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用轧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20337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机用轧辊装置,主要应用于轧制钢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由齿轮、轴承、轧辊轴和轧辊组成的上下轧辊部件,该上下轧辊部件相互匹配,其中的齿轮、轴承和轧辊套装在轧辊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的辊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面的轮廓曲线是一个回绕轧辊轴线的空间回转凹弧曲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精度高,轧制行程短,可以提高钢管的延伸率和减壁量,同时减少了轧制道次。(*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轧机用轧辊装置,主要应用于轧制钢管。
技术介绍
用现有技术的轧机轧制一定型号的钢管,轧制道次最少也要两次,需要用到两种不 同型号的轧机,因为现有技术的轧机无法保证在只轧一次的情况下生产出合格的钢管。 比如要把规格为67X5的钢管轧制成规格为25X2的钢管,需要先用一种型号的轧机将 规格为67X5的钢管轧制成规格为38X2. 9的钢管,再用另一种型号的轧机将规格为38 X2.9的钢管轧制成规格为25X2的钢管。生产厂家需要购买两种型号的轧机,增加了生 产成本。同时,现有技术的轧机的精度也不高, 一般误差为0.2mm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 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且精度高的轧机用轧辊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轧机用轧辊装置,包括由齿轮、 轴承、轧辊轴和轧辊组成的上下轧辊部件,该上下轧辊部件相互匹配,其中的齿轮、轴 承和轧辊套装在轧辊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的辊面设置有轧槽,所述轧槽底面的 轮廓曲线是一个回绕轧辊轴线的空间回转凹弧曲面。本技术所述轧辊的外径为300毫米,所述轧槽两壁之间的最大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机用轧辊装置,包括由齿轮、轴承、轧辊轴和轧辊组成的上下轧辊部件,该上下轧辊部件相互匹配,其中的齿轮、轴承和轧辊套装在轧辊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的辊面设置有轧槽,所述轧槽底面的轮廓曲线是一个回绕轧辊轴线的空间回转凹弧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机用轧辊装置,包括由齿轮、轴承、轧辊轴和轧辊组成的上下轧辊部件,该上下轧辊部件相互匹配,其中的齿轮、轴承和轧辊套装在轧辊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的辊面设置有轧槽,所述轧槽底面的轮廓曲线是一个回绕轧辊轴线的空间回转凹弧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金徐跃松顾计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达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