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23060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生产工艺,在尿素熔融过程中加入氯化钾,根据尿素与氯化钾混合后熔融温度降低的特性,氯化钾作为助溶剂,降低尿液和料浆温度,又可调节料浆液固比,从而尿素熔融温度的降低,提高了尿素熔融设备的熔融能力,为提高产量打下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高塔造粒的一般工艺尿素经计量、熔融制成尿液送至混合槽,氯化钾、磷铵、填 充料经计量、处理后送入混合槽,粉体物料与尿液在混合槽充分搅拌混合,靠重力流入差动 造粒喷头,靠喷头高速旋转的离心力把混合料浆甩出无数的小液滴,小液滴在造粒塔内下 落过程中与塔内上升的空气逆流接触换热,小液滴随温度的下降逐步由液体凝固成固体颗 粒,经冷却、筛分、防结块处理、包装即为成品。高塔造粒工艺存在几大问题1、由于高塔工艺中没有烘干工序,要求熔融尿素是不能加水,蒸汽消耗高,成本相 对高;2、由于尿素熔化温度高,要求开发更大的尿素熔融设备,实现高塔生产能力的提 高,很多厂家由于尿素熔融设备的限制,产量水平较低;3、尿素熔化温度高、设备体积庞大,造成缩二脲生产量增加,有些厂家缩二脲超过 1. 5%,对农作物带来的危害已经不容忽视;4、有些配方料浆流动性差,生产过程控制难度大,操作不稳定;5、高氮配方生产时,由于尿液比例大、温度高造成料浆温度高,产品外观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生产工艺,在尿素熔融过程中加入 氯化钾,根据尿素与氯化钾混合后熔融温度降低的特性,氯化钾作为助溶剂,降低尿液和料 浆温度,又可调节料浆液固比,从而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难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生产工艺,包括 以下步骤a.尿素经计量进入尿素熔融槽,制成尿液,后溢流进入混合槽内;b.氯化钾、磷铵、填充料经计量、处理后送入混合槽内;c.粉体物料与尿液、氯化钾共熔体在混合槽充分搅拌混合,靠重力流入差动造粒 喷头;d.靠喷头高速旋转的离心力把混合料浆甩出无数的小液滴,小液滴在造粒塔内下 落过程中与塔内上升的空气逆流接触换热,小液滴随温度的下降逐步由液体凝固成固体颗 粒;e.固体颗粒经冷却、筛分、防结块处理、包装即为成品;在步骤a中,在尿素中加入氯化钾,使尿素和氯化钾的混合物进入熔融槽,熔融制 成尿素和氯化钾的共熔体。步骤a中,加入的氯化钾德量占氯化钾总重量的3 5%,余量的氯化钾在步骤b中加入。步骤a中,加入氯化钾与尿素的重量份比为,氯化钾尿素=1 10 15。步骤a中,加入的氯化钾德量占氯化钾总重量的4%,加入氯化钾与尿素的重量份 比为,氯化钾尿素=1 10。尿素与氯化钾混合物的共熔温度为116 125°C。本专利技术在生产配料过程中,进入尿素熔融槽的是尿素和氯化钾的混合物,尿素与 氯化钾混合物的共熔温度为116. 7°C,采取把氯化钾作为尿素助溶剂的生产工艺,进入尿素 熔融槽的氯化钾占配料的3 5%,氯化钾与尿素的比例为1 (10 15),把尿素熔融温度 降低到120 125°C,相对纯尿素熔化温度降低了 15 16°C,从而降低蒸汽消耗、降低生产 成本。实践证明,吨肥蒸汽消耗可以降低约40公斤,按日产500吨、蒸汽吨价100元计算, 全年可实现节约60万元。尿素熔融温度的降低,提高了尿素熔融设备的熔融能力,为提高产量打下基础;从 实际分析数据看,尿素熔融温度的降低,成品缩二脲由1.2-1. 5%降低到0. 8-1.0%,减少 了缩二脲生成,改善了产品的内在质量;尿液温度的降低,使料浆温度降低,是产品颗粒增 大,颗粒更加圆整,改善产品的外观质量;固体氯化钾加入尿素熔融槽溶解后成为液相,使 液相量增加,同时固相量减少,提高料浆的液固比,并且料浆温度的降低使生产过程副反应 减少,改善料浆流动性,使操作稳定,生产能力提高。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在高塔生产线生产28-6-6配方,理论配方(重量%)为尿素58%、氯化钾10%、磷 酸一铵13.5%、白云石粉18.5%。氯化钾分为两处进入系统,其中5%的氯化钾与58%的 尿素混合进入尿素熔融槽(有的在塔上、有的厂家在塔下),(氯化钾尿素=1 11.6), 温度控制在120 125°C,此后送入混合槽;氯化钾、磷酸一铵、填充料等固体物料经筛分除去杂物、块状物,按配料比例5%氯 化钾、13. 5%磷酸一铵、18. 5%白云石粉计量后,送入混合槽;混合槽内的液固比由58 42 提高到63 37 ;粉体物料与尿素和氯化钾共熔体在混合槽内充分搅拌混合,料浆温度控制在 110 115°C、混合时间控制4分钟以内,料浆靠重力流至差动造粒喷头,靠差动喷头高速旋 转的离心力把混合料浆甩出无数的小液滴;小液滴在造粒塔内下落过程中与塔内上升的空气(温度40°C以内)逆流接触换 热,小液滴随温度的下降逐步由液体凝固成固体颗粒,落至塔底时温度降至40 70 V,经 料斗收集后由成品皮带送入冷却机。成品处理过程包括继续冷却、筛分、包膜、包装工序,在冷却机内将颗粒表层尚未 扩散移除的水分,通过流动床层的空气把水汽带走,同时达到冷却目的,使物料温度冷却至 45度以下;冷却后的物料经斗提进入滚筒筛,将小于1.5mm、大于4. 5mm的颗粒筛除;筛出 的成品经防结块处理后即可包装为成品;细料和大颗粒返回混合槽二次造粒。实施例2在高塔生产线生产28-6-6配方,理论配方(重量% )为尿素60%、氯化钾10%、磷酸一铵15%、白云石粉15%。其中4%的氯化钾与60%的尿素混合进入尿素熔融槽(氯化钾尿素=1 15), 温度控制在120°C,此后送入混合槽。余量的氯化钾、磷酸一铵、白云石粉等固体物料经筛分除去杂物、块状物,然后送 入混合槽。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实施例3在高塔生产线生产28-6-6配方,理论配方(重量% )为尿素60%、氯化钾12%、 磷酸一铵12%、白云石粉16%。其中5%的氯化钾与60%的尿素混合进入尿素熔融槽(氯化钾尿素=1 10), 温度控制在125°C,此后送入混合槽。余量的氯化钾、磷酸一铵、白云石粉等固体物料经筛分除去杂物、块状物,然后送 入混合槽。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实施例4在高塔生产线生产28-6-6配方,理论配方(重量% )为尿素60%、氯化钾15%、 磷酸一铵12%、白云石粉18%。其中3%的氯化钾与60%的尿素混合进入尿素熔融槽(氯化钾尿素= 1 13. 3),温度控制在123°C,此后送入混合槽。余量的氯化钾、磷酸一铵、白云石粉等固体物料经筛分除去杂物、块状物,然后送 入混合槽。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实施例5在高塔生产线生产28-6-6配方,理论配方(重量% )为尿素55%、氯化钾13%、 磷酸一铵15%、白云石粉17%。其中4%的氯化钾与60%的尿素混合进入尿素熔融槽(氯化钾尿素= 1 10. 6),温度控制在124°C,此后送入混合槽。余量的氯化钾、磷酸一铵、白云石粉等固体物料经筛分除去杂物、块状物,然后送 入混合槽。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实施例6在高塔生产线生产28-6-6配方,理论配方(重量% )为尿素50%、氯化钾15%、 磷酸一铵18 %、白云石粉22 %。其中3%的氯化钾与60%的尿素混合进入尿素熔融槽(氯化钾尿素=1 11), 温度控制在122°C,此后送入混合槽。余量的氯化钾、磷酸一铵、白云石粉等固体物料经筛分除去杂物、块状物,然后送 入混合槽。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尿素经计量进入尿素熔融槽,制成尿液,后溢流进入混合槽内;b.氯化钾、磷铵、填充料经计量、处理后送入混合槽内;c.粉体物料与尿液、氯化钾共熔体在混合槽充分搅拌混合,靠重力流入差动造粒喷头;d.靠喷头高速旋转的离心力把混合料浆甩出无数的小液滴,小液滴在造粒塔内下落过程中与塔内上升的空气逆流接触换热,小液滴随温度的下降逐步由液体凝固成固体颗粒;e.固体颗粒经冷却、筛分、防结块处理、包装即为成品;其特征是:在步骤a中,在尿素中加入氯化钾,使尿素和氯化钾的混合物进入熔融槽,熔融制成尿素和氯化钾的共熔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尿素经计量进入尿素熔融槽,制成尿液,后溢流进入混合槽内;b.氯化钾、磷铵、填充料经计量、处理后送入混合槽内;c.粉体物料与尿液、氯化钾共熔体在混合槽充分搅拌混合,靠重力流入差动造粒喷头;d.靠喷头高速旋转的离心力把混合料浆甩出无数的小液滴,小液滴在造粒塔内下落过程中与塔内上升的空气逆流接触换热,小液滴随温度的下降逐步由液体凝固成固体颗粒;e.固体颗粒经冷却、筛分、防结块处理、包装即为成品;其特征是在步骤a中,在尿素中加入氯化钾,使尿素和氯化钾的混合物进入熔融槽,熔融制成尿素和氯化钾的共熔体。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仵树仁李霄峰叶新友李现才田汉民王峰郝天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财鑫实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