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余热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920004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包括余热锅炉、蒸汽过热炉、汽轮机和发电机,余热锅炉中的第一省煤器的出口端同汽包连通,余热锅炉中A蒸发受热面同汽包连通;余热锅炉汽包的饱和蒸汽出口同蒸汽过热炉的饱和蒸汽进口连通;蒸汽过热炉的过热蒸汽输出端接至汽轮机的蒸汽输入端;汽轮机主轴同发电机转轴联接。它可以是单压汽水系统、双压汽水系统或复合闪蒸汽水系统的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它提高了汽轮机进口蒸汽参数,充分利用炼钢厂自产的煤气和烧结环冷机废气余热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为电能,余热发电能力与现有的烧结过热蒸汽余热发电技术相比提高30%以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温余热发电,进一步是指烧结余热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烧结工序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0 % ,仅次于炼铁工序,位居第 二。在烧结工序总能耗中,有近50 %的热能以烧结烟气和冷却机废气的显热形式排入大气。 随着近几年来余热回收技术发展,现在常用的烧结余热发电系统有三种,即采用单压汽水 系统的烧结余热发电系统、采用双压汽水系统的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及采用复合闪蒸汽水系 统的烧结余热发电系统,这些发电系统主要由余热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组成,该系统是烧 结废气通过余热锅炉换热后直接产生过热主蒸汽;由于余热锅炉进口废气温度低,它所产 生的过热蒸汽压力和温度都较低,发电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烧结余热发电 系统,可提高汽轮机进口蒸汽参数,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包括有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的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机,装在余热锅炉中的第一省煤器的出口端同余热锅炉汽包连通,余热锅炉中A蒸发受热面的入口端同余热锅炉汽包水空间连通,该A蒸发受热面的出口端同余热锅炉汽包汽空间连通,汽轮机的主轴同发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包括有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的余热锅炉(11)、汽轮机(13)、发电机(14),装在余热锅炉(11)中的第一省煤器(16)的出口端同余热锅炉汽包(20)连通;余热锅炉(11)中的A蒸发受热面(15)入口端同余热锅炉汽包(20)水空间连通,该A蒸发受热面(15)出口端同余热锅炉汽包(20)汽空间连通,汽轮机(13)的主轴同发电机(14)的转轴联接,其特征是,所述余热锅炉汽包(20)的饱和蒸汽出口同蒸汽过热炉(12)的饱和蒸汽进口连通,而该蒸汽过热炉(12)的过热蒸汽输出端接至汽轮机(13)的蒸汽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包括有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的余热锅炉(11)、汽轮机(13)、发电机(14),装在余热锅炉(11)中的第一省煤器(16)的出口端同余热锅炉汽包(20)连通;余热锅炉(11)中的A蒸发受热面(15)入口端同余热锅炉汽包(20)水空间连通,该A蒸发受热面(15)出口端同余热锅炉汽包(20)汽空间连通,汽轮机(13)的主轴同发电机(14)的转轴联接,其特征是,所述余热锅炉汽包(20)的饱和蒸汽出口同蒸汽过热炉(12)的饱和蒸汽进口连通,而该蒸汽过热炉(12)的过热蒸汽输出端接至汽轮机(13)的蒸汽输入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为采用单压汽水系统 的烧结余热发电系统,或是采用双压汽水系统的烧结余热发电系统,或是采用复合闪蒸汽 水系统的烧结余热发电系统。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蒸汽过热炉(12)包 括装有换热管(4)的炉膛(2),换热管(4)的过热蒸汽输出端装有减温器(5),所述炉膛(2) 成对装有单蓄热式燃烧器;该成对的单蓄热式燃烧器的设置为,于所述炉膛(2)设置A单蓄 热式燃烧器(1)和B单蓄热式燃烧器(6),所述单蓄热式燃烧器(1、6)内腔均装有一组蓄热 体(8),且各单蓄热式燃烧器(1、6)内腔于蓄热体(8) —侧的腔体同所述炉膛(2)连通并 在炉膛(2)的连通口部位装有燃料喷射枪(7);所述A单蓄热式燃烧器(1)内腔于蓄热体 (8)另一侧的腔体经连通管接至换向阀(3)的第一端口,B单蓄热式燃烧器(6)内腔于蓄热 体(8)另一侧的腔体经另一连通管接至该换向阀(3)的第三端口,所述换向阀(3)的第二 端口同引风机(9)的进气口连通而该换向阀(3)的第四端口同鼓风机(10)的排风端连通; 所述换向阀(3)的阀板第一换向位置为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连 通;该换向阀(3)的阀板第二换向位置为第一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第二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树伟周建国邹公平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