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建兴专利>正文

润滑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1446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泵。该油泵包括一导磁金属外壳,所述导磁金属外壳中由外而内同轴放置一均匀绕制在塑料线框上的集中线圈和一泵芯组件,泵芯组件的两端固定于导磁金属外壳沿轴向的定位孔中;所述线圈的引线绝缘引出导磁金属外壳;所述泵芯由非导磁管、导磁管和泵油单向阀依次由外而内套装而成;所述泵芯的上端与一套装有出油嘴的上位限位体螺纹密封固定,所述泵芯的下端与一套装有进油嘴的下位限位体螺纹密封固定;所述导磁管的上端开有限位孔;所述泵油单向阀、止回单向阀为同方向放置的圆柱形的阀体,其腔内通过一弹簧将一阀门压在位于阀体下端面的阀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寿命长,且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对机加工设备如磨床、铣床等设备中用于循环添加润滑油的附属器件,特别涉及一种润滑油泵
技术介绍
目前,对机加工设备中常用的循环添加润滑油的方法,一是采用手动液压泵油方式将润滑油泵回至机器机加工台面的导轨中;二是采用电动泵油方式,其工作方式为电动机旋转泵油。但是,采用手动液压油泵方式极不方便,而电动旋转油泵的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的润滑油泵。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润滑油泵,包括一导磁金属外壳,所述导磁金属外壳中由外而内同轴放置一均匀绕制在塑料线框上的集中线圈和一泵芯组件,泵芯组件的两端通过上位限位体和下位限位体固定于导磁金属外壳沿轴向的定位孔中;所述集中线圈的的引线绝缘引出导磁金属外壳;所述泵芯组件由非导磁管、导磁管和泵油单向阀依次由外而内套装而成;所述导磁管的上端开有限位孔,该导磁管和泵油单向阀套装而成一可震动的泵芯;所述泵芯组件的上端与一套装有出油嘴的上位限位体螺纹密封固定,该上位限位体的两端分别开有相互连通的腔,其上端的腔内放置一止回单向阀,其下端的腔内放置一用于缓冲泵芯震动的上限位弹簧,该上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位于限位孔内;所述泵芯组件的下端与一套装有进油嘴的中空的下位限位体螺纹密封固定,该下位限位体内放置一用于缓冲泵芯震动的下限位弹簧,下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泵芯接触;所述泵油单向阀、止回单向阀为同方向放置的圆柱形的阀体,其腔内通过一弹簧将一阀门压在位于阀体下端面的阀嘴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磁管的上端制作成梯形。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阀体为管状或支架结构,支架结构更利于油路的运输;阀门呈T型,阀嘴上套装一密封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一个均匀绕制在一个工字型的塑料线框上的集中线圈,和一个放置在线框轴向通孔中的泵芯,当线圈通以交变的电流时产生一交变轴向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泵芯内的导磁震动体就产生涡旋的电流,这样,导磁震动体在电流与磁场的作用下便产生交变的轴向电磁力,该力使导磁管沿轴向震动,导磁管两端安放的弹簧对震动行程限位并减缓震动的冲击性。将上述整个装置垂直放置后,导磁震动体下段中置入的一个单向阀组件,其安装方向为当导磁管震动体垂直向下运动时,其下方的润滑油顶开单向阀的T型阀门,润滑油涌入泵油单向阀的腔内,当震动体向上运动时,单向阀门中的阀门在弹簧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封住阀门,这样,泵油单向阀阀体中的润滑油便沿震动体中心孔不断被向上输送;与此同时,在下位限位体中再设另一止回单向阀组件,安装方向与泵油单向阀组件一致,当导磁震动体不断向上输油导致其下方油路形成负压时,输油管路的油顶开止回单向阀的阀门进入导磁震动体下方的油道,而当油泵不工作时,止回单向阀门关闭,封住泵油管道中的油不回流,利于泵体下一次工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润滑油泵,1、结构新颖,2、相比电动旋转油泵,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寿命长,3、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润滑油泵整体结构的半剖图图2为本技术润滑油泵泵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润滑油泵中泵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润滑油泵中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3、导磁金属外壳 4、塑料线框5、线圈6、引线 7、泵芯10、泵芯组件12、出油嘴13、上位限位体 14、非导磁管15、下位限位体16、进油嘴 18、泵芯组件上端19、泵油单向阀20、导磁管 22、泵芯组件下端23、上限位弹簧25、下限位弹簧 27、止回单向阀28、限位孔31、阀体 33、弹簧34、阀门 36、阀嘴 3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在轴向左右两端中心开有定位孔的导磁金属外壳3内同轴设置一均匀绕制在塑料线框4上的集中线圈5,集中线圈5的引线6通过橡胶护套引出导磁金属外壳3,塑料线框4的轴向通孔中放置一泵芯组件10,形成整个泵体。通过金属外壳安装面板的安装,使泵体一般将轴线沿垂直的方向安装,水平方向安装该润滑油泵也可使用,但是效果不是最佳。如图2、图3所示,泵芯组件10包括一非导磁管14,泵芯组件上端18密封套装一有出油嘴12的上位限位体13,泵芯组件下端22密封套装有进油嘴16的下位限位体15;非导磁管14内套装一内置有泵油单向阀19的导磁管20;上位限位体13的两端分别开有相互连通的腔,其上端24的腔内放置一止回单向阀27,其下端26的腔内放置一用于缓冲泵芯7震动的上限位弹簧23,该上限位弹簧23的另一端位于限位孔28内;下位限位体15为一中空管,其内放置一用于缓冲泵芯7震动的下限位弹簧25,下限位弹簧25的另一端与泵芯7接触相抵;如图4所示,泵芯7由导磁管20和泵油单向阀19的阀体31套装而成,导磁管20是一中空的上端21成锥状的圆柱型金属体,其上端21开有限位孔28。该金属体可在非导磁的铜管14内腔所形成的震动腔上下自如活动,形成震动体,通过震动腔两端安放的弹簧对震动体震动行程限位并减缓震动体的震动冲击性;当线圈通以交变的电流时,产生交变的轴向磁场,磁场穿过震动体使之产生涡旋的电流,该电流与磁场的作用便产生交变的轴向电磁力,该力使震动体产生轴向震动。如图5所示,泵油单向阀19、止回单向阀27为同方向放置的圆柱形的阀体31,其腔内通过一弹簧33将一T形阀门34压在位于阀体31下端的阀嘴36上,止回单向阀27的阀嘴36与进油嘴16相通,阀嘴36上还套装一位于阀体31外侧的橡胶密封圈37。使用中,T型阀门34通过弹簧33和其自身重力作用垂落在其正下方的、与阀体31配合的塑料阀嘴36上,止回单向阀27的塑料阀嘴36与进油嘴16相通。在导磁、且中空的圆柱型震动体中置入一个单向阀组件,单向阀组件通过其阀嘴嘴径上的膨胀橡胶圈向外膨胀作用与震动体内腔紧密配合;通过震动体带动单向阀体在电磁力作用下的上下震动而不断向上泵油。当震动体垂直向下运动时,震动体下方的润滑油顶开单向阀的阀门,涌入震动体内,而当震动体向上运动时,单向阀门在弹簧及阀住柱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封住阀门,震动体中的润滑油被向上送,如是往返,油不断向上输送。震动体下限位弹簧以下再设另一止回单向阀门,当震动体不断向上输油其下方油路形成负压时,输油管路的油通过止回单向阀门进入泵油管道,而当在油泵不工作时,止回单向阀门关闭,泵油管道中的油保持住,不回流,利于泵体重新工作。上位限位体的下端腔内放置一用于缓冲导磁体振动的上限位弹簧,上端的腔内同方向放置一与泵油单向阀组件相同的止回油单向阀组件,止回单向阀组件阀体上端与出油嘴相通。下位限位体内放置一用于对上述导磁震动体震动下限位、并缓冲震动的下限位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磁震动体的上端部位制作成带内空腔的梯形状,上限位弹簧伸至震动体梯形状内空腔中。权利要求1.一种润滑油泵,包括一导磁金属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金属外壳(3)中由外而内同轴放置一均匀绕制在塑料线框(4)上的集中线圈(5)和一泵芯组件(10),泵芯组件(10)的两端通过上位限位体(13)和下位限位体(15)固定于导磁金属外壳(3)沿轴向的定位孔中;所述集中线圈(5)的的引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油泵,包括一导磁金属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金属外壳(3)中由外而内同轴放置一均匀绕制在塑料线框(4)上的集中线圈(5)和一泵芯组件(10),泵芯组件(10)的两端通过上位限位体(13)和下位限位体(15)固定于导磁 金属外壳(3)沿轴向的定位孔中;所述集中线圈(5)的的引线(6)绝缘引出导磁金属外壳(3);所述泵芯组件(10)由非导磁管(14)、导磁管(20)和泵油单向阀(19)依次由外而内套装而成;所述导磁管(20)的上端(21)开有限位孔(28),该导磁管(20)和泵油单向阀(19)套装而成一可震动的泵芯(7);所述泵芯组件(10)的上端(18)与一套装有出油嘴(12)的上位限位体(13)螺纹密封固定,该上位限位体(13)的两端分别开有相互连通的腔,其上端(24)的腔内放置一 止回单向阀(27),其下端(26)的腔内放置一用于缓冲泵芯(7)震动的上限位弹簧(23),该上限位弹簧(23)的另一端位于限位孔(28)内;所述泵芯组件(10)的下端(22)与一套装有进油嘴(16)的中空的下位限位体(15)螺纹密封 固定,该下位限位体(15)内放置一用于缓冲泵芯(7)震动的下限位弹簧(25),下限位弹簧(25)的另一端与泵芯(7)接触;所述泵油单向阀(19)、止回单向阀(27)为同方向放置的圆柱形的阀体(31),其腔内通过一弹簧(33)将一阀门 (34)压在位于阀体(31)下端面的阀嘴(3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郑建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