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块效应检测的去块效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898890 阅读:5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块效应检测的去块效应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检测块效应时利用了视频序列中前一帧和后一帧图像的信息,能够准确的检测出块效应、有效地避免了误检测和漏检测;采用了下采样四步法匹配块搜索算法、极大地提高了搜索速度,并采用前一帧和后一帧作为参考帧、不仅克服了“遮挡”与“显露”效应,而且由于利用了帧间信息,使检测到的块效应更为准确;采用块效应强度自适应平滑函数,有效地去除了块效应;只针对视频中存在块效应的图像内容进行去块效应处理,较好地保持了数字视频的视觉质量和峰值信噪比PSN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视频处理领域,主要涉及适用于数字视频图像处理、数字视频图像显示等方面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数字视频的应用表现出迅猛发展趋势,源于计算机领域的数字化视频传输技术,不但是当代信息高速公路、高清晰度电视、可视电话、电视会议、图文传真等应用中的关键技术,而且在航空侦察、遥感、资源勘探及生物医学工程等研究领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数字视频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视频图像质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数字视频图像处理成为视频技术研究中的重中之重。由于目前的各种视频图像处理算法,如视频去噪、帧频提升等,都是基于图像宏块的处理算法,因此这些算法可能导致处理后的图像中某些相邻宏块的边缘部分产生不连续的现象,形成明显的块边界,即块效应。这种块效应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视频图像的主观视觉质量,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开始着手于去块效应算法的研究。现行的视频图像去块效应算法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对视频序列单帧图像中的全部宏块边界进行平滑处理。由于块效应只是随机地出现在视频图像中某一帧中某些宏块的边缘处,因此,针对于视频序列整帧图像的去块效应算法在去除块效应的同时,将会造成视频图像的过度平滑以及宏块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块效应检测的去块效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根据输入视频序列的先验信息,获取视频序列设置的m×n个原始图像块,再对视频图像的每一帧进行重新分块:划分为水平h类和垂直v类图像块,其中h类图像为(m-1)×n块,v类图像为m×(n-1)块,划分后的h类块包含原始视频序列各帧中原始图像块水平方向上的块边界信息,v类块包含原始视频序列各帧中原始图像块垂直方向上的块边界信息; 步骤2、在重新分块的当前帧图像f↓[k]中,获取每一个h类或v类图像当前块B↓[k]、通过下采样四步法在参考帧,即前一帧图像f↓[k-1]或者后一帧图像f↓[k+1]中搜索匹配块; 首先利用前一帧图像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块效应检测的去块效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根据输入视频序列的先验信息,获取视频序列设置的m×n个原始图像块,再对视频图像的每一帧进行重新分块划分为水平h类和垂直v类图像块,其中h类图像为(m-1)×n块,v类图像为m×(n-1)块,划分后的h类块包含原始视频序列各帧中原始图像块水平方向上的块边界信息,v类块包含原始视频序列各帧中原始图像块垂直方向上的块边界信息;步骤2、在重新分块的当前帧图像fk中,获取每一个h类或v类图像当前块Bk、通过下采样四步法在参考帧,即前一帧图像fk-1或者后一帧图像fk+1中搜索匹配块;首先利用前一帧图像fk-1作为参考帧,搜索当前块Bk的匹配块Bk-1,根据在前一帧图像fk-1中搜索得到的匹配块Bk-1,利用SAD值判定Bk-1是否为当前块Bk的实际匹配块Bk_match若SADk-1小于等于阈值T1,则判定Bk-1为实际匹配块Bk_match,若SADk-1大于阈值T1,则判定Bk-1为伪匹配块,利用后一帧图像fk+1作为参考帧,搜索当前块Bk的匹配块,得到Bk+1、并确定为Bk的实际匹配块Bk_match;步骤3、若当前块Bk属于h类图像块,通过对比当前块Bk与其实际匹配块Bk_match正中间4列像素值的相关性来判断当前块Bk中是否存在水平方向的块效应,没有块效应,则保留前块Bk的图像信息,若存在块效应,对于每一个确定具有水平方向块效应的h类图像块,通过块效应强度自适应平滑函数去除水平方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逢春张鑫谭洪涛胡致远任晓羽龙红梅黄扬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