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2597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风扇模块,包括风扇本体、容置装置及多个弹性件。风扇本体的相对两侧的同一高度位置上具有结合孔,容置装置是用以容置风扇本体,且容置装置的相对两侧端缘具有多个凹部。弹性件分别结合于风扇本体的相对两侧的同一高度位置的结合孔,且弹性件分别具有用以跨置于凹部上的尾部,其中凹部的厚度实质大于或等于尾部的长度,从而通过凹部与尾部的配合而水平悬吊风扇本体。因此,风扇本体可通过位于风扇本体的相对两侧的同一高度位置上的结合孔与弹性件的结合而设置及悬吊于容置装置上,以达到水平及垂直方向的避震功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扇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避震功效的 风扇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电脑主机中装设有主板、中央处理器、各式硬盘及电源供应 器等电子组件,而这些电子组件运行时所产生的热能需予以散热,以 避免主机内热能无法耗散而导致电子组件因过热而损坏。在现有技术中,电脑主机进行散热的方式为在机壳内装设散热风 扇。通过散热风扇的扇叶转动,将机壳内各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气排(抽) 出机壳外,且因为散热风扇进行抽出机壳内气体的动作,造成机壳内、 外空气的流动,以将冷空气输送至机壳中。通过装设于电子设备中的 散热风扇,将机壳内各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空气排出及冷空气随之输 入机壳内,建立空气循环机制,以进行散热。再者, 一般散热风扇是直接以螺丝固定于机壳的内侧壁面,使散 热风扇直接与机壳接触。当散热风扇运转时会因为马达运行或风扇的 扇叶转动而造成散热风扇整体的震动,又因为散热风扇与机壳的直接 接触,因而产生噪音。另外,散热风扇运转时所产生的高频震动会对 装设于机壳内的硬盘造成影响,导致硬盘在高速运转中进行存取时, 硬盘的磁头碰撞磁轨而损坏。因此,为了避免散热风扇因运转所产生的震动影响了硬盘或电脑 主机中的其他电子组件,必须在散热风扇上加装或连接避震装置,以 减少散热风扇的震动。请参阅图1,其显示为中国台湾第M306461号专利案。如图1所 示,其公开了一种散热风扇避震结构,散热风扇安装在电子设备内, 以供电子设备内各组件散热之用。散热风扇11的四角落处预设有结合 孔 ,利用固结元件13穿过结合孔110而固设在电子设备内的固定架14上,其中散热风扇11的结合孔110内安装有避震元件12,使固 结元件13与结合孔110之间包覆着避震元件12以达到避震效果。通 过避震元件12吸收散热风扇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以令电子设备内的 各组件不致受震动的影响。此外,供多部电脑通过网路系统连接的服务器,相比于电脑对于 散热条件则有更高的要求。由于服务器的运算速度远高于终端的单机 电脑,因此需要较多的散热风扇以提升服务器的散热效率,但若在服 务器内增加散热风扇势必会增加因散热风扇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如 此一来,对于服务器内高速运转中的硬盘影响很大。另外,现今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有微小化的趋势。在小体积的 电脑中,除了散热条件重要外,对于机壳内的各电子设备的占用空间 更是锱铢必较。综上所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 避震效果不佳。现有技术中虽有将避震元件装设于散热风扇的 结合孔中,但散热风扇与固定架为直接接触,其之间并无任何避震措 施。(2) 占用电子设备内的空间。现有技术需通过固定架而将散热风扇 固定于电脑主机中,所占空间之大对于目前小体积电脑并不适用。(3) 避震元件的尺寸不易精确,造成安装不易。现有技术中,需将 可吸震的避震元件安装入散热风扇的结合孔中,由于现有技术的避震 措施仅仰赖安装入结合孔的避震元件,不仅对于避震元件的尺寸制作 需非常精确外,且在组装程序中,避震元件是否易安装也是影响组装 时间的关键,进而影响产品生产率。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风扇模块,具有避震效果、减少空间占用率 以及改善风扇组装效率,遂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扇模 块,其具有避震效果、减少空间占用率以及改善风扇组装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扇模块,该风扇模块包括风扇本体,在该风扇本体的相对两侧的同一高度位置上具有多个结合孔;容置装置,用以容置该风扇本体,且该容置装置的相对两侧端缘具有多个凹部; 以及多个弹性件,结合于该风扇本体的所述结合孔中,所述弹性件分 别具有尾部和间隔部,且所述尾部和所述间隔部突出于该风扇本体的 外侧,其中,所述尾部卡置于该容置装置的所述凹部中,该间隔部卡 置于该风扇本体与该容置装置之间,且所述尾部的长度实质小于或等 于所述凹部的厚度,从而通过所述凹部与所述尾部的配合而水平悬空 该风扇本体。因此,本技术的风扇模块利用具有结合孔的风扇本 体结合弹性件而悬吊于容置装置上,通过弹性件的尾部跨置于容置装 置的凹部而将风扇本体悬吊于一预定高度上,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 扇模块的既有的缺点。本技术的风扇模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避震效果佳。风扇本体通过利用结合孔与弹性件的结合而容置 于容置装置中,且通过弹性件的尾部跨置于容置装置的凹部而悬吊于 一预设高度位置以达到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避震功效。(2) 体积小。弹性件的尾部跨置于容置装置的凹部且尾部的长度小 于或等于凹部的厚度以避免尾部外凸于容置装置,故能减小容置风扇 本体的风扇模块的整体体积。(3) 弹性件尺寸不需精确。容置装置的凹部的容置空间仅需可容置 弹性件的尾部即可,以及凹部的厚度仅需可提供支撑风扇本体的支撑 力即可,故不需精密地制造弹性件的尾部或容置装置的凹部。因此, 本技术的风扇模块除了具有避震的效果外,还可达到组装容易且 提高生产率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绘示现有技术的散热风扇避震结构的示意图2为绘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的分解示意图3A为绘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的弹性件的示意图3B为绘示本技术的风扇本体与容置装置的弹性件结合的 局部示意图4为绘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的组合示意图;图5为绘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的剖视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1 散热风扇110结合孑L12 避震元件13固结元件14 固定架2 风扇模块20容置装置201 凹部202折边204 风口206固定部2061穿孔21弹性件211 尾部212间隔部213头部214结合部3 风扇本体30结合孔X 轴线al 直径a2 宽度D 厚度L 长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通过较佳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 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 优点与功效。本技术也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 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 技术的精神下迸行各种修饰与变更。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 明本技术的观点,但并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2,其是绘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悬吊系统的分解示 意图。本实施例的风扇模块2包括容置装置20、弹性件21及风扇本体 3。需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的风扇模块2另可包括其他构件,为 简化附图及说明,此处的分解示意图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件。多个弹性件21,分别结合于风扇本体3的相对两侧的同一高度位 置处。弹性件21可为任何具有弹性的物体,例如橡胶、合成橡胶或氯化聚乙烯。弹性件21的详细结构将详述如后。如图2所示,风扇本体3的相对两侧的两边角落各设有结合孔30, 且风扇本体3的各结合孔30设于同一高度位置处,藉以分别与多个弹 性件21结合。此外,本技术也可在风扇本体3的相对两侧各仅设 置单一结合孔30,且风扇本体3的相对两侧的两结合孔30也设于同一 高度位置处。容置装置20,例如为中空体,用以容置风扇本体3于其中。此外, 在容置装置20的相对两侧端缘,也就是靠近风扇本体3的结合孔30 结合弹性件21处的端缘,可选择性地形成为折边202,藉以使得形成 在折边202上的凹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扇本体,在该风扇本体的相对两侧的同一高度位置上具有多个结合孔;    容置装置,用以容置该风扇本体,且该容置装置的相对两侧端缘具有多个凹部;以及    多个弹性件,结合于该风扇本体的所述结合孔中,这些弹性件分别具有尾部和间隔部,且所述尾部和所述间隔部突出于该风扇本体的外侧,其中,所述尾部卡置于该容置装置的所述凹部中,该间隔部卡置于该风扇本体与该容置装置之间,且所述尾部的长度实质小于或等于所述凹部的厚度,从而通过所述凹部与所述尾部的配合而水平悬空该风扇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凉张玲玲郑再魁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