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正反转延时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09110 阅读:10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动机正反转延时控制装置,属于电动机控制技术领域,装置包括: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行程开关,运行开关K、启动按钮QA、交流接触器线圈C1.1、行程开关XW1的常闭触点,四个元件串联,两端分别与电源连接;时间继电器线圈SJ2.1一端与运行开关K连接,另一端与行程开关XW1的常开触点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SJ2.2、交流接触器线圈C2.1、行程开关常闭触点XW2三个元件串联,两端分别与运行开关K、熔断器RT2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电动机正反转延时控制装置,实现了设备运行整个过程的自动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易于推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机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机正反转延时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往复运行的运货设备,在设备到位后,靠人工控制停止, 装卸货物后,再靠人工控制反向运行。如果操作不准确,设备停位不准,还得多次调整,控制 复杂,还易造成事故,成为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机正反转延时控制装置,能够使设备运行到起点后, 自动停车,到预定时间后,自动反向运行,到终点后自动停车,到预定时间后,再自动掉头运 行到起点。设备自动往复运行,不需要人工控制。 本技术电动机正反转延时控制装置包括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行程开 关。交流电源A相、C相分别接熔断器RT1、RT2的一端,运行开关K、启动按钮QA、交流接触 器线圈Cl. 1、行程开关XW1的常闭触点,四个元件串联,两端分别与熔断器RT1、RT2的另一 端端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SJ1. 2、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Cl. 2同时并联在启动按钮QA 两端;时间继电器线圈SJ2. 1 —端与运行开关K连接,另一端与行程开关XW1的常开触点连 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SJ2. 2、交流接触器线圈C2. 1、行程开关常闭触点XW2三个元件串 联,两端分别与运行开关K、熔断器RT2连接;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C2. 2两端与时间继电器 常开触点SJ2. 2两端连接;时间继电器线圈SJ1. 1—端与运行开关K连接,另一端与行程开 关XW2的常开触点连接。 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电动机正反转延时控制装 置,实现了设备运行整个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准确 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动机正反转延时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控制电动机运行的主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机正反转延时控制装置,能够使设备运行到起点后, 自动停车,到预定时间后,自动反向运行,点到终后自动停车,到预定时间后,再自动掉头运 行到起点。设备自动往复运行,不需要人工控制。 本技术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交流电源A相、C相分别通过熔断器RT1、RT2进 入电路,运行开关K、启动按钮QA、交流接触器线圈Cl. 1、行程开关XW1的常闭触点,四个元3件串联,两端分别与熔断器RT1、 RT2的两端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SJ1. 2、交流接触器 常开触点Cl. 2同时并联在启动按钮QA两端;时间继电器线圈SJ2. 1 —端与运行开关K连 接,另一端与行程开关XW1的常开触点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SJ2. 2、交流接触器线圈 C2. 1、行程开关常闭触点XW2三个元件串联,两端分别与运行开关K、熔断器RT2连接;交流 接触器常开触点C2. 2两端与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SJ2. 2两端连接;时间继电器线圈SJ1. 1 一端与运行开关K连接,另一端与行程开关XW2的常开触点连接。 图2是应用本技术装置控制的主电路图,三相电源经刀开关DZ进入,经交流 接触器常开主触点Cl. 3到电动机D,主触点Cl. 3接通可使电动机D正向运行;交流接触器 常开主触点C2. 3将三相交流电换相后接电动机D,主触点C2. 3接通可使电动机D反向运 行。 设备开始运行时,合上刀开关DZ,接通运行开关K,按下启动按钮QA,电源从A相经 熔断器RT1、运行开关K、启动按钮QA、交流接触器线圈Cl. 1、行程开关XW1的常闭触点、熔 断器RT2到电源C相,形成通路,交流接触器线圈Cl. 1通电工作,交流接触器主触点Cl. 3 接通,电动机D正向运行,同时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Cl. 2接通,实现自锁.设备运行到起 点后,行程开关XW1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接通,设备停止运行。同时,时间继电器线圈 SJ2. 1通电计时,到设定时间后,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SJ2. 2接通,电流经运行开关K、时间 继电器常开触点SJ2. 2、交流接触器线圈C2. 1、行程开关XW2的常闭触点、熔断器RT2,形成 通路,交流接触器线圈C2. 1通电工作,交流接触器主触点C2. 3接通,电动机D反向运行,同 时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C2. 2接通,实现自锁,设备向终点运行。设备运行到终点后,行程开 关XW2的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接通,设备停止运行。同时,时间继电器线圈SJ1. 1通电 计时,到设定时间后,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SJ1. 2接通,电动机正向运行到终点。 设备按照以上过程往复运行,在终点、起点分别停留一定的时间,如需停止运行, 断开运行开关K,设备停车。 设备在起点、终点的停留时间,按照实际装货、卸货的时间长度,通过调节时间继 电器的延时时间设定,一般在3-10分钟。权利要求电动机正反转延时控制装置,包括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行程开关,其特征是交流电源A相、C相分别接熔断器RT1、RT2的一端,运行开关K、启动按钮QA、交流接触器线圈C1.1、行程开关XW1的常闭触点,四个元件串联,两端分别与熔断器RT1、RT2的另一端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SJ1.2、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C1.2同时并联在启动按钮QA两端;时间继电器线圈SJ2.1一端与运行开关K连接,另一端与行程开关XW1的常开触点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SJ2.2、交流接触器线圈C2.1、行程开关XW2的常闭触点三个元件串联,两端分别与运行开关K、熔断器RT2连接;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C2.2两端与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SJ2.2两端连接;时间继电器线圈SJ1.1一端与运行开关K连接,另一端与行程开关XW2的常开触点连接。专利摘要电动机正反转延时控制装置,属于电动机控制
,装置包括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行程开关,运行开关K、启动按钮QA、交流接触器线圈C1.1、行程开关XW1的常闭触点,四个元件串联,两端分别与电源连接;时间继电器线圈SJ2.1一端与运行开关K连接,另一端与行程开关XW1的常开触点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SJ2.2、交流接触器线圈C2.1、行程开关常闭触点XW2三个元件串联,两端分别与运行开关K、熔断器RT2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电动机正反转延时控制装置,实现了设备运行整个过程的自动化,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易于推广。文档编号H02P1/40GK201509171SQ20092010443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4日专利技术者赵树元 申请人:襄垣县树元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动机正反转延时控制装置,包括: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行程开关,其特征是:交流电源A相、C相分别接熔断器RT1、RT2的一端,运行开关K、启动按钮QA、交流接触器线圈C1.1、行程开关XW1的常闭触点,四个元件串联,两端分别与熔断器RT1、RT2的另一端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SJ1.2、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C1.2同时并联在启动按钮QA两端;时间继电器线圈SJ2.1一端与运行开关K连接,另一端与行程开关XW1的常开触点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SJ2.2、交流接触器线圈C2.1、行程开关XW2的常闭触点三个元件串联,两端分别与运行开关K、熔断器RT2连接;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C2.2两端与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SJ2.2两端连接;时间继电器线圈SJ1.1一端与运行开关K连接,另一端与行程开关XW2的常开触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树元
申请(专利权)人:襄垣县树元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