布置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机油标尺布置结构, 包括机油标尺,气门室罩盖,气缸盖,缸体,缸体框架,油底壳;所述的机油标尺由标尺部分 和把手组成;所述的气门室罩盖,气缸盖,缸体,缸体框架上设有通孔,所述的油底壳上部设 有孔,所述的标尺部分依次穿过气门室罩盖、气缸盖,缸体、缸体框架、油底壳上表面伸入油 底壳的空腔中。 所述的气门室罩盖上通孔的上方设有固定装置,固定机油标尺。 所述的把手与固定装置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气门室罩盖,气缸盖,缸体,缸体框架上的通孔同轴。 所述的标尺部分为柔性体。 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减少了机油标尺管,机油标尺设 在发动机内,方便了布置,节省了成本,避免了发动机与整车的空间装配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机油标尺结构示意图; 在图1-2中,1、气门室罩盖,2、机油标尺,3、气缸盖,4、缸体,5、缸体框架,6、油底 壳,7、标尺部分,8、把手,9、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种新型机油标尺布置结构,包括机油标尺2,气门室罩盖1,气缸盖3,缸体4,缸 体框架5,油底壳6 ;所述的机油标尺2由标尺部分7和把手8组成;把手8设置在气门室罩盖1上。气门室罩盖1 ,气缸盖3,缸体4,缸体框架5上设有通孔,油底壳6上部设有孔;气 门室罩盖1上的通孔,气缸盖3上的通孔,缸体4上的通孔和缸体框架5上的通孔形成一个 放置机油标尺2的标尺部分7的通道;机油标尺2的标尺部分7依次穿过气门室罩盖1、气 缸盖3,缸体4、缸体框架5、油底壳6上表面伸入油底壳的空腔中,到达油底壳6内的液面。 气门室罩盖1上通孔的上方设有固定装置,用来固定机油标尺。把手8与固定装置之间设 有密封圈9。气门室罩盖1,气缸盖3,缸体4,缸体框架5上的通孔同轴设置。标尺部分7 为柔性体,方便标尺部分7弯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机油标尺布置结构,包括机油标尺(2),气门室罩盖(1),气缸盖(3),缸体(4),缸体框架(5),油底壳(6);所述的机油标尺(2)由标尺部分(7)和把手(8)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门室罩盖(1),气缸盖(3),缸体(4),缸体框架(5)上设有通孔,所述的油底壳(6)上部设有孔,所述的标尺部分(7)依次穿过气门室罩盖(1)、气缸盖(3),缸体(4)、缸体框架(5)、油底壳(6)上表面伸入油底壳(6)的空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新型机油标尺布置结构,包括机油标尺(2),气门室罩盖(1),气缸盖(3),缸体(4),缸体框架(5),油底壳(6);所述的机油标尺(2)由标尺部分(7)和把手(8)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门室罩盖(1),气缸盖(3),缸体(4),缸体框架(5)上设有通孔,所述的油底壳(6)上部设有孔,所述的标尺部分(7)依次穿过气门室罩盖(1)、气缸盖(3),缸体(4)、缸体框架(5)、油底壳(6)上表面伸入油底壳(6)的空腔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