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视频编码及网络传输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码率控制的可伸缩多描述视频编码结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Internet的无连接包转发机制主要是为了解决突发性的数据传输而设计的,带宽变化、网络拥塞均将造成包数据的丢失,其本身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可伸缩视频码流的传输。对于传统的可伸缩视频码流(Scalable VideoCoding,SVC)一旦丢失了基本层的数据,即使接收再多的增强层数据也无法正常解码出视频。可伸缩多描述编码是一种在信源编码端利用码流间冗余度,换取稳定性传输的有效方法。可伸缩多描述编码技术的基本思想是:把视频序列编码成两个或多个重要性相同的视频编码码流,即视频描述。每个描述都可独立打包成可伸缩码流并在相互独立的信道上传输。只要这些描述不是同时受到数据丢失的影响,那么在接收端根据这些描述所包含的信息可获得质量可接受的视频。为了保证从任意一个描述中都可以恢复出一定质量的视频,各个描述之间将会含有一定的冗余信息,并假设同一视频在多路径传输过程中多个描述同时丢失信息(尤其是丢失基本层信息)的概率非常小。这使得可伸缩多描述编码成为一种可靠的视频编码方法。目前 ...
【技术保护点】
基于码率控制的可伸缩多描述视频编码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对原始视频进行传统的沿象素运动轨迹的时域运动补偿滤波,消除视频帧之间的时域相关性; 然后对时域滤波得到的时域高低频帧进行空域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并 对小波分解后的小波系数进行量化以及熵编码; 随后通过将编码后的码流结果以码块为基本单位分成两类或多类,对不同的码块采用不同的码率进行截断嵌入式码率控制,形成两个或多个描述子码流,从而得到在时间、空间和质量上均可伸缩的多描述视频描述码流 ; 最后将不同的视频描述码流在相互独立的信道上进行多路径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码率控制的可伸缩多描述视频编码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对原始视频进行传统的沿象素运动轨迹的时域运动补偿滤波,消除视频帧之间的时域相关性;然后对时域滤波得到的时域高低频帧进行空域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并对小波分解后的小波系数进行量化以及熵编码;随后通过将编码后的码流结果以码块为基本单位分成两类或多类,对不同的码块采用不同的码率进行截断嵌入式码率控制,形成两个或多个描述子码流,从而得到在时间、空间和质量上均可伸缩的多描述视频描述码流;最后将不同的视频描述码流在相互独立的信道上进行多路径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码率控制的可伸缩多描述视频编码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对编码后的结果进行分类,利用拉格朗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苗,兰旭光,李策,王斌,薛建儒,赵松霖,郑南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