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2292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结构固定在所述拼装式建筑的主梁上,包括接头体以及销钉,所述接头体为柱体,所述拼装式建筑的辅梁套接在所述接头体上,所述销钉将所述辅梁固定在所述接头体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连接拼装式建筑的主梁以及辅梁时,由于其安装过程简单,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专业的工具,而由普通人员采用通用的工具即可完成。并且由于该接头结构接头体的设计具有导向作用,使得辅梁能够准确的定位,从而确保主梁与辅梁之间的装配精度,进而提高整个拼装式建筑的装配精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拼装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拼装式建筑领域的接 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拼装式建筑,例如阳光房、临时搭建的简易房等,已经越来越多 地应用到生产和生活当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阳光房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一种家庭建筑,特 别是在寒冷地区,可方便人们秋冬季节在阳光房内养花种草,享受阳光和自然 美景。而在一些大中城市,人们为了追求建筑外观的美感以及室内环境的通透明 亮,越来越趋向于使用玻璃幕墙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而临时搭建的简易房,由于其搭建和拆除相对容易,造价相对较低,普遍 应用于建筑工地充当工人的临时住所,以及在抗震救灾等过程中,用于临时安 置人员。然而现有拼装式建筑的搭建相当复杂,通常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采用专用工 具进行搭设,这其中,接头结构的搭设方法是影响搭建速度以及搭设专业性的 重要因素之一。现有拼装式建筑接头结构与框架梁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大部分 使用焊接以及铆接的连接方式且接头结构复杂,需要专业的人士采用专业的工 具才能安装。现有拼装式建筑转角接头结构过于复杂,装配精度较差,从而影 响整个拼装式建筑的装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 构,使普通人员可以通过通用工具容易地安装转角接头和拼装式建筑的框架梁, 并且提高其装配精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结构固定在所述拼装式建筑的主梁上,包括接头体 以及销钉,所迷接头体为柱体,所述拼装式建筑的辅梁套接在所述接头体上, 所述销钉将所述辅梁固定在所述接头体上。采用本技术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连接拼装式建筑的主梁以及辅 梁时,由于其安装过程简单,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专业的工具,而由普 通人员采用通用的工具即可完成。并且由于该接头结构接头体的设计具有导向 作用,使得辅梁能够准确的定位,从而确保主梁与辅梁之间的装配精度,进而 提高整个拼装式建筑的装配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的组装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沿C一C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1用于连接拼装式建筑的 主梁2以及辅梁3。请结合参见图1以及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 结构1包括接头体12、销钉14以及密封垫16。接头体12大致为一端开口的立方柱体,其由与该开口端相对的固定部122 以及多个侧壁(图未标)围成,固定部122上开设有固定孔123,并且向接头体 12外侧凸设有定位柱124。接头体12在与固定部122相邻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 开设有位置对应的两个开孔125,并且在这两个侧壁边缘还凸设有垂直于固定部 122的凸缘126。接头体12在位于上述开设有开孔125的两个侧壁之间的侧壁 上开设有插入孔127,并且在位于上述开设有开孔125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另一侧 壁与固定部122连接处的外部开设有定位槽128。销钉14插入在接头体12的两个开孔125中,其一端设有钉头部142,另一200920135696.3端开设螺钉孔144,并且其中部还开设有其轴线垂直于销钉14轴线的螺紋孔146 (见图4)。密封垫:16》文置在接头体12的定位槽128内,其包括主体部162以及自主 体部162两侧向其同一面垂直延伸的延伸部164。本技术实施例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1安装固定在拼装式建筑的 主梁2上,所述主梁2可以是拼装式建筑的承重梁,其为长条形空心铝合金型 材,大致呈立方柱状。在主梁2的两个相邻的侧壁上延伸有安装条22,主梁2 在安装条22的间隙处开设与接头结构1的接头体12上的定位柱124以及固定 孔123位置对应的定位孔24以及安装孔26,在安装孔26内预设螺母28,优选 拉铆螺母。在该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1到达消费者手中时,该接头结构1已经 安装在主梁'2上,其具体的安装过程如下所述。首先将接头结构1放置在主梁2上设有定位孔24以及安装孔26的部分, 使得接头结构1的接头体12上的定位柱124插入主梁2的定位孔24中,而接 头体12的固定孔123对准主梁2的安装孔26以及预设在安装孔26内的螺母28。 然后采用螺钉4穿过垫片42以及接头体12的固定孔123,并且拧入预设在主梁 2安装孔26内的螺母28,从而将接头体12固定在主梁2上。最后再将接头结 构1的密封垫16放入接头体12的定位槽128内,可采用粘胶等将密封垫16粘 在定位槽128内,使得密封垫16的主体部162靠接主梁2,而其延伸部164容 置在接头体12的定位槽128内,并且两个延伸部164之间的开口背向主梁2。辅梁3'的结构与主梁2相近,同样是长条形空心铝合金型材,大致呈立方 柱状,在本实施例中,辅梁3的尺寸略小于主梁2。辅梁3的截面形状与接头结 构l接头体12的截面形状相应。在辅梁3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延伸有安装条32。 并且辅梁3的末端在设有安装条32的侧壁上开设两个位置对应的插孔33,在位 于设有安装条32的侧壁之间的一侧壁面上开有卡口 34。在使用者在搭建拼接式建筑框架的过程中需要将主梁2和辅梁3连接在一 起的时候,首先将辅梁3的一个末端套接在已经安装在主梁2上的接头结构1 的接头体12上,使得辅梁3的卡口 34卡合于接头体12的凸缘126外侧,并且 辅梁3上与设卡口 34的侧壁相对的侧壁卡入固定在接头体12上的密封垫16的 两个延伸部'164形成的开口中。参见图3,然后将接头结构1的销钉14依次穿过辅梁3的一个插孔33、接头体12的两个开孔125以及辅梁3的另一个插孔 33,再采用螺钉4穿过其垫片42拧入销钉14末端的螺钉孔144中。拧入后, 调整销钉14的角度,采用另一个螺钉4穿过其垫片42拧入销钉14中部垂直开 设的螺紋孔146中。这样,就完成了拼接式建筑的主梁2和辅梁3之间的连接。 安装完毕后,主梁2的安装条22和辅梁3的安装条32恰好拼接在一起,便于后续玻璃模块或其它板材的安装。在本技术实施例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1的其它实施例中,接头体12可以不设凸缘126,对应的辅梁3也可以不设卡口 34,直接将辅梁3套设 在接头体12上,用销钉14固定即可。接头体12也可以通过粘结等其它方式固 定在主梁3上。销钉14的末端也可以通过锁紧螺母等其它方式固定。采用本技术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连接拼装式建筑的主梁以及辅梁时,由于其安装过程简单,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专业的工具,而由普 通人员采用通用的工具即可完成。并且由于该接头结构接头体的设计具有导向 作用,使得辅梁能够准确的定位,从而确保主梁与辅梁之间的装配精度,进而 提高整个拼装式建筑的装配精度。以上所述^f又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若干改进和 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结构固定在所述拼装式建筑的主梁上,包括接头体以及销钉,所述接头体为柱体,所述拼装式建筑的辅梁套接在所述接头体上,所述销钉将所述辅梁固定在所述接头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结构固定在所述拼装式建筑的主梁上,包括接头体以及销钉,所述接头体为柱体,所述拼装式建筑的辅梁套接在所述接头体上,所述销钉将所述辅梁固定在所述接头体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 头体上开设有开孔,所述销钉穿设在所述开孔中以将所述辅梁固定在所述接头 体上。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 头体为 一端开口的立方柱体,其由与该开口端相对的固定部以及多个侧壁围成。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拼装式建筑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晶艺玻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